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田回注水管道微生物杀灭装置及杀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油田回注水金属管道中的硫酸盐还原菌等细菌造成的腐蚀问题,利用交变电磁场物理杀菌技术研制了一种高性能的油田回注水杀菌装置,并将该杀菌装置与化学杀菌方法相结合,对油田回注水进行杀菌试验.结果表明,该杀菌装置在功率为32 W时,能在不改变回注水性状如机械杂质和含氧量的条件下,快速、高效地杀灭硫酸盐还原菌和腐生菌;且其与化学杀菌剂联合使用时,大大提高了原有化学药剂的杀菌效果,使回注水中微生物由106~107个/mL降低至0~10个/mL.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D-氨基酸增强杀菌剂的生物膜驱散效果及杀菌机理,采用不同D-氨基酸与传统杀菌剂三丁基正十四烷基氯化膦(TTPC)、四羟甲基硫酸磷(THPS)以及抗菌肽组成复配杀菌剂,通过失重实验、电化学测试、表面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复配杀菌剂对碳钢表面上的硫酸盐还原菌(SRB)、铁氧化菌(IOB)、SRB+IOB混合菌的杀菌缓蚀效果,明确了D-氨基酸驱散生物膜的行为与作用机理。结果表明:SRB和IOB发生协同作用,在碳钢试样表面形成致密的生物膜,其不仅提供了适合SRB生长的厌氧环境,还对SRB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导致SRB+IOB混合菌造成的腐蚀最为严重,而D-氨基酸释放出的生物膜分散信号因子可改变细菌细胞壁肽聚糖成分以及调节细胞基因表达方式,通过其与细菌蛋白质结合来抑制生物膜形成,并使已有生物膜主动从碳钢表面分散脱落,破坏SRB与IOB所构成的氧浓差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因细菌所产生的胞外聚合物(EPS)导致的金属腐蚀加剧,进而使得杀菌剂能更好地杀灭生物膜下的细菌,对混合菌生物膜中SRB和IOB的杀菌率分别高达100%、82.60%,表明D-氨基酸通过驱散生物膜行为对杀菌剂起到了很好的杀菌增强...  相似文献   

3.
孤东油田聚合物驱抽油井腐蚀情况比水驱严重,通过失重试验考察了聚合物驱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含砂量、细菌含量等因素对A3钢油井管杆腐蚀速率的影响,对聚合物驱抽油井的腐蚀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聚合物驱采出液中含有的残余聚合物有一定的缓蚀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大;残余聚合物使得采出液黏度增加,携带悬浮物的能力增强造成磨损腐蚀严重以及加剧细菌繁殖使得细菌腐蚀加重,是导致聚合物驱抽油井腐蚀程度较水驱严重的主要原因.室内合成了一种咪唑啉类缓蚀剂,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其与葡萄糖酸钠的复配比例,并优选出聚合物降解剂和高效杀菌剂与之复配,当复合缓蚀剂质量浓度在80mg/L左右时,缓蚀率超过85%.  相似文献   

4.
叶男  廖柯熹  何国玺  甘宇涛  焦守田  覃敏  赵帅 《材料保护》2021,54(9):142-147,178
对某页岩气田集输管道现场输送介质及腐蚀产物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现场输送气质中含有CO2(0.438%~0.529%,摩尔分数),水质中高含Cl-(91925.95~25246.46 rag/L)和SRB[(1.1×102~ 1.1×105)个/mL];腐蚀产物化学组成主要为Fe、C、O、S,分析得到造成集输管道内腐蚀的主要原因是CO2、 SRB细菌以及Cl-的协同腐蚀作用.对现场使用的缓蚀剂、杀菌剂和缓蚀杀菌剂进行了缓蚀效率评价和杀菌效果评价,采用室内静态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法评价缓蚀效率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挂片腐蚀产物及腐蚀形貌,发现500 mg/L浓度下的HB缓蚀剂的缓蚀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中,通过对加入杀菌剂的循环水的异养菌,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静态杀菌实验,对各种杀菌剂进行试验评定,择优使用。筛选出杀菌率高;药效持续时间长且经济实用的杀菌剂。并且对加入杀菌剂后的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动态)的异养菌,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等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杀菌剂是适合该公司循环冷却水系统要求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孤岛油田开发程度的深入,污水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采出污水总矿化度在5000~70000mg/L,氯离子含量达到3×104mg/L,污水中溶解氧,二氧化碳,硫化物等腐蚀性极强的物质、硫酸盐还原菌、油层出砂等都加剧了管道的内腐蚀;同时由于孤岛油田地处滨海地区,土壤含盐量高,因此,金属管道的外腐蚀也很严重;加上管道设备大都超过金属的疲劳极限,地面工程系统金属管道和设备的内外腐蚀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7.
随油田开发过程的不断进行,油田原油集输管道的腐蚀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了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以西南某油田具有代表性的原油集输管道材质——X65为研究目标,采用室内腐蚀试验的方法,通过电化学测试和电子扫描显微镜测试,对比分析了缓蚀剂、腐蚀垢层、H_2S浓度等条件对原油集输管道内腐蚀的影响规律,并深入分析了其腐蚀机理。结果表明:腐蚀垢层的存在对原油集输管道内壁面的腐蚀反应过程和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具有阻碍作用;低浓度的H_2S对腐蚀速率有抑制作用,而高浓度的H_2S对腐蚀速率有促进作用;对裸钢试样而言,H_2S浓度变化通过影响腐蚀产物膜影响腐蚀过程;针对含腐蚀垢层的金属试样,H_2S浓度变化通过影响溶液中腐蚀性物质含量从而影响腐蚀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国油田注水用杀菌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做了全面总结,探讨了各类杀菌剂的杀菌机理,分析了我国油田注水用杀菌剂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油田注水用杀菌剂研究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李东良  贾李军  徐一平  孙岩  周永璋 《材料保护》2021,54(1):147-153,183
在油田钻井、酸化、开采、集输、油水处理、储运等各个环节中,经常会因为腐蚀发生安全事故,为了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采取加入缓蚀剂的方法进行防护.介绍了油田系统中的腐蚀介质及相应的缓蚀剂研究进展,主要从钻井液、油田酸化、采出液、回注水、油罐沉积水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指出了缓蚀剂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应该朝着绿色环保、持久高效、经济节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周平  秦双  叶琴  刘宏芳 《材料保护》2013,(11):20-23,6
金属表面硫酸盐还原菌微生物膜内的反应影响金属腐蚀的机理和速度,杀灭膜内微生物是控制微生物膜腐蚀金属的重要措施。采用丝束电极技术,研究了油田污水中生物膜在Q345碳钢表面的生长规律;通过投加3种杀菌剂来灭杀生物膜内细菌,并对其杀菌效果进行了比较,获得了杀菌剂对细菌的抑制周期及最低有效浓度。结果表明:油田污水中微生物首先在Q345碳钢表面大量附着、生长,至216 h时生长完整,至360 h时开始脱落;生物膜对Q345钢的腐蚀呈现不均匀性,微生物的存在可在局部范围内降低Q345碳钢表面的腐蚀电流密度,但有促进其腐蚀的倾向;杀菌剂HGY-B1的杀菌效果优于KD-24及LC-3,投添加量为300 mg/L时,对生物膜内细菌抑制周期可达8 d,最低杀菌浓度为4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