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电磁探伤测井技术在华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测井技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对井下管柱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测。文章介绍了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测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并结合MID-K电磁探伤成像测井仪在华北油田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电磁探伤测井在单套管和多层管内进行油、套管检查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油套管损伤(包括电化学腐蚀及机械损伤等)是油气勘探、开发中最为普遍的现象,它不但会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给油气生产、环境保护等造成极大的困难。通过MID-K新一代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成像测井仪原理介绍,结合测井实例,说明了套损检测的重要性,以及油套管探伤测井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MID-K电磁探伤成像测井仪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检测井下油气管柱腐蚀状况,它可以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穿过油管检测油管、套管的腐蚀、穿孔位置。本文简要介绍了俄罗斯MID-K电磁探伤成像测井仪的原理、结构、主要技术指标,并通过对口几四川油气井MID-K测井资料的分析,指出了其在识别管柱结构(如悬挂器位置等)、特殊套管、判断射孔位置和套管损伤状况方面的特点,为该仪器在四川气田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土库曼斯坦A气田复杂的地质和工程条件背景下,利用电磁探伤成像测井仪MID-K和磁壁厚测井仪MTT进行了油套管损伤检测和评价。虽然同属于电磁壁厚测井仪,MID-K和MTT却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仔细分析其差异,为今后的测井作业选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从测井原理和设计、技术指标和应用效果3个方面对MID-K和MTT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MID-K和MTT工作原理相似,但是探头设计和数量不同,反映在技术指标上,两种仪器的各种参数也基本相似,但是MID-K要比MTT的探测距离深2倍,而MTT探测第1层管柱的分辨率更高。土库曼斯坦A气田的应用效果显示,MTT更适合检测第1层管柱损伤,而MID-K更适合检测多层管柱损伤;另外,在和多臂井径成像测井仪MIT的组合测井方面以及软件处理解释方面,MID-K和MTT也各具优势;最终建议根据土库曼斯坦A气田的实际探伤需求和工程条件,综合分析并选择MID-K或者MTT进行测井作业。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最新测井仪器MID—K的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水井生产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套管发生变形、损坏和腐蚀,直接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测井技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对井下多层管柱的腐蚀、变形、裂缝及壁厚进行检测。结合俄罗斯最新产的电磁探伤测井仪MID-K,介绍MID-K的原理方法、仪器结构及特点,并用测井资料,展示在单套管和多层管内进行套管检查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MID-K电磁探伤成像测井仪在长庆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俄罗斯MID-K电磁探伤成像测井仪的原理及特点.采用曲线对比法和交会法研究了仪器的重复性、一致性,结果表明其纵向探头的重复性、一致性好,横向探头的灵敏性高.通过对长庆油田2口井MID-K测井资料的分析以及与多臂成像仪MIT、磁法测厚仪MTT、磁测18臂组合测井资料的对比,指出MID-K电磁探伤成像测井仪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远高于MTT;它可以隔油管识别套管的腐蚀情况;还具备在单层套管中检查射孔孔眼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王朝华  邓瑞 《河南石油》2007,21(1):90-92
在油水井生产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套管发生变形、损坏和腐蚀,直接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测井技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对井下多层管柱的腐蚀、变形、裂缝及壁厚进行检测。介绍俄罗斯最新产的电磁探伤测井仪MID-K的原理方法、仪器结构及特点,并用测井资料展示其在单套管和多层管内进行套管检查中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第三代电磁探伤仪的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水井生产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套管发生变形、损坏和腐蚀,直接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测井技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对井下多层管柱的腐蚀、变形、裂缝及壁厚进行检测。介绍俄罗斯最新产的电磁探伤测井仪MID-K的原理方法、仪器结构及特点,并用测井资料展示其在单套管和多层管内进行套管检查中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MID-K多层营柱电磁探伤测井仪的原理方法、仪器结构及特点,并用实测资料说明其在多层管内进行探伤和厚度测量方面的应用效果.应用表明,该技术可在油水井生产过程进行测井,可节省检测套管时起下油管的作业费用和时间,使井身结构和技术状况的普查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在套损检测方面,电磁探伤可在不起油管的情况下确定管柱结构与工具位置,探测多层套管腐蚀和壁厚变化,但是不能有效检测套管无磁损伤的变形;多臂井径虽可以直观显示套管变形形态和位置,但只能检查套管内壁损伤。利用电磁探伤与多臂井径成像进行优化组合测井,通过综合分析可以甄别套损信息真伪,发现套管结垢或细小损伤和微小变形。  相似文献   

11.
HFW焊管生产N80Q、P110级套管和油管的工艺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涛 《焊管》2009,32(9):35-37
介绍了用HFW焊管生产N80Q、P110级套管和油管的生产工艺。该工艺将低合金高强度HFW焊管经过焊后精整、整体调质处理、焊缝和管体探伤、管端螺纹加工、水压试验、通径试验等工艺,生产出了高钢级成品套管和油管。调质生产线是实现用焊管生产高钢级石油套管、油管的关键。在这个生产工艺中,焊管经过调质热处理后,材料组织发生变化,其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提高,达到了API SPEC 5CT标准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2.
提高N80级ERW石油套管钢抗粘扣性能的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伟  严伟  王威  王伟  胡平  朱林  商宁波  赵立君  单以银 《焊管》2009,32(7):46-50
简述了管螺纹粘扣的产生机理及粘扣现象与材料力学之间的关系,以及新TMCP工艺研制石油套管钢的试验材料和方法,重点分析了新TMCP工艺对试验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及试验钢性能对套管螺纹抗粘扣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新TMCP工艺获得了针状铁素体+马氏体双相组织的石油套管钢,在不降低塑性、韧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材料的强度、硬度以及加工硬化指数,较好地改善了ERW石油套管钢的抗粘扣性能。  相似文献   

13.
在深井、超深井钻井过程中,套管磨损有可能导致套管封隔失效和油气井的早期报废.建立了深井钻杆与套管之间磨损模型,对深井套管磨损机理进行分析,研究钻杆本体与套管的接触情况,计算钻杆与套管之间的接触力.讨论了井眼曲率、套管钢级、钻杆轴向拉力、钻井时间对套管磨损的影响.应用所建的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套管磨损厚度的影响,预测了深井套管磨损厚度.  相似文献   

14.
可膨胀套管技术发展及在吐哈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膨胀套管的原理是通过冷拔钢管达到井下需要的尺寸,利用坐放装置将膨胀套管下入井内后,在扩管锥的作用下,在井下通过冷加工将石油管材扩到所需要的尺寸。膨胀后,膨胀管的壁厚要减小2%~5%。其直径可以膨胀约20%,其长度缩短约8%,塑性变形极限不超过30%。温西10-39井的实践证明,膨胀管技术对解决套管补贴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提供了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电磁探伤测井技术能通过油管测量油管、套管的技术现状,提供油套管剩余壁厚、油套管裂缝、腐蚀、变形、错断等定量定性信息,评价井下管柱技术状况指导井下作业。油套管的损伤对井内安全和油气开采的影响很大,因此,套管损伤的检测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电磁探伤测井原理的介绍,结合测井解释实例说明电磁探伤测井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井筒载荷-腐蚀耦合作用对碳钢套管服役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应力-腐蚀介质协同作用原理,结合化学力学效应理论,对高温高压超深井碳钢油、套管在使用过程中面临着CO2、H2S等腐蚀介质以及拉、压等复杂载荷建立了结合热应力影响套管腐蚀速率的解析模型,给出了计算应力影响管柱寿命衰减的解析公式,研究了碳钢油井管服役寿命,并对内压力、挂片实验实测腐蚀速率以及壁厚对碳钢套管服役寿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解析模型所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应力对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相符。在井筒载荷及腐蚀工况下,增加壁厚相对于减小套管内压力,增加套管使用寿命效果不明显。初始腐蚀速率对套管的服役寿命影响较大,当管柱所受应力越大,管柱实际寿命衰减得越快。  相似文献   

17.
曙光油田超稠油井套管损坏的机理和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卫忠 《钻采工艺》2003,26(2):55-56
超稠油特殊的油藏特点决定了其生产周期短、注汽频繁、出砂、汽窜、超覆现象严重,以及套管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套管损坏较为严重。对曙光油田超稠油井套管损坏的规律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并从钻井和完井工艺的完善、套管钢级和射孔工艺的选择、采油生产参数的确定、注汽管柱隔热效果的提高、防治砂工艺等方面,对套管损坏提出了预防措施和对策。并对套管损坏井制定了修复再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18.
用有限元法分析石油套管定径产生的残余应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消除石油套管轧制和热处理后的尺寸及圆度误差等,一般要采用定径工艺。而作为石油套管制造最后生产环节的定径工艺决定了石油套管的尺寸和几何形状,同时也影响其机械性能。文章研究满足石油套管的尺寸和圆度要求下的定径量与残余应力的关系,进行石油套管定径时的变形规律分析,以便减小定径工艺产生的残余应力,获得最佳的定径效果,提高石油套管的机械性能,为定径工艺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江汉油田存在许多地层水矿化度高,易结盐卡泵或堵管柱且套管漏失的油井,为了达到对这类油井进行掺水解盐的目的,研究了一种既能封堵套管漏失段,又能掺水解盐的堵漏掺水解盐管柱。该管柱由Y341型和Y221型跨接式堵漏掺水封隔器、不锈钢掺水管、抽油泵等组成,通过Y341型和Y221型跨接式堵漏掺水封隔器封堵漏失井段,地面掺入清水经过油管套管环空及不锈钢掺水管到达尾管底部稀释井液,解除盐卡盐堵现象。现场试验3口井,均取得成功,达到了既封堵漏失井段又掺水解盐的目的,并且延长了生产管柱的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20.
李周波 《焊管》2017,40(10)
为了在模拟井条件下进行油层套管射孔试验,从而可以直观地判断油层套管的射孔性能,对SEW(hot stretch-reducing electric welding)套管在石油工业油气田射孔器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了模拟井条件下射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J55、N80Q、P110、BSG-80TT及BSG-110TT五种钢级的SEW油层套管,其射孔性能完全符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行业标准的规定,其中裂孔率为0%,裂纹长度为0 mm,射孔后外径最大胀大量总体偏小,优于国内及国外某些套管厂油层套管的射孔性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