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太子河(本溪段)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现有水功能区已不能满足本溪城市饮用水源用水的要求,引观入本供水工程作为本溪城市供水水源毋容置疑。为确保水源的可靠性,分析计算了观音阁水库以上需水量、入库水量及下游用水量,根据入库水量、下游的用水要求及水库的特征水位,进行了观音阁水库最大供水能力调节计算。  相似文献   

2.
潘家口水库是一座以向天津市、河北省供水为主,结合供水进行发电兼顾防洪和养殖事业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为此,搞好水库日历年来水量长期预报,对于制定供水和发电计划,保证安全渡汛,充分发挥水资源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应用WASP5水质模型划分水库水源保护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利用水库作为城市供水的补源工程,是解决城市水供需矛盾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其性质已演变为“城市饮用水地表水水源”。因此,对于已经向城市供水或具备向城市供水条件的水库,应尽快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划分水源保护区,并制定出各...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解决辽阳、鞍山等城市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1996年开始实施引兰入场工程,即通过管道把兰河部分水量引人汤河水库.这一工程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十分明显的,但与此同时,仓存在着相应的负效益.通过理论分析,结合1998年实际引水状况,分析了引水工程给 南水库带来的负效益,即水量损失、水质污染变化、发电效益损失、供水效益损失等.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日照市沭水东调工程特点的基础上,以城市供水量最大、水库弃水量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多目标跨流域水库群联合供水调度模型。同时,将遗传算法嵌套于长系列变动时历法中,对工程涉及的沭河流域青峰岭、小仕阳、峤山水库以及傅疃河流域日照水库进行联合供水调算,探讨沭河流域各水库的可调限制库容和日照水库需水动态限制库容等调水指标。结果表明,水库群联合供水较各水库单独供水可增加利用沭河水量939万m3,反映了水库群联合调度有助于充分挖掘沭河流域各水库的供水潜力,对解决日照市区供水缺口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位于淠河灌区瓦东干渠边缘的淮南市提出,要利用淠河灌区优质水源,作为其山南新区城市供水主要水源。为此,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开展了淠河灌区向山南新区城市供水研究,明晰了向山南新区城市供水工程线路,分析了淠河灌区水资源利用状况,拟定淠河灌区向山南新区城市供水调度方案,对山南新区取水水量和水质可靠性进行分析论证。研究认为,淠河灌区已具备向山南新区城市供水的工程条件,正常年份能够保证山南新区城市供水安全,干旱年份存在缺水风险。建议加快淠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可利用备用水源、置换水源等措施应对干旱缺水。  相似文献   

7.
<正>1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地表水供水工程。鸡西市区内地表水供水工程仅有蓄水工程,无引水和提水工程。蓄水工程是向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工程,市区内现有2座蓄水工程,中、小型水库各一座。此外,还有市域外中型水库一座,即鸡东县哈达水库。  相似文献   

8.
桃山水库位于松花江右岸支流倭肯河中上游,主体工程坐落在七台河市中心区北侧,是一座以城市供水和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供水能力建设、供水效益发挥、供水需求预测和供水功能定位十分重要。文章阐述了桃山水库一期工程发挥的供水效益,分析了二期工程竣工后在"十三五"期间的供水形势与可供水量。  相似文献   

9.
冯家山水库水源地保护技术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宝鸡市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不但制水成本提高,而且使市区地下水位下降,形成漏斗区,并有地面下沉趋势。为解决城市供水方面存在的水源水量不足问题,通过论证,选择了从冯家山水库取水方案。冯家山水库位于关中西部千河峡谷,是以工业、农业、城市供水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旅游等综合功能的大(Ⅱ)型水利工程。水库总库容3.89亿m3。设计年向宝鸡市区供水6000万m3。目前已建成的一期工程,年供水能力3000万m3。从2000年起已正式运行。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缺水和水污染问题将会更…  相似文献   

10.
东深供水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向香港及工程沿线提供饮用水源及工农业用水。该工程北起东江中游东莞太园抽水泵站,途径莲湖、旗岭和金湖三个泵站将水位提升46m后注入深圳水库,再通过涵管进入香港的供水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供水水量最大的全封闭专用输水系统工程。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是对供水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了白云湖水库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程度,并对其取用水的可靠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云水库工程向供水区供水是可行的,水源是可靠的,水量、水质均满足供水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城市供水是水利产业化的发展方向。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工业供水举足轻重,同时已成为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搞好城市工业供水前期工作十分必要。1 日供水量的确定 城市工业供水的日供水需要经过分析、预测供水水源情况和用户需水情况,才能设计出一个城市工业供水日供水量的最佳方案。一个供水方案的可行性,首先要看供水水源的水质和供水量;其次要看用户所要求的水质和需水量。通过两者比较,进行供需和整个工程的可行性研究。以淄博市萌山水库向周村区工业供水工程为例:1.1 萌山水库水源情况 萌山水库兴建于1958年,总库容8201万m~3,兴利库容为4755万m~3,是一座多年调节水库。萌山水库除流域内  相似文献   

13.
引红济石工程是我省继引乾济石工程建成后又一项在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其对解决关中中西部城市工业及农业灌溉用水的紧缺状况,补充石头河流域水资源严重不足具有积极意义。由于石头河水库调节库容小,引红济石调水工程可调水量进入后,水库调蓄能力明显不足,造成大量弃水,可调水量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论文提出在修建引红济石调水工程的同时,新建白云峡水库工程与石头河水库联合运用,以提高对引红济石调水工程可调水量和石头河径流的调蓄能力,扩大石头河水库的供水范围和供水能力,有效缓解或解决渭河北岸宝鸡峡塬下灌区和咸阳市等城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4.
一、全面规划,为全省供水事业的发展打好基础所谓全面规划是指全省城镇供水和农林牧渔业等供水规划。全省供水工程发展规划是指导全省供水工程建设和水资源宏观管理的基础,它应以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为依据,并通过对用水现状的调查,综合考虑各地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发展情况。我们所制定的规划应是封闭式的规划,即由传统的“用水部门提出需水要求→规划部门进行供需平衡→供水不足时由水利部门去开发新水源”的开放式规划改变为“由水利供水部门确定可利用水量→规划部门对水量进行合理分析→用水部门在各自配额内进行行业用水规划…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发展需水量不断增加,致使红果镇缺水现象日益严重。原建设的引水工程已不能满足用水要求,为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急需新建供水水库进行调节,提高供水规模,满足需水要求。哮天龙供水水库工程任务是作为哮天龙引水工程的水源点,向松林坡水厂供水,满足红果开发区城镇居民用水和附近工矿企业的用水需求,是向红果开发区城镇用水和附近工矿企业供水的重要水源点。文章就水库建设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郑州市中长期水平年城市供水、用水的矛盾,做到"未雨绸缪",文章分析了郑州市"西水东调"引水工程的可行性。工程以伊河中游陆浑水库为供水水源,通过对水库各用水户供用水量分析,2015年和2020年水平年水库可为郑州市提供水量约1.8亿m3,水库增加郑州市"西水东调"引水工程引水量后对已规划的城市生活、工业用水户的供水基本无影响;但将导致陆浑灌区的农业灌溉保证率降低,2015年、2020年水平年灌溉供水量减少近1.0亿m3。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解决辽阳,鞍山等城市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1996年开始实施引兰入汤工程,即通过管道把兰河部分水量引入汤河水库,这一工程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十分明,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负效益,通过理论分析,结合1998年实际引水状况,分析了引水工程给Shen窝水库带来的负效益,即水量损失,水质污染变化,发电效益损失,供水效益损失等。  相似文献   

18.
河北水库是山西大水网工程的配套工程暨中部引黄工程向汾阳市供水的调蓄水库,主要调蓄中部引黄分配给汾阳市的工农业水量。本文以汾阳市河北调蓄水库工程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水库的扩大库容、主坝坝址选择、防渗处理、进出水建筑物等工程设计进行了论证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其中心城区是一个工程型与资源性缺水城市。六盘水双桥供水工程位于六盘水市保华乡。工程主要任务为以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农田灌溉及人畜饮水。水库主要向六盘水市中心城区"一城七片"供水,为中型水库。工程可研阶段总体由水库枢纽、输水建筑物、净水厂等组成。  相似文献   

20.
水库设计效益的充分发挥是工程管理部门和各级领导十分关心的问题,黑河金盆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西安市周至县黑河峪口河段,2003年建成蓄水,是一座具有供水、灌溉、发电、防洪等功能的大(二)型水库。由于河源来水的不确定性和预报水平的限制,管理运行较复杂,为保证工程的防洪安全,协调各用水部门的矛盾,合理利用水资源,根据已有的水文资料,通过水量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合理的水库调度方式,科学指导水库调度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