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负载金属改性活性炭纤维的脱硫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Metal-load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ACFs) were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N2 adsorption at 77K, XRD, XPS and SEM. Their properties on SO2 removal were examined in a tubular fixed bed reactor with a model flue gas. Cobalt-loaded ACF showed the best activity among the prepared metal-loaded ACFs and a constant removal ratio of SO2 above 87% during continuous exposure to the flow of SO2/O2/H2O/N2 at 45℃ for more than 216h.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prepared loaded-ACFs showed that the exceptional activity of Co-ACF was attributed to the high amount of active sites due to modification by loading cobalt. 相似文献
2.
钢铁企业烧结烟气温度较低且具有多污染物排放特点.活性炭是一种具有丰富孔隙结构和巨大比表面积的碳质吸附材料,且负载镍活性炭有较好的低温脱硫性能.为深入探究负载镍活性炭用于钢铁企业烧结烟气低温脱硫的可行性,本文以椰壳活性炭为研究对象,采用硝酸镍浸渍法制备载镍活性炭,并开展了催化剂脱硫和再生影响因素研究.研究表明:Ni负载量为1%时,催化剂具有最佳的脱硫能力;60℃为1 Ni/AC催化剂的最佳脱硫反应温度;入口SO2质量分数为0.1%~0.3%和低空速有利于脱硫反应的进行.提升再生温度可提高1 Ni/AC再生率,但再生温度超过400℃后再生率基本维持恒定;初始再生速率与再生温度成正比;载气流量对再生率基本没有影响,只影响再生速度;再生次数的增加使1 Ni/AC硫容随之降低且质量损耗率逐渐增大.研究成果可为活性炭治理钢铁企业烧结烟气多污染物及失活活性炭再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4.
改性活性炭的烟气脱硫脱硝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改性活性炭,低温吸附模拟烧结机烟气中的SO2和NO,研究了质量分数3%的HNO3改性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及其吸附烟气中SO2和NO的性能。Boehm滴定结果表明:浸渍时间6 h,干燥温度130℃,干燥时间2 h得到的活性炭碱性基团增加最多,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相符。改性后的最佳活性炭,前60 s的脱硫率维持在90%以上,脱硝率在前20 s也达90%以上,再生后改性活性炭脱硫脱硝能力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5.
改性活性炭脱硫剂脱硫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煤质活性炭改性,包括加压水热活化、浸渍铜氨络合液,通过正交实验对改性活性炭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活性炭脱硫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加压水热活化压力为4.052 MPa,CuO/C为2.5%,煅烧温度为500℃,脱硫温度为25℃。各因素对改性活性炭脱硫活性的影响顺序为加压水热活化>煅烧温度>CuO/C>脱硫温度。 相似文献
6.
7.
改性活性炭材料用于烟气脱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活性炭(AC)材料用于烟气脱硫与其表面化学结构有关,活性炭材料的表面改性是提高其烟气脱硫活性的有效途径。综述了活性炭材料的热处理、表面含氧含氮官能团、表面碱性基团、表面负载金属及其化合物以及含氮或含碘物质的掺入对其脱硫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以粘胶基活性炭纤维与酚醛树脂分别作为吸附剂和粘接剂制备成型活性炭,通过脱硫实验,考察了炭化温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原料配比因素对成型活性炭脱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于700℃下炭化60min,然后以CO2为活化剂,850℃下活化60min,制备出了较高吸附性能的成型活性炭产品。 相似文献
10.
活性炭(AC)材料用于烟气脱硫与其表面化学结构有关,活性炭材料的表面改性是提高其烟气脱硫活性的有效途径。综述了活性炭材料的热处理、表面含氧含氮官能团、表面碱性基团、表面负载金属及其化合物以及含氮或含碘物质的掺入对其脱硫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硝酸氧化法对活性炭(AC)进行改性,考察改性前后活性炭的孔面结构与表面性质的变化,并进行双酚A吸附特性的对比。BET分析表明,改性后活性炭(MAC)虽然比表面积减小,但总孔容增大,平均孔径也由改性前的1.87nm增大到2.01nm。FTIR分析表明,MAC的表面引入羧酸等含氧基团,减少了醌基等基团。AC的双酚A的平衡吸附量约为3.72mg/g,且随初始浓度的增大,吸附量变化不大,而MAC对双酚A的平衡吸附量随初始浓度增大而明显增大,当溶液初始浓度为100mg/L时,最大吸附量在5.78mg/g左右。说明硝酸改性活性炭更利于对双酚A的吸附。 相似文献
12.
改性活性炭强化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草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工业活性炭进行酸预处理、硝基化和氨基化表面改性,并在半连续反应器中研究其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草酸的活性. 结果表明,酸预处理的活性炭比表面积、等电点pH值(pHpzc)和碱性官能团含量提高了5%~10%,但催化降解草酸效率降低15.6%,氨基化活性炭的pHpzc和碱性官能团含量分别由2.6和234.8 mmol/g升至7.0和764.5 mmol/g,而硝基化活性炭的pHpzc和表面碱性官能团含量均降低. 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两种改性活性炭降解草酸的活性均高于预处理活性炭. 在pH=7的溶液中,氨基化活性炭在45 min内催化降解草酸降解率为42.4%. 加入叔丁醇会抑制活性炭催化降解草酸,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草酸主要是羟基自由基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疏水性固体酸具有在含水体系中活性组分不易流失、催化剂活性高和催化剂重复使用性好等优点,是环境友好型催化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浸渍法将硫酸负载到活性炭(AC)上,然后用三甲基氯硅烷(Cn)改性制备得到疏水性固体酸催化剂AC-H2SO4-Cn,通过XRD、IR及TG对其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硅烷化处理后,三甲基氯硅烷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疏水基团,提高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疏水性能影响明显,先负载硫酸后硅烷化改性制备的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优于未改性及先硅烷化改性后负载硫酸的催化剂.在硅烷浸渍液浓度为15%(v/v),处理温度为60℃,处理时间为2h条件下,乙酸最高转化率为90.3%,其重复使用过程中的催化性能均优于其它经不同浓度和温度处理得到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通过磷酸改性处理活性炭,考察改性前后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吸附量的变化。关于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吸附行为的描述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进一步研究了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性质。试验改变因素包括吸附时间、吸附温度、亚甲基蓝溶液体积和活性炭投加量,探究这些因素对亚甲基蓝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60%磷酸改性活性炭在吸附时间30 min、亚甲基蓝溶液体积40 mL、活性炭投加量0. 4 g、温度70℃时对亚甲基蓝的清除率最好。Langmuir等温模型能更好地拟合试验结果。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的动力学曲线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磷酸改性的秸秆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蛭石具有良好的吸附性、离子交换性能,在废水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天然蛭石由于层间存在大量亲水性无机阳离子,使矿物表面被一层薄的水膜包围,对有机物吸附能力较弱。为提高蛭石对萘磺酸基有机物的处理能力,本文通过酸活化预处理天然蛭石,以三辛胺(TOA)为有机改性剂对蛭石进行负载,制备TOA改性活化蛭石(TOA-Hts),使蛭石同时具有吸附-萃取双重性能。利用 XRD、FT-IR和BET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溶液pH值、TOA-Hts投加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分析了TOA-Hts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废水中的R′SO-3主要是与TOA发生络合萃取反应吸附在TOA-Hts上,TOA-Hts比蛭石原矿对萘磺酸基废水的去除率提高90.63%,吸附量达到78.98 mg·g-1,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热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17.
18.
磷酸法水稻秆活性炭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水稻秆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研究了浸渍比、活化温度对活性炭样品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微结构进行N2吸附等温线、热重-微商热重法(TG-D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结果表明:水稻秆适合作为磷酸法活性炭的原料,吸附性能达到市售脱色活性炭的指标要求。在浸渍比为3∶1、活化温度 450 ℃、活化时间 60 min 的条件下,制得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 215 mg/g,碘吸附值 855 mg/g,A法焦糖脱色率 110 %,BET比表面积 967.72 m2/g,总孔容积 1.23 cm3/g,中孔率 84.6 %,平均孔径 4.6 nm。 相似文献
19.
20.
采用反应结晶技术制备了改性活性炭材料(Mg-GAC),并采用 SEM、XRD表征手段对改性前后活性炭进行微观分析,进而研究了 GAC 和 Mg-GAC随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温度变化对废水中铜离子的吸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GAC经改性后,大大增加了其比表面积,增至738.01m2/g。在Mg-GAC 投加量为0.3g,铜离子浓度为40mg/L,温度为25℃,pH为7的条件下反应2 h,其吸附量达到11.66mg/g。另外,铜离子的吸附过程符合 Langmuir 等温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