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高架复合道路沿线既有住宅建筑及其声环境特点,综合考虑建筑室内声环境要求及建筑结构安全性,提出适用于高架复合道路沿线既有住宅建筑降噪隔声改造的关键技术,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老城区往往拥有复杂的现状环境,传统的道路沿线更新以大拆大建居多或规划目标高大缥缈,对城市现状经济、社会、文化条件,以及规划可实施性缺乏统筹考虑,往往难以落实。因此在更新过程中需要不断研究相应的规划策略与手段,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改造更新。在此背景下,新阳路沿线城市设计紧扣现状、面向实施,精确到建筑单体、道路施工,使规划内容和成果与复杂现状相匹配。规划通过对道路沿线功能、建筑、交通、景观四个方面的全梳理提升,使未来的新阳路拥有多元复合的城市功能、开阖有致的空间形态、慢行共享的交通系统、水绿交融的生态景观,精致提升老城品质。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是依托农村区域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发展起来的新兴旅游方式.乡村旅游道路是沟通乡村旅游各景点的重要联系纽带,同时也是乡村景观的重要体现,对乡村旅游道路沿线景观风貌的规划控制研究非常有必要.文章拟以庐江县汤池镇汤果路沿线景观风貌规划为例,研究乡村旅游道路沿线景观空间特性、规划方法以及控制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以厦门市轨道交通2号线沿线市政改造及景观提升工程(岛内段)为背景,结合轨道站点布设情况,对换乘便捷性、特色景观、道路品质提升等方面的设计策略进行了解析,为今后同类型项目设计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陈鹏 《四川建筑》2010,30(6):4-7
随着城乡统筹的深入,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的提出,成都乡村地区作为规划管理的薄弱环节,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以成都郫县沙西线、IT大道沿线区域乡村地区的规划管理为例,从城乡道路入手,试图探索其沿线乡村地区规划管理的模式,构建乡村地区规划管理体系,希望对成都广大乡村地区的规划管理有一定借鉴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
韦娜  刘加平 《华中建筑》2011,29(5):59-61
加强乡村民居的经济性建设,是构建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以四川成都大坪村灾后重建生态民居为例,从建造成本、平面布局、建筑结构、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消费成本及周边有限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分析其经济性,为西部山地乡村的民居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按照北茶马古道陇南地区沿线县域选取典型传统民居案例,进行测绘、分析、归纳并类型化,目的在于首先明晰传统民居建筑的类型特征,其次试图找出所谓的文化边缘区域内的传统民居建筑的演变与发展规律,从而映射出多元文化交错区域内传统民居谱系形成的复杂机理。  相似文献   

8.
屈腾飞  曾鸣 《城市建筑》2023,(13):36-40
如今关于轻轨噪声的研究多集中在单噪声源对周边建筑的影响方面,很少有人研究多噪声源对沿线建筑的影响,以及对降噪设计手法进行对比分析。文章选取沿线敏感点进行实测调研,基于Cadna/A软件模拟轻轨沿线噪声对周边建筑的影响规律,接着基于实测案例建立抽象模拟模型,研究建筑退距、建筑沿街面角度、轨道旁声屏障三种降噪措施对沿线建筑的降噪效果。结果表明:沿线建筑立面噪声峰值出现在5~6楼层,对应楼层应采取降噪措施。三种降噪措施按降噪效果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建筑沿街面角度、建筑退距、轨道旁声屏障。  相似文献   

9.
市区高架道路沿线既有住宅的交通噪声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处理。以上海市中心受交通噪声影响的高架道路沿线居民住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架沿线住宅和高架道路噪声的特点,以及高架道路交通噪声对沿线既有住宅的影响。以交通噪声影响严重的南北高架沿线某栋建筑为案例工程,通过软件模拟和实地噪声测量的方法,对其隔声改造前交通噪声进行分析及改造后效果验证。研究实践表明,采用更换隔声门窗和室内改造的方式可以明显降低室内的噪声,对中高频段的降噪效果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0.
吴熙 《城市建筑》2014,(11):296-296
城市道路沿线是展示城市的重要窗口和平台,道路两侧绿化景观建设也是城市特色风貌的重要展现。本文以贵阳市城区二环和八条重点道路绿化景观提升为例,主要分析和探讨了道路沿线绿化景观规划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立体交通的快速建设,建筑第五立面的科学性、美观性,以及独特性,逐步成为城市风貌建设与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借助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从川西民居第五立面特色营造的角度出发,对彭州高铁沿线川西民居的现状特征进行梳理。结合第五立面规划与设计的系统理论,从而形成风貌整治的分类控制导则,针对点状散布式布局、集聚行列式布局与集聚群落式布局的川西民居,提出建筑与景观两大类整治策略,为高铁沿线的川西民居第五立面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何贤湘 《山西建筑》2009,35(13):278-279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提出了旧城道路改造规划的设计原则、设计目标,对长塘路及其沿线景观改造的整体规划设计进行了介绍,指出道路改造应立足于城市的角度,规划应统筹兼备,突出个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集聚效应增强,部分公路已成为城市内部道路,为顺应道路提升改造和周边地块发展趋势,需对公路排水系统进行市政化改造。以充分调研现况为前提,结合项目投资和工期要求,设计方案对沿线排水系统进行了梳理,保留大部分现状污水主管,增设部分污水管道,重建雨水系统,同时平衡排水工程与现状管线、既有建筑和新建构筑物的关系,以期提高区域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山西传统民居是我国民居类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保护乔家大院及其周边的民居建筑,并对其进行更新与改造,这样的做法符合我国当下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趋势。乔家大院体现了山西民居特有的大院文化,在对山西传统民居进行实践调查以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地块东侧与南侧的建筑及院落进行更新整治,是乔家大院周边总体环境整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熊向宁  张翼峰  徐剑 《规划师》2007,23(7):49-53
武汉东西湖金山大道沿线概念规划方案征集的四套方案在丰富规划理念、活跃规划思想、创新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带来了启示:城市道路交通空间应具有和谐性,沿线建筑应体现美学性,道路景观设计应具有系统性,沿线社会文化应具有延续性,并应体现步行系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农村建筑进行整治与改造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农村建筑的风貌改造以地域性为出发点,提取传统渝东民居的艺术与技术精华,结合环境特征,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新农村民居。  相似文献   

17.
朱明海  洪艳 《华中建筑》2011,29(9):209-212
基于对运河沿线城镇大量的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探讨沿线历史建筑现代适应性的评价因子,以杭州段为例,提出运河杭州段沿线历史建筑现代适应性评价体系并进行评价分类,为运河沿线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地铁建设带来沿线道路的改建,包括新建及改造道路下的给排水管线.振华路是深圳地铁2号线同步实施改建的道路.在调查路下现状给排水管线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振华路的给排水设计.  相似文献   

19.
陇蜀古道沿线的陇南市徽县郇家村位于秦巴山区嘉陵江水系的徽成盆地,村落背山面水,依山而建,其聚落和传统建筑体现出秦陇文化和巴蜀文化的交融性特征。结合文献调研与实地测绘,通过对郇家村聚落与民居建筑选址布局、空间形态、营建技术等方面特点的分析,探讨陇蜀古道沿线传统河谷聚落与民居建筑的营建技艺,以及与地域自然和文化环境之间的关联性特征,以期对地区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当代民居的地区化改造是达到资源有效利用和地区化特征继承发展的整合途径.建立当代民居地区性改造方法的序列是以体现地区性特征的传统民居为基础原型,依据关联程度分类提取民居建筑的造型要素,将蕴含地区性文化意义的形态与当代营建技术结合并运用于当代民居建筑的改造之上,从而形成对地区性特征继承和发展的当代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