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电视是一个从节目采集、节目制作、节目传输到用户端接收机都要以数字方式处理信号的端到端的系统.以有线电视网作为传输介质的数字电视称为有线数字电视,它由前端系统、网络系统、用户终端3大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时代的到来 ,在电视节目制作设备逐步数字化以后 ,电视节目播出系统的数字化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硬盘机 (硬盘录像视频服务器的简称 )已进入广播电视系统 ,逐渐取代原有的磁带播出方式 ,播出系统由模拟向数字过渡。1 传统节目播出系统的现状传统的节目播出是以录像机为核心的录播和直播两种功能相结合的形式。其录播节目源主要是由节目制作所产生的新闻、电视电影、歌舞戏曲、电视剧、教育专题、广告等各类节目磁带 ,其播出过程是根据每天编排好的节目时间程序 ,经过彩色电视播出机房 ,用信号切换的方法将节目…  相似文献   

3.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39(10):156-157
近日,由新奥特公司设计、承建的安庆市广播电视台高标清新闻制作播出一体网系统荣获安庆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本系统是由安庆市广播电视台与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清新闻制作播出存储一体网系统。  相似文献   

4.
硬盘自动播出系统由节目录入系统、控制系统、存储系统和播出系统组成。服务器是硬盘自动播出系统的核心,通过对节目录入系统、存储系统、播出系统的控制来实现对视频、音频数据的压缩、存储、编辑和播放。节目录入系统通过录入矩阵选择卫星接收、现场直播或录像机等不同的信号源通过视频、音频工作站(VID)对输入信号进行A/D转换、压缩编码、然后存入硬盘阵列。  相似文献   

5.
李纯 《现代电视技术》2004,(8):116-119,125
天津电视台数字电视节目平台由4个子系统构成。分别是收录系统.节目编辑系统.网络存储系统和DVB播出系统。本主要就其中的收录系统与节目编辑系统中的码流处理技术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传统编辑系统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作者认为:在一定时期内,传统后期编辑系统仍然会与非线性后期编辑系统共存并互相促进,可以依据它们不同的特点完成不同类型的节目制作。同时,文中还为将要进行由传统模拟设备向数字设备过渡的电视台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不仅使传统编辑系统能继续发挥作用,而且又能提高节目制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加快电视台的数字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下期预先     
《世界广播电视》2008,(10):137-137
《中央电视台奥运高清网络节目制播系统》一中央电视台奥运高清网络节目制播系统由新址、现址和IBC三部分组成。中央电视台奥运会主报道中心设在新台址综合服务楼。奥运会高清网络节目制播系统的核心设在主报道中心内,承担全部公共信号、单边注入点信号和TVCompound信号的收录;自采素材的上载和节目制作;  相似文献   

8.
张丽娜 《现代电视技术》2013,(10):134-136,60
在电视台文件化网络化制播的大环境下,电视台播出系统的播出对象由传统的录像机磁带转变为待播的媒体节目文件,只有通过针对节目文件格式选择、整备策略以及质量检测等方面全方位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才能有效解决网络化制播生产环境下节目文件质量可控的问题,提高节目技术质量,确保节目安全播出。  相似文献   

9.
微波产品在广电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用于广播电视塔与节目制作中心、电视台之间的节目传送。随着电视技术由模拟向数字转变,中国广播影视数字化将在未来五年得到全面推广,原先用于广电网络的模拟微波传输系统将被数字微波系统逐步代替。  相似文献   

10.
刘伟 《电视技术》2001,(1):89-89,93
电视节目的自动播出,大大提高了节目播出质量,在地市级电视台中,铜陵电视台较早地采用了自动播出系统。铜陵电视台电视节目自动播出系统选用安微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研制生产的APS941电视节目自动播出控制系统。该系统由一台486微机,下接一个播出切换台构成基本单元。本系统最多可控制16个视频通道、16个音频通道、8台串口录像机和8台并口录像机(或家用录像机)。所有节目数据均在微机上输入,由微机控制节目的播出及录像机和外围设备的启动。根据自动播出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结合铜陵台的实际情况,将自动播出系统设计如图1所示。1总体设计1.…  相似文献   

11.
电台自动播出系统的简易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框图 这里介绍的是一种采用时间继电器和继电器组成的广播电台自动播出系统。虽然该系统与自动播出的音频工作站相比相差很大,但它的确是一种实用的设计方案,适用于没有主持人主持节目,而需要由值班的技术人员操作节目的播放和转播的节目。此系统已应用在早间5.50~7.15min的节目播出。节目播出顺序框图如图1所示,各设备所起作用如表1。2工作原理 根据图1的节目播出顺序,设计一个控制原理如图2所示。此系统 控制总电源220V通过数字广播报时机,有7组可编程定时器的其中一组常开点(图2中K表示)闭合来启动自动播出控制系统。控…  相似文献   

12.
主控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又复杂和系统,它的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广播电台全台的节目质量以及安全播出。本文作者撙身经历了中央台新业务楼主控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以及实际运行的全过程,《现代化主控系统设计思路》是作者是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一些具体体会,涉及综合布线系统、音频矩阵自动交换系统、节目传输系统、数字同步系统、节目监测系统、应急播出系统、时钏系统以及一些辅助系统等几个子系统,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岁末,大洋的喜讯纷至沓来:由中科大洋公司负责总体设计和集成的中央电视台全台节目交换缓存系统日前试运行正式启动。至此,自2006年开始的中央电视台全台节目交换缓存系统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洋与中央电视台的合作又谱一段新佳话。  相似文献   

14.
近日,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众多的业绩经验、完善的技术方案、优质的售后服务,东方盛行中标"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系统(第四包:高安全文件传输网关)项目",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将采用iM SC数据安全传输、交换、发布平台(以下简称:iM SC)实现节目安全、高效送播。中标方案根据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生产系统与播出系统的互联规划而设计:异构的生产系统完成节目制作后,将由异构的送播平台发起送播流程将节目送播至异构的播出系统,期间iM SC将被送播平台调用实现后台智能安全防护、高效节目分发。为保证节目送播安全,iM SC将依托深度解析、多级交叉杀毒、白名单认证、私有链路分发、安全网关等安全专利技术使系  相似文献   

15.
卫星数字电视上行系统主要由编码器、复用器、调制器、上变频器、高功放、发射天线和伺服控制系统构成。根据需要发送节目的数量分类分为SCPC和MCPC两种方式,省市节目多以SCPC方式为主,髑码流为6.11Mbit/s,视频码率为5Mbit/s左右,音频码率为一路立体声256kbit/s,多数省台使用剩余的音频通道传送广播节目。MCPC方式可以采用统计复用技术,动态分配每个节目的码率,能使有限的带宽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近期,由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与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联合创办的首届“3D杯”节目评奖以及“3D论坛”活动启动。索贝公司作为目前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可实际使用的快速生产型3D非编系统的厂商,将为本次活动独家提供多套E83D立体视觉非线性编辑系统用于后期节目制作。  相似文献   

17.
《现代电视技术》2012,(8):151-151
近日,艾迪普全媒体交互式演播室解决方案相继落户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海口电视台、青岛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全媒体交互式演播室系统是由艾迪普公司结合自身图形图像技术优势及多年节目研发经验推出的演播室节目应用创新解决方案。全媒体信息接入平台、交互式背景图文系统、前景虚拟图文包装系统以及多屏视景智能播放系统等部分构成演播室一体化生产流程,协同渲染引擎技术、整体空间艺术设计包装,面向电视媒体应用,为演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用户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台需不断提高节目的质量,播控中心作为有线电视台的技术咽喉,它播出电视节目的质量直接影响用户的收视效果,计算机控制技术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电视节目自动播出领域得到了充分体现。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我们江门有线广播电视台在1997年搬迁新台时,自办节目中的综艺频道和购物频道均已经采用北京师慧公司的2000型自动播出系统来进行节目的播出,这时起我台自办节目的播出由过去传统  相似文献   

19.
《广播与电视技术》2009,36(8):38-38
全台节目暂存交换系统是中央电视台建设电视媒体网络化、文件化制播体系意义最为重大、也是最为关键的项目之一。它的实施,完成了中央电视台各类网络化制作系统、硬盘播出系统、媒资存储应用系统以及节目生产管理系统的异构连接和节目文件的暂存交换,搭建起了全新模式的节目基本信息和节目视音频数据交互平台,首次实现了电视节目网络化、文件化制播全流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广播电视系统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数字设备进入节目制作系统,与模拟设备混合使用.在系统连接及节目制作中,如何理解和应用电平概念,直接影响到节目制作的质量,本文介绍了数字与模拟电平概念的区别、如何设置正确的基准电平、以及提高节目制作质量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