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游离甲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测定纺织品中水解游离甲醛的液相色谱法。该法以 2 ,4 二硝基苯肼与纺织品水萃取液中的甲醛衍生 ,衍生物不需要用溶剂萃取即直接进样分析 ,因此简便、快捷、经济 ,常见共存物质无干扰 ,回收率在 93 %~ 10 3 %。  相似文献   

2.
纺织品游离甲醛快速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薇  郁翠华  贺江平  陆少峰 《印染》2003,29(3):33-34
基于在碱性介质中,没食子酸-过氧化氢-甲醛的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快速测定纺织品中游离甲醛的方法。该法测试一个样品只需20s,其线性范围为1.00-700mg/kg。用该法测定纺织品 中游离甲醛含量,与乙酰丙酮法相比较,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柱前衍生/HPLC测定纺织品中游离水解甲醛的分析方法,对衍生条件和色谱分离方法进行了探讨.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y=3.8929x+10.123,线性范围为4~200mg/kg,相关系数为0.999 93,加标回收率在92.1%~104.7%,不同浓度样品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4.7%.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完全满足测试要求,尤其是对甲醛含量较低的样品可进行准确测试,相对标准偏差小.  相似文献   

4.
蒋滨 《中国纤检》2009,(8):33-34
甲醛含量:相关企业及商家必须关注 为了更好地控制纺织品服装甲醛含量.首先必须对布面上甲醛进行检测。目前纺织品服装中游离甲醛的测试方法为国际标准测试方法,通用为日本JZS和美国AATCC测试方法。全国纺织品标准技术委员会于1998年对GB2912—82《纺织品甲醛的测定》标准进行了修定,将老标准一分为二。  相似文献   

5.
降低相变微胶囊制备过程中游离甲醛含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聚氰胺和甲醛为原料,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用于纺织品的相变微胶囊.讨论了预聚体中n(甲醛)/n(三聚氰胺)、包囊工艺、相变微胶囊H2O2后处理对游离甲醛含量的影响,对相变微胶囊制备过程中游离甲醛的含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n(甲醛)/n(三聚氰胺)为3.0,减小壳材含量、二次成壳和用小粒径的乳液制备微胶囊,均可降低微胶囊清液中游离甲醛的含量;用分批加入三聚氰胺进行预聚、添加氧化剂H2O2、甲醛捕捉剂和水洗处理的方法制备微胶囊,H2O2的加入可有效降低微胶囊滤液中的游离甲醛含量,且对于不同芯壳比、多次成壳包囊的工艺都有同样效果;用去离子水对过滤所得微胶囊进行充分水洗,可降低微胶囊表面的游离甲醛含量.  相似文献   

6.
王虹 《中国纤检》2014,(24):22-23
甲醛是具有防皱、固色、阻缩作用的良好助剂,常被用来做纺织品防皱剂,特别是有些纺织品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会使用甲醛含量极高的廉价助剂。衣物上的甲醛会在人们穿着和使用过程中逐渐释放出游离甲醛.通过人体呼吸道、眼睛以及人体的最大器官——皮肤的接触诱发病症。  相似文献   

7.
测试了不同萃取温度下纺织品游离甲醛释放量。通过t检验法,分析与提出萃取温度对纺织品游离甲醛释放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游离甲醛含量,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分量进行评定,给出了标准的表示方法.在本次测量中,不确定度主要来自于标准曲线和重复性测量.因此,在试验过程中,通过规范操作、掌握技巧等方式确保相应的不确定度在适当范围,从而有效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邹莉萍 《中国纤检》2005,(12):27-28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甲醛含量超标问题,依据GB/T 2912.1-1998<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和GB 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提出了怎样对纺织品服装中甲醛含量进行正确抽样和检测,并提出了控制甲醛含量的合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翔 《中国纤检》2014,(10):80-83
本文按照国家标准GB/T 2912.1-2009《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对实验室测试纺织品中甲醛含量方法的注意事项,包括试剂、样品的选取与称量、样品的送检与储存、甲醛标准曲线的使用周期、甲醛的萃取及显色等方面做了统筹的分析,对提高甲醛检测结果的精确度、避免检测人员的伤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