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曼宁公式及其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曼宁公式为水利工程流量计算带来极大方便,经常用断面平均水深代替水力半径,给计算的流量结果带来一定的误差,通过对不同外形断面流量计算的误差分析,参照规范规定系统误差不超过2%的规定,给出了不同断面外形可采用断面平均水深代替水力半径进行流量计算的最小宽深比。  相似文献   

2.
运用新近的解析-数值势流理论方法,生成正交数值网格,用差分法计算出平面二维流场。然后,按将水力半径分为河床阻力水力半径和河岸阻力水力半径的方法和对数流速分布公式,计算垂向流速分布。将平面二维流场计算和垂线流速分布计算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特殊的渠道三维流场计算方法,此方法边界适应能力强,计算时间短,内存少。已用于计算连续弯道,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以秦岭隧洞工程水力计算为例,推导了圆形断面的水力要素计算公式,采用数学迭代方法,得到圆形断面正常水深和临界水深的计算公式,并将天然河流划分为若干段,通过能量方程运用excel逐段推求,计算结果表明,水面线类型为缓流,符合水面线定性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矩形渡槽水力计算涉及到槽身底坡和底宽的拟定、正常水深计算等问题,分析过程复杂,计算量较大的现象,将常用的Excel软件应用于矩形渡槽的水力计算,通过编制试算、IF()语句等计算程序,实现了矩形渡槽水力计算的快速求解,减小了计算量,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5.
同程式垂直单管热水供暖系统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同程式垂直单管热水供暖系统的特性并辅以水力计算方法归纳了真适用性.强调水力计算是设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指出大半径、多立管、小负荷的单层建筑如果采用该系统将难以达到水力平衡,建议采用其他系统方式.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同程式垂直单管顺流热水采暖系统的特性并辅以水力计算方法归纳其适用性。强调水力计算是设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指出大半径、多立管、小负荷的单层建筑,如果采用该系统将难以达到水力平衡、建议采用其他方式。  相似文献   

7.
临界水深是明渠水流的基本水力要素之一。除矩形、等腰三角形和抛物线形断面渠道,可以推导出计算临界水深的解析式外,梯形和圆形断面渠道通常采用试算法、图解法、迭代法和近似公式计算临界水深。其中试算法较繁;图解法需备有曲线图,使用不方便,且精度亦受到限制;迭代法可以用电算、精度高、计算速度快,但准备工作多,且工程中多为中小型渠道,往往仅需计算正常水深和临界水深,无需计算水面曲线,用电算的优越性不能充分显示;目前常用的近似公式法虽较方便,但公式形式仍显得较  相似文献   

8.
钢筋砼带隔板圆筒仓仓壁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钢筋砼带隔板圆筒仓仓壁简化计算模式;用力法对仓壁进行水平环向内力分析,给出了单位变位和荷载变位计算公式,并按钢筋砼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对圆筒仓仓壁环向、竖向配筋及仓壁与隔板交接处采取构造加强措施.此外,还给出了该形式深仓荷载计算公式中的水力半径ρ值公式.  相似文献   

9.
多热源环状热网的水力计算与事故工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给出了多热源环状供热管网的水力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进行了水力计算及多种事故工况的分析,给出了提高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常遇的无压管渠水力计算中的几个问题。 对明渠的梯形过水断面(包括矩形过水断面)的设计,文中按水力最优条件导出了可迅速计算水深的计算式以及按不冲流速条件导出了可简化计算的简单方程组。 对无压圆管的水力计算,文中提出了“系数法”计算式,从而使计算简易、准确。对最大流量与最大流速的充满角也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1.
桩墙式支护结构抗倾覆稳定性是基坑工程最重要的设计计算内容之一,往往成为基坑支护结构成败的关键。在计算桩墙式支护结构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时,一些书籍甚至国家规范给出了不同的计算模式和公式,表面看都有合理性,但深入分析存在较大问题。该文结合典型算例,针对开挖深度和支撑的5种不同工况,分别用不同的4种计算模式计算支护结构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最大相对误差可能超过35%,进一步分析了计算结果的规律和误差的原因,从理论和工程实际的角度对4种计算模式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有工程实际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单一应力状态下钢管混凝土构件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和复杂应力状态构件的相关极限方程,并简要介绍了CFST构件刚度和变形的计算公式,及混凝土徐变和收缩、环境温度变化以及在构件上焊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扩底墩基础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工程实例为基础,提出按地基变形分析法设计扩底墩基础,推荐了相应的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公式。并对地基破坏模式、临界深度、折减系数、变形控制及承载力与沉降量计算等问题进行分析,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实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试验区水力掏槽措施参数的基础上,从槽硐径向半径与地应力关系、槽硐径向半径与瓦斯内力关系、掏槽深度与应力变化关系、槽硐轴向深度与瓦斯内力关系等角度,深入分析其在突出厚煤层中快速掘进的防突机理,并通过数据统计验证了水力掏槽快速掘进防突技术在突出厚煤层应用的优越性,为突出厚煤层矿区应用该措施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超大保护层水工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特征以及评估其对DL/T 5057—2009《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裂缝宽度计算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10根截面宽度为200~300 mm、高度为400~1 000 mm、保护层厚度为25~150 mm配置HRB400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受弯性能试验,得到梁的开裂荷载、裂缝间距的大小与分布、裂缝宽度等,分析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梁的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的影响,结合短期裂缝试验结果,采用DL/T 5057—2009《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裂缝计算公式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小于60 mm时,裂缝平均间距随保护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加;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超过60 mm时,保护层厚度对裂缝平均间距影响不大;平均裂缝间距、平均裂缝宽度和短期最大裂缝宽度试验值与按DL/T 5057—2009计算的结果相比总体上偏小。根据试验结果并参考相关规范,给出平均裂缝间距计算式,并根据黏结滑移理论得到了适用于超大保护层厚度的钢筋混凝土梁短期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式,经与裂缝试验资料对比计算,其短期最大裂缝宽度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菱形配筋剪力墙连梁的承载能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菱形配筋连梁的试验结果,研究了跨高比、名义剪压比、强屈比等诸因素对连梁性能的影响。详细讨论了菱形配筋连梁的正截面承载力和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限制条件。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取得了较好的一致。  相似文献   

17.
空调风管系统计算与绘图一体化软件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空调通风工程风管系统计算与绘一体化软件的开发方法,包括计算与绘图的连接,数据的结构与传递,计算公式与系数的确定,水力计算与自动成图的流程。  相似文献   

18.
A computational scheme is propose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stiffness coefficients of embedded noncircular foundations subject to torsion. Calculations are perform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thod of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s (BIE), and empirical formulas are developed for calculation of stiffness coefficients, including formulas with consideration given to loss of contact between a portion of the lateral surface of the foundation and soil. Assumptions relative to determination of damping coefficients are given. A comparison is made with experimental data on the oscillations of experimental foundations, and preference is demonstrated for the proposed method of calculation. Translated from Osnovaniya, Fundamenty i Mekhanika Gruntov, No. 6, pp. 9–14, November–December, 1998.  相似文献   

19.
姜永顺 《暖通空调》2003,33(1):73-74
对饱和蒸汽供热管道常用压力范围进行设定以简化蒸汽密度计算,给出了与沿程压力损失计算法配套的局部压力损失计算式,使压力损失计算法更加完整,可以更好地解决蒸汽供热管道水力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