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工艺条件对聚烯烃催化剂载体硅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聚烯烃载体硅胶,在制备过程中对SiO2质量浓度、稳定剂、反应温度、pH值、老化时间进行了优化,并在5.0m3反应釜中进行了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以W-3作为稳定剂,反应体系SiO2质量浓度7.0~9.5g/L,反应温度60~80℃,粒子增长pH值8.5~9.5,老化时间5~6h。在以上工艺条件下,于5.0m3反应釜中所制备的硅胶性能及用此硅胶负载制得催化剂的性能均与美国Grace公司Davison955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2.
聚烯烃催化剂载体硅胶活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不同活化条件对聚烯烃催化剂载体硅胶的灼烧失重、表面形态、孔容以及催化剂的活性、聚合物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聚烯烃催化剂载体硅胶表面特性的调控可通过改变热活化条件实现;热活化条件的选择直接影响载体硅胶所制备催化剂的性能及生成的聚合物形态;载体硅胶热活化时,发生孔容变化的起始温度为600℃;聚烯烃催化剂载体硅胶的最佳热活化条件是200℃(1h)→400℃(1h)→600℃(2h)和200℃(2h)→600℃(4h)的梯度温度下的二次活化。  相似文献   

3.
采用厢式干燥和离心喷雾干燥2种干燥方法,对聚烯烃催化剂用载体硅胶滤饼的干燥效果进行了比较,并研究了干燥过程对硅胶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厢式干燥法制备的硅胶流动性差,其比孔容、孔径亦小于离心喷雾干燥法制备的硅胶。采用离心喷雾干燥法对硅胶滤饼进行干燥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硅胶滤饼打浆转速600r/min、打浆时间40~50min,浆料中总固物质量分数14%~16%、喷雾干燥机的离心转速12000r/min。在此条件下,可得到比孔容为1.40~1.60mL/g、孔径为18.00~22.00nm、比表面积为290.00~350.00m2/g、平均粒径为49.00~58.00μm的硅胶产品。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8万t/a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装置上试用了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80 t/a硅胶中试装置生产的LSG-1型硅胶。结果表明,用LSG-1型硅胶负载的催化剂在LLDPE装置上运行平稳,催化剂的活性、PE产品的堆积密度等指标均与使用进口硅胶配制的催化剂相当,LSG-1型硅胶完全可以替代进口硅胶配制工业催化剂,在LLDPE装置上连续使用。  相似文献   

5.
烷氧基镁载体的综合性能对聚烯烃催化剂形态及聚合物特性有着明显的影响,已成为Ziegler-Natta催化剂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了烷氧基镁载体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载体制备的因素,介绍了基于烷氧基镁载体制备聚烯烃催化剂的主要方法及制备的各类催化剂的特性,并对烷氧基镁载体的优化及其催化剂的制备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庆石化公司采用硅胶作为载体配制了M-1催化剂,并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装置上试生产LLDPE树脂。经过聚合标定,催化剂的活性稳定在4 000 kg/kg左右,聚乙烯产品堆密度达到350~380 kg/m3,LLDPE聚乙烯吹制的薄膜雾度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将载体硅胶热活化后采用抽真空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并在一定的真空度下使甲基铝氧烷和茂金属溶液吸人至其孔道及细孔内,再经过滤、洗涤、抽干等后处理过程制备出负载茂金属催化剂。考察了热活化温度、预处理真空度、预处理时间、负载真空度等制备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载体硅胶热活化温度为600℃、预处理真空度不低于0.075MPa、预处理时间为15min、负载真空度为0.065MPa的优化条件下,所制备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每克催化剂上所得聚合物的千克数)达6.300,所得聚合物的形态优良。  相似文献   

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烯烃纳米结构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将经阳离子交换反应处理的层状硅酸盐与胺类分子及氧化硅前驱物复合得到其复合体,再将Mg(OR)2引入其层间结构,得到柱撑结构复合体。这种复合体经焙烧后制备表面积200m^2/g以上,纳米结构孔径2nm-6nm的催化剂载体,载体用于载负四氯化钛、烷氧基钛等催化剂,在烷基铝助催化作用下进行乙烯或丙烯聚合.  相似文献   

9.
顾民  邱波  李伟  吕静兰  闫一凡 《石油化工》2004,33(Z1):559-561
采用TG-DTA热分析、孔径测定和比表面分析等表征方法测定了烯烃负载催化剂的固体性质.结果表明,烯烃聚合催化剂负载结构中甲基铝氧烷(MAO)分别以单层分散MAO和堆积MAO形式存在,活化过程和负载过程对硅胶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孔体积的影响规律和甲基铝氧烷与载体硅胶的表面羟基具有不同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金属茂催化剂及其聚烯烃的发展现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金属茂催化剂及其聚烃树脂的新进展、发展趋势和潜在用途,包括金属茂催化剂的结构物性、商业用间规聚丙烯的开发、聚乙烯共聚物新材料及新工艺、阳离子型金属茂催化体系、金属茂负载化的优越性、金属茂聚烯烃树脂的潜在用途。  相似文献   

11.
以硅胶负载硅钨酸(H4SiW12O40/硅胶)作催化剂,对以乙醇、正丁醇、正戊醇、异戊醇和丙酸为原料合成丙酸系列酯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H4SiW12O40/硅胶是合成丙酸系列酯的良好催化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酸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收率的影响,得合成丙酸系列酯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2.
硅钨酸/硅胶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制备硅钨酸/硅胶催化剂.以环己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考察了环己酮与乙二醇物质的量比、硅钨酸/硅胶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钨酸/硅胶催化剂是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n(环己酮):n(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36%...  相似文献   

13.
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研究了试样的复折射率、测量时间、转速和浊度对镁钛体系聚烯烃催化剂粒径测量结果的影响,并结合SEM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对于镁钛体系聚烯烃催化剂的粒径测量,在通用模式下,最佳测量条件为:复折射率1.61-0.1i、测量时间小于1 min、转速1 800 r/min、浊度10%左右。在此条件下,镁钛体系聚烯烃催化剂的粒径分布结果残差值小于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测量结果准确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14.
结合气体吸附法和扫描电镜法研究载体硅胶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形貌,对4种催化剂用载体硅胶进行了分析。4种硅胶的吸附-脱附等温曲线及其迟滞回线的形态表明,它们的孔隙均含有大量两端开放均匀的圆柱状且孔径分布较窄的中孔;LSG-1硅胶和955硅胶的比表面最为接近,且4种硅胶的总孔容均大于1.550cm3/g,平均孔径均大于21.00nm;4种硅胶的孔径分布曲线均近似为正态分布且孔径分布相似;4种硅胶粒子的球形度均较好,表面呈现出明显的凹凸不平,粗糙且存在裂纹。  相似文献   

15.
硅胶负载硫酸钛催化合成丙二酸二乙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二酸和乙醇为原料,以硅胶负载硫酸钛为催化剂,合成丙二酸二乙酯,确定了酯化优化条件:乙醇与丙二酸的摩尔比3.5,催化剂用量2.0g.反应时间2.5h。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方法简便,酯产率可达98%,而且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制硅胶固载硫酸铈为催化剂由己酸和戊醇酯化合成了己酸戊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带水剂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性能优良。最佳反应条件下,不加带水剂的收率为93.0%,以苯为带水剂的收率达98.4%。  相似文献   

17.
石油沥青制备炭质催化剂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沥青为原料制备炭质凝胶,由炭质凝胶制备中孔活性炭用作催化剂载体的影响因素及制备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炭质凝胶的转化率与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沥青原料性质有关。添加镍盐、铁盐和钴盐对炭的催化扩孔作用十分明显。制备的中孔活性炭可以用作催化剂载体,使用浸渍法制备的加氢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加氢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水玻璃为硅源、TiCl3为钛源、表面活性剂P123为模板剂,采用水热合成法一步合成了Ti-SBA-15介孔分子筛,并借助XRD、低温N2吸附、TEM和UV-Vi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母液酸度、n(Si)∶n(P123)、晶化温度和n(Si)∶n(Ti)等条件对Ti-SBA-15介孔分子筛结构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合的母液酸度、硅源含量和晶化温度下可获得高结晶度、高有序度、大比表面积和大孔体积的Ti-SBA-15介孔分子筛。晶化温度过高会导致分子筛孔径增大、孔壁厚度减小、结晶度和有序度下降,同时促进骨架外六配位钛物种的生成。在n(Si)∶n(Ti)>20时合成的Ti-SBA-15介孔分子筛上,钛物种主要以四配位状态存在于分子筛骨架中。  相似文献   

19.
以硅胶负载硅钨酸为催化剂,以丁酮和1,2-丙二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丁酮1,2丙二醇缩酮。考察了丁酮与1,2-丙二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及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丁酮):n(1,2-丙二醇)=1: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0%,带水剂环己烷10mL,反应时间1h的优化条件下,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7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