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热解气相色谱鉴别真假油气显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方  李斌 《录井技术》1998,9(4):26-35
由于钻井液添加剂对岩屑的污染,给识别真假油气显示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该介绍了一种利用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鉴别真假油气显示的方法。通过对27种添加剂检测分析,分别得出不同添加剂的色谱曲线特征,其中针对15种对岩屑影响较大的添加剂的曲线特征分析研究发现应用热蒸发烃、热解烃色谱曲线与添加剂的热解指纹谱图对比,可快速、准确的鉴别真假油气显示,多口井的实践表明,此方法对现场录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通过实验证实水洗法排除样品污染较差,利用扣除本底法可准确求得热蒸发烃、热解烃污染校正系数,是排除样品污染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热解气相色谱技术识别真假油气显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目前使用的27种钻井液添加剂检测分析,得出不同添加剂的岩石热解、气相色谱谱图特征.针对15种对岩屑影响较大的添加剂热蒸发烃、热解烃色谱曲线特征分析研究,得出了识别真假油气显示的方法.该方法在现场可快速、准确地识别真假油气显示.现场实践表明,该方法对指导现场快速发现油气显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石油勘探开发中所面临的早期评价问题,应用热解气相色谱法,利用热解装置、气相色谱仪、数据处理工作站组成的热解气相色谱仪对储集岩进行分析,得到热蒸发烃、热解烃色谱曲线及其各种化合物、系列化合物分析数据。该技术对不同储集岩进行分析对比获得如下结论:①利用热蒸发烃正烷烃碳粉分布及含烃量有助于区分水洗油层、细菌降解油层、非生产层、凝析油层;②在对储集岩热解烃分析中发现油砂岩与生油岩干酷根的热解烃图形是不同的,通过研究不同类型油砂岩热解烃色谱曲线可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油砂岩在重质组分中的烃类分布。因此,在生产该技术可为勘探开发提供合理的勘探数据,准确评价储集岩性质,对现场快速、准确评价储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石油勘探开发中所面临的早期评价问题,应用热解气相色谱法,利用热解装置、气相色谱仪、数据处理工作站组成的热解气相色谱仪对储集岩进行分析,得到热蒸发烃、热解烃色谱曲线及其各种化合物、系列化合物分析数据。该技术对不同储集岩进行分析对比获得如下结论:①利用热蒸发烃正烷烃碳数分布及含烃量有助于区分水洗油层、细菌降解油层、非生产层、凝析油层;②在对储集岩热解烃分析中发现油沙岩与生油岩干酪根的热解烃图形是不同的,通过研究不同类型油砂岩热解烃色谱曲线可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油砂岩在重质组分中的烃类分布。因此,在生产中该技术可为勘探开发提供合理的勘探数据,准确评价储集岩性质,对现场快速、准确评价储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吉林石油集团地质录公司引进一台新型“油气组分综合评价仪” ,解决了过去单凭肉眼观察油气显示不能有效识别混进泥浆中、岩屑中的机油柴油 ,对一些轻质类的凝析油和天然气显示也不能有效鉴别的问题。该设备既能识别真假油气显示 ,又能有效地通过热解、气相色谱技术在高温加热后 ,对岩屑内部能流动的液体和不能流动的束缚水做鉴别组分分析。该技术可有效识别轻质油、裂缝地层、百岩层、微弱油气显示层 ,消除钻井泥浆对油层的污染 ,准确判定储油气层原油的重、轻质成分 ,正确评价油源产能 ,为地质录井生产提供了帮助新引进油气组合综合评价仪…  相似文献   

6.
钻井液是钻井工程的"血液",具有携带钻屑、保护井壁、平衡地层压力和降低钻具磨损等功能.在石油钻探过程中,为减少井下复杂情况或有效处理工程事故,获得较快进尺,使用钻井液添加剂的品种及数量越来越多.由于不合格的有机添加剂对底层岩屑的污染,给识别真假油气显示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对钻井液加入有机添加剂后给综合录井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深入分析了综合录井数据和解释评价方法,为钻井液混油或加入有机添加剂钻井条件下录井识别真假油气显示、鉴别真假岩性和更好地识别解释评价油气储集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储集层产液性质判定及真假油气显示识别一直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录井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解决这些难点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手段.详细介绍了热蒸发烃色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原理以及在胜利油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热蒸发烃色谱分析技术是一种应用于油气检测的烃类组分细分方法,可以根据单体烃的变化对储集层的原油性质、油水特征等进行评价,从而能有效判别产液性质、区分真假油气显示.近几年在胜利油田的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项技术对快速判断油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水层等流体性质方面有较高的准确性,并在真假油气显示识别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是录井新技术体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现场地球化学分析技术主要以岩屑和岩心为检测研究对象,往往忽略钻井液对岩屑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影响,未能形成配套的钻井液地球化学分析技术。采用钻井液热解和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依据对新配制或新加入处理剂钻井液、循环钻井液的动态监测和岩屑、岩心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划分了钻井液对岩屑的4个污染级别,据以确定全井不同井段岩屑污染级别、污染值和主要钻井液污染物,为油气勘探现场快速决策建立了一套消除钻井液污染、评价烃源岩岩屑、识别真假油气显示的地球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钻井液加入有机添加剂后对录井资料的影响,介绍了通过紫外荧光分析、定量荧光“差谱分析”技术、气测色谱全烃、组分的不同变化特点、地化谱图特征、峰值变化规律及各种资料相关性识别真假油气显示的方法;结合气测、地化资料的特点,提出烃灌满系数、灌满系数—烃比值解释图版、亮点法等钻井液加入有机添加剂条件下解释评价方法,实际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由于岩屑沉积床的形成、井壁坍塌和井眼不规则、岩屑多次破碎、钻时资料失真及混油钻井液污染等因素影响,水平井的岩屑比普通直井更混杂、更细碎,代表性也更差,岩屑中的油气显示真假难辨。通过加密实测迟到时间,参考钻井参数及DC指数可以对岩屑进行较准确地分层、描述,采用多次荧光滴照、四氯化碳浸泡、气测资料分析等方法,能够有效地区分真假油气显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热解分析钻井液中常见的27种添加剂和成品油,得出了各添加剂和成品油的产烃量、油产率指数OPI和最高热解温度Tmax值,它们与凝析油、轻质油、中质油和重质油具有明显的差异,建立了应用OPI和Tmax的匹配关系识别真假含油显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定量荧光及地化方法识别真假油气显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钻井液添加剂的使用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录井识别的准确性。复杂录井条件下,应用定量荧光及地化参数分析录井技术识别有机添加剂污染,可以快速准确识别真假油气显示,对于油气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钻井施工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在天然气成因类型研究中,如何有效识别干酪根与原油裂解气一直是一个难题。选取不同类型干酪根、不同性质原油开展半封闭—半开放体系的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及其产物的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并对典型的干酪根、原油裂解气(田)进行了地球化学统计和比对。研究表明,干酪根热解气与原油裂解气中烷烃组分及其碳同位素组成显示相似的演化特征,Ln(C2/C3)值均呈早期近似水平和晚期近似垂向变化特征,在高过成熟阶段Ln(C2/C3)值与δ13C213C3差值具有快速增大的趋势,二者趋同性变化特征指示了生气母质的高温裂解过程,但这些指标不是干酪根与原油裂解气的判识标志,提出天然气中烷烃分子及同位素组成的有机组合是判断有机质(干酪根、原油)高温裂解气的可靠指标,却并不能直接识别干酪根热解气或原油裂解气;非烃组分的演化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干酪根热解气以高含氮气(N2)为主,原油裂解气往往高含硫化氢(H2 S), N2、H2 S含量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可以与烷烃气同位素组成相结合有效区别干酪根与原油裂解气,分析结果与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不同油气田的地质实际相吻合。天然气中烃类和非烃组成的综合分析为有效判断干酪根与原油裂解气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了快速、准确地评价生油岩,该文介绍了生油岩热解气相色谱评价技术并对其地质应用进行了重点阐述。利用热解气相色谱技术在确定生油层排油厚度;根据热蒸发烃、热解烃图形特征及参数判别生油岩成熟度和成油类型;利用热解产物谱峰特征和各烃段相对质量分数划分母岩类型等方面,各项评价指标均有较好的表征演化特征,在现场评价生油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循环钻井液气测井,是判别储层流体性质和侵入程度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识别随钻气测录井的真假异常,且能够确定油气显示的深度。该文将循环钻井液实测资料划分了三种不同类别。并探讨了钻井液在静止过程中出现储层油气上窜的现象。摸索出油气上窜深度的计算方法,较传统的计算方法有了新的改进。使循环钻井液气测资料解释在松辽盆地大安地区获得了较好的地质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邓强  张卫平  桑月浦 《录井工程》2012,23(2):46-48,92
渤海湾盆地QHD33区块稠油储集层气测C1含量高而重烃微量或几乎没有,属于一种特殊气测烃组分结构组成的储集层,利用常规气测录井规律无法进行解释评价。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该区块油藏形成环境和烃类菌解及对储集层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类稠油储集层的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气测以及常规岩屑与岩心分析的录井特征。实例分析表明,根据这些特征可实现该盆地QHD33区块特殊气测烃组分结构组成稠油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同时对该盆地其他区块非常规储集层的录井特征分析与解释评价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模拟,气体组分及同位素特征分析,对东濮凹陷不同类型天然气藏进行了聚类分析,并对成因进行判识。明确了古近系和石炭—二叠系2套烃源岩,在高热演化条件下可依次形成原油裂解气、湖相泥岩干酪根晚期裂解气及煤成气,3种主要生气方式造就了东濮凹陷深层富气。成因判识及气藏动态过程分析表明,东濮凹陷凝析气藏及煤成气藏具有"近源聚集、接力成藏、W型分布"的成藏特征。结合典型气藏解剖,指出深层凝析气及煤成气的富集主要受高热演化烃源岩的分布控制,其中,凝析气藏的有利勘探区域受深度(小于4 350 m)、坡度(同沉积断层)、有机质丰度(TOC0.8%)("三度")控制,二次生烃区域斜坡构造部位及深层储层"甜点"发育区是古近系深层凝析气藏勘探重点领域。煤成气的有利勘探区域主要集中在上古生界煤系源岩Ro2.0%、生气强度大于20×108 m3/km2的区域,中央隆起带及斜坡中下部位为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18.
毛细管色谱测定裂解原料及其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质谱及HPIC测定轻柴油族组成的方法,并用毛细管邑谱对裂解原料及产物气态烃、裂解汽油及裂解焦油诸组份进行分离,用保留指数、色-质联用、加氢反应等手段定性,用峰面积归一法定量。在30万吨乙烯装置考核中应用,数据符合工艺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OFA定量荧光分析仪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定量荧光录井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录井新技术。由旧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制推广的OAF定量荧光分析仪可以进行定量荧光录井分析,增添了新的识别和评价油气层的手段,尤其是在鉴别真假油气显示,发现轻质油,评价储集层,去除混油及钻井液添加剂对荧光录井的影响等方面,显示出优越的性能。介绍OFA定量荧光分析仪在河南油田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成果,并对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