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的水力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自喷系统管网的水力平衡数学模型,集合各个管段水力平衡的单元矩阵方程为管网水力平衡的整体矩阵方程,通过引入节点水压边界条件并求解整体矩阵方程,自动配管,迭代计算喷头的流量,得出管网水力工况。给出了编程算法步骤,经实例运算,可快捷准确地完成水力平衡计算。  相似文献   

2.
王鹏  张丽 《暖通空调》2022,(S2):179-183
目前,供热系统普遍存在近端用户过热、远端用户不热的现象。在热水供热系统中,供热管网的任一管段或任一用户阀门开度改变,将引起系统阻力系数发生变化,系统的总流量和总压差发生变化,各用户的流量也将重新分配,当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设计流量不一致时将产生水力失调。本文讨论了热水供热系统中某处阀门调节对水力工况的影响。通过分析,对以后解决系统水力分配不均、消除各用户冷热不均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合理构建供热管网水力仿真模型,基于遗传退火混合算法,对供热管网阻力系数进行辨识研究。通过案例分析表明,遗传退火算法辨识效果显著,计算得到的管道阻力系数值能够达到工程应用精度,为阻力系数辨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仿真模拟计算和试验,分析变流量运行供热系统进行水力工况分析时摩擦阻力系数公式的选取,建议选用湍流综合公式。以某市供热管网为例,分析变流量运行供热系统的流量运行下限。初调节后热用户水力失调度相差较小时,系统流量调节下限为9%;初调节后热用户水力失调度相差较大时,系统流量调节下限为27%。  相似文献   

5.
建立供热热水管网水力工况仿真模型,用于管网压力、流量分布仿真。结合实验管网,在正常工况、泄漏工况下,对3种管网(双热源枝状管网、单热源单环状管网、双热源双环状管网)压力和流量的仿真结果、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管网水力工况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正常工况:3种管网的仿真压力与实验压力分布一致,仿真压力与实验压力的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5%,仿真流量与实验流量的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5%。泄漏工况:对于3种管网,仿真压力与实验压力的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的最大值为5.32%。用户仿真流量与实验流量基本吻合,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为9.27%。正常工况、泄漏工况下,管网水力工况仿真模型的仿真结果可信度均比较高。  相似文献   

6.
推导基于谢弗林逊公式、阿里特苏里公式的管段阻力数计算方法.基于基尔霍夫定律,分别根据两种管段阻力数计算方法建立管网水力计算模型.结合算例,在4种不同相对流量比条件下,分别比较两种模型计算得到的用户计算流量和资用压头,两种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建议在对大型热网进行水力计算时,最不利用户所在管段采用阿里特苏里公式法进行运算,以提高计算精度;而其他用户所在管段可采用谢弗林逊公式法进行运算,以提高运算速度.  相似文献   

7.
供水管网阻力系数识别是指通过调整管网水力模型中管道阻力系数,使模型计算值与监测值相符的过程。由于实际中监测点数量有限,管网阻力系数识别为欠定的优化问题。现行方法通常采用管道分组这一参数化方法将欠定问题转换为超定,应用遗传算法或其它随机搜索算法求解。提出了基于先验信息的供水管网阻力系数识别算法,所提出算法根据管道管材、管龄等先验信息对管道阻力系数进行估计,并将估计值作为伪观测值引入目标函数将欠定优化问题转换为超定,采用高斯-牛顿算法进行求解。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出算法避免了管道分组不唯一的问题;再者,推导了供水管网阻力系数雅克比矩阵解析式用于搜索向量构造,提高了参数识别计算效率。采用小型管网阐明了雅克比矩阵计算及搜索向量构造,利用大型管网验证了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井汇  张春玲 《山西建筑》2007,33(35):367-368
通过对现有供热管网水力仿真计算模型的分析,开发了一个图形化的枝状管网和水力仿真计算软件,建立起枝状管网数学模型,完成了图形化供热管网水力计算图形的识别工作,导出管网流量分配的矩阵方程式,确定了求解数学模型的算法,大大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提高了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
结合某居住小区二级管网,对该小区各热力入口的水力平衡度进行了测量计算,水力失调现象比较严重,分析了水力失调原因,提出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流量与管段长度比例关系的管长比例法用于初始流量分配,并对德州市供热枝状管网改环状管网后的多热源环状供热管网进行了水力计算和事故工况分析。环网运行事故工况的分析结果阐明了采用部分提高供热管网可靠性措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建筑热水循环管网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联立建筑热水循环管网的水力平衡方程和管段热平衡方程,建立了热水循环管网计算的数学模型,采用迭代法求解满足配水点最低水温要求的管网总循环流量,从理论上准确得出各项计算结果,并给出了计算程序框图,经实例计算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配水管网水力计算中的节点水头法,指出它比传统的管段流量法更适合于计算机计算,并通过计算实例证实,还就如何提高计算收敛速度作了有益地探讨。 一、前言 管网水力计算是对给定管网运用基本方程求解管网状态参数的计算过程。根据所用方程与计算步骤不同,可区分为先求解管段流量的管段流量法和先求解节点水头的节点水头法。1936年Hardy cross提出的求解环方程的管网平差方法,就是管段流量法的代表。其优点是:方程数少,便于手算。因此,至今仍在我国广泛采用。但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其缺点已暴露  相似文献   

13.
提出燃气管网在管段发生故障时管网减供气量小于管段设计流量,提出基于水力工况的燃气管网供气可靠度计算方法应该引入管段设计流量影响因子,以使对管网供气可靠度的估计更接近实际。通过实例计算,得出引入管段设计流量影响因子后,提高了对管网供气可靠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异程布置的冷冻水系统管网水力特性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型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管网水力特性精确计算是研究其优化设计和运行的必要条件,简化模型因计算误差大而无法应用于大型管网拓扑结构的水力计算。以异程布置的冷冻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考虑末端支路温度调节阀调节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管网水力特性精确数学模型,提出了虚拟流量的计算机逻辑算法。以10个AHU支路的异程式管网为仿真计算对象,计算该管网最小供回水压差以及不同供回水压差条件下的各支路温度调节阀开度和实际流量,计算结果符合异程式管网存在较大压力不平衡的固有特性。该计算方法能够确保计算收敛,实现了利用一个逻辑程序计算管网各种水力特性,为异程式管网水力特性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出台的国家节能设计标准明确规定,应通过详细的水力计算来确定合理的供暖和空调冷热水循环泵的流量和扬程,并确保水泵设计工作点在高效区。现有设计院还存在设计人员根据管段总长度、比摩阻和供暖系统中摩擦损失与局部损失的分配比例估算管网阻力损失的现象。新的节能审查要求在图纸审查中要提交管网水力平衡计算,另外详细的管网水力平衡计算也是水泵选择的必要条件之一。开发管网水力平衡软件,提高管网水力平衡计算准确性,减少设计人员繁琐的工作,成为这次软件开发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结合遗传算法与水力计算模型,将城市燃气管网的实际数据与阻力系数辨识后水力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以建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管网仿真系统。以某地3个气源枝状高压管网为例,将节点实测压力与阻力系数辨识后节点计算压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辨识后的管网水力计算结果相对误差在工程设计的范围内。基于MATLAB图形用户界面GUI开发阻力系数辨识和水力计算软件。软件载入相应数据后,能够进行水力计算及阻力系数辨识,用户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结果直观。  相似文献   

17.
李睿 《城镇供水》2023,(3):7-11+15
介绍了A自来水公司的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建立与校核的过程。该模型基于AQUIS软件建立,并结合多种技术与方法,通过流量和压力监测点的实测值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校验和修正,使压力和流量校验点的相对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该水力模型的成功建立可实现对管网的多维度仿真,帮助自来水公司对管网的运行状态做出科学的评估与决策,提升自来水公司的运维管理能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多热源多环空间热网水力工况模拟与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晓霞  周志刚  邹平华 《暖通空调》2004,34(11):131-134
提出了基于空间管网平差的水力工况模拟与分析方法,应用图论理论描述了空间管网的拓扑结构,分别阐述了多热源多环热网热用户或热源无流量调节装置和有流量调节装置时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既可用于正常水力工况的模拟与分析,也可用于故障工况。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昌县现有的供水管网系统,结合灵敏度分析方法和基于监测范围的分析方法,并根据实际工程情况,以最小化水力校核误差为目标,对新昌县供水管网的压力及流量监测点的优化布置方案进行研究,开发了服务于新昌县微观水力模型的监测点布置技术。同时,考察了监测点数量与位置对水力模型校核误差的影响,在充分利用原有监测点的原则下,最终确定了新昌县供水管网监测点布置方案。结果表明,校核误差随监测点数量的增加而减小,并在监测点数量达到一定值时不再降低,最终的流量、压力监测点布置方案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可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某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网的流量和温度进行实测,就该管网的水力平衡度和管网输送效率进行计算分析,提出改善水力平衡度、提高管网输送效率的方法,同时为解决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问题及探索新的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