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复合污染与尾矿区重金属释放和迁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选矿药剂(捕收剂、抑制剂、起泡剂)单一或复合水溶液对多金属硫化矿尾矿及酸化尾矿柱淋溶试验,研究复合污染对尾矿重金属的释放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药剂类型中水溶性抑制剂对重金属释放值的作用最大;硫化矿酸化后重金属释放呈数量级加大。超过单一药剂水溶液淋溶尾矿时重金属的释放值;不同药剂水溶液依次淋溶时,复合药剂水溶液对尾矿多次淋溶时。重金属释放值在依次加大,而水与黄药水溶液淋溶时却依次减少;多种药剂复合水溶液对尾矿连续淋溶时,其重金属释放量远远大于单一药剂水溶液淋溶酸化后尾矿的释放量。说明矿山多种药剂(包括降解产物)的复合污染是尾矿坝重金属释放的主因。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红土镍尾矿对周边环境的潜在风险,以我国西南地区某典型红土镍尾矿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尾矿库及周边环境中尾矿、土壤、地表水、底泥及植被共58个样品,分析了该尾矿库的污染特征及周边环境污染风险,为该尾矿库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修复提供依据。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 (ICP-OES) 测定重金属铜、镍、钴、铬等含量;通过测试尾矿库中各重金属的形态特征,分析其潜在迁移能力。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尾矿库周边土壤的生态风险水平。结果表明:与我国西北、东北地区硫化镍尾矿中重金属Cu、Ni含量较高不同,该红土镍尾矿及其周边土壤中主要重金属为Ni、Co、Cr,Cu含量较小。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各元素残渣态占比高于其他形态,但在个别深度上,Co还原态占比高于残渣态,Co潜在迁移能力大于Ni和Cr。库周边土壤及河流底泥中Ni、Co和Cr超标严重,土壤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平均值达到了严重污染,表明该镍尾矿库周边土壤已经受到了Ni、Co、Cr等重金属的严重威胁。尾矿库附近植物中重金属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植物中Ni、Co含量超过了生态土壤筛选值中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限值。  相似文献   

3.
研究铅锌尾矿中的重金属形态分布和垂向迁移转化规律十分重要,对了解其生物有效性及重金属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分别从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能谱线扫描和面扫描、不同垂向深度尾砂重金属形态分析等不同角度开展铅锌尾矿工艺矿物学和重金属迁移转化研究。(1)尾砂中多种重金属密切相关。(2)尾砂中铅、砷、铬、镉等一类重金属以酸提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形式存在。在铅锌尾矿库垂直方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酸提态铅含量增加,可还原态的铅减小,酸提态的砷含量呈现递减趋势,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及残渣态的砷基本呈现递增趋势,酸提态的铬含量呈现递增趋势,还原态铬基本呈现递减趋势。(3)尾矿中砷主要以残渣态存在。这为铅锌尾矿库生态修复与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锡铁山铅锌矿床是柴北缘铅锌成矿带最典型的大型铅锌矿床之一,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锡铁山已有多年的开发历史,矿业活动所产生的固废物会携带高浓度的污染元素,而尾矿库是污染元素的重要聚集场所。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测试分析等,分析尾矿库矿物组合及铅锌元素赋存状态,旨在揭示高原地表环境下铅锌重金属迁移、赋存形态及累积过程,阐明重金属铅锌元素迁移机制。通过在沉积物中剖面分层采样,对样品矿物组合及铅锌含量进行分析,总结铅锌含量分布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尾矿中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及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角闪石及透辉石。尾矿库中重金属铅锌含量均高于背景值,铅元素迁移能力中等,锌元素迁移能力相对较强,该研究认识有利于绿色矿山建设,有利于生态效应理论积累新知识。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三铅锌尾矿中砷的含量、形态、环境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并结合产酸试验和静态浸出试验研究砷在各铅锌尾矿中的迁移转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差异。结果表明:1)调查尾矿中砷含量较高,同时砷的形态有明显差异,其中SXD尾矿99%以上为残渣态,而MY尾矿中砷的非残渣态占到54%以上,TD尾矿中虽然残渣态砷占到88%,但由于尾矿中砷含量很高,故其非残渣态总量也较高。2)调查各铅锌尾矿中的砷具有中~重度生态危害,对此类尾矿库后期利用不能直接进行用于农用地用途的开荒复垦,将对农产品带来严重风险。3)结合砷的总量、生物有效性形态、产酸特性和砷的浸出率综合分析,MY尾矿在各尾矿中砷的含量高、活性最高、生物可利用性强,同时该尾矿含硫高,极易产酸,在酸性条件下尾矿中砷的可移动性加强,因而其砷的潜在生态环境风险最高;SXD尾矿砷含量最低,且尾矿中活性砷含量最低、生物可利用性不强,但由于其易产酸特性,在AMD作用下尾矿中砷的可移动性增强,生态环境风险加剧;TD尾矿砷含量最高,同时也具备相当高占比的活性态砷,但是由于其含硫低,酸缓冲能力强,属于不易产酸的尾矿,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尾矿中活性砷的迁移转化,但在强碱性条件下,会促进尾矿中相对稳定的硫化砷溶解、解吸,从而向外环境迁移。4)对于不同类型铅锌尾矿中砷污染的防控或生态修复要结合尾矿产酸特性和赋存砷的生物有效性,采取不同的抑酸或固化/稳定化措施;同时考虑到在西南地区地表径流和垂直入渗是砷污染迁移的主要途径,因而必须加强尾矿库的规范设计、建设与管理,必要时采取阻隔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云南边境某选矿尾矿中回收铅锌的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从选矿尾矿中回收铅锌的工艺流程。由于尾矿已经受到原选矿药剂的污染,性质相对复杂,铅、锌分离更加困难。试验采用等可浮工艺、重浮联合流程,氧、硫化矿分别处理的方案,获得了较满意的选矿指标,可选出氧化铅矿、硫化铅矿和硫化锌矿三种产品,使铅精矿中铅的总回收率为79.36%、含锌低于2%,锌精矿中锌的回收率为87.85%、含铅为5.43%,有效地解决了精矿中铅锌的互含问题和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大大降低了药剂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我国锑尾矿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用标准指数法分析了典型锑矿采选企业的锑尾矿主要成分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锑尾矿不属于我国已明确的危险废物,但需进一步判定是否属于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此外,采用水质指数法对锑尾矿库内废水、尾矿库渗滤液和尾矿库周边土壤中重金属浓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尾矿库内废水及渗滤液中Sb和As最高含量分别为3.09mg/L和0.58mg/L,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尾矿库周边土壤中As含量最高为998mg/kg,超过土壤环境建设用地标准15.6倍。因此,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锑尾矿库污染防治和风险管理。创新点:首次收集分析全国范围内典型锑矿企业尾矿基础数据,提出锑尾矿产生系数一般为0.96~0.97t/t原矿。根据锑矿尾矿库自身和周边环境污染数据,归纳研究提出了锑矿尾矿库主要重金属污染因子为Sb、As、Zn。  相似文献   

8.
<正> 水口山矿是一个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矿山。目前,选矿厂日处理能力为1500吨,每小时排出选矿污水约195米~3(不包括尾矿水)。选矿污水主要来自精矿浓密机溢流和洗矿浓密机溢流及流失砂污水。污水混浊度较高,含有多种重金属、有机和无机的药剂。根据1980年5月调查,污水中主要有害物质平均含量为:氰化物1.75毫克/升,铅  相似文献   

9.
以承德郭家屯铅锌尾矿为例,通过检测尾矿中重金属的含量,分析该区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对矿区铅锌污染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八宝景天和丛枝菌根真菌联合对铅锌尾矿污染进行修复。结果表明:八宝景天能够在铅锌尾矿上生存,在接种了微生物丛枝菌根真菌后,接种处理的八宝景天对铅锌有较好的吸收效果,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尾矿中的重金属含量,生物修复将为矿区铅锌污染的生态修复提供更广阔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徐煜盛 《采矿技术》2016,16(1):30-31
介绍了山金阿尔哈达铅锌矿选矿生产工艺,从井下开采出来的原矿经破碎筛分作用后变成一定粒径的粉矿,然后经过球磨机磨矿及药剂浮选处理,把金精矿从磨碎的矿石中选出来,富含铅锌的精矿经过浓密机的脱水和过滤后送到精矿库,选矿后的尾矿经过浓缩分级,粗尾砂充填至采空区,细尾砂输送至尾矿库贮存. 通过该选矿工艺流程,选矿回收率可达到95%,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纵观2008年国内选矿科研和生产实践的进展,在矿石准备、有色金属选矿、黑色金属选矿、非金属选矿、微生物技术在选矿中的应用、选矿药剂、选矿设备、尾矿处理及环保等方面均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工作。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提高选别指标方面,特别是在铜、铅、锌等难选矿石的分选及铁矿石的提质降杂方面。此外,在微生物选矿、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也日趋深入;而在选矿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及选矿新设备的研发方面则显薄弱,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张靖 《矿冶》2022,31(4)
我国锡矿资源储量丰富,主要集中分布于云南、广西等6个省、自治区。锡矿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尾矿堆存于尾矿库,存在着潜在环境污染风险。根据不完全统计分析,全国共有84座锡矿尾矿库,锡尾矿贮存量约32088.03万m3。本文通过采样检测、收集资料等方式,对锡尾矿主要成分及其属性、锡矿尾矿库废水、周边土壤等监测数据,采样标准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锡矿尾矿库主要重金属污染因子为As、Cu、Zn、Cd、Pb,并从环境空气、水环境、土壤环境等方面分析锡矿尾矿库的重金属污染影响,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硫化镍矿废石和尾矿中重金属排放特征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化镍矿由于镍品位低、提取工艺复杂,形成大量的废石和尾矿。废石目前普遍在废石场堆存,尾矿粒度较细,一般排入尾矿库。废石和尾矿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在堆放过程中由于淋滤作用,不仅可能污染地表水,而且可以通过水力联系发生污染转移。选取我国典型硫化镍矿采选企业有代表性的废石和尾矿样品进行重金属组分分析和浸出毒性实验分析,目标重金属包括五种毒性较高的重金属镉、铬、铅、砷、汞及矿石主金属镍、钴、铜,确定每种重金属的污染负荷率,分析得出废石和尾矿中重点防控的重金属为砷、镉、铬,主金属镍和铜也应重点防控。针对现有企业废石和尾矿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可为镍采选企业废石和尾矿的重金属污染监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复杂难选氧—硫混合铅锌矿清洁分选、矿区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等难题,会泽铅锌矿研究开发了多种流程结构并存的选矿新工艺,引进了国内外先进适用的选矿设备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并构建了以膏体充填和选矿废水处理回用为核心的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了矿石中有用组分的高效综合回收、选矿尾砂零堆存及选矿废水零排放,为多金属矿山清洁生产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对铊在铅锌矿选、冶过程中的转移及环境影响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铅锌矿选矿过程中95.94%的铊转移至尾矿,铅冶炼过程中88.33%的铊转移至烟气中,在锌冶炼过程中90.51%的铊主要转移至铜镉、钴渣中。对各类尾矿及废渣进行合理堆放,提高资源再利用技术水平,是降低铊污染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铅锌尾矿堆放造成矿山周边环境严重污染,为研究尾矿安全堆放并在堆放过程中去除一定量重金属,以广西大厂鲁塘铅锌尾矿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氧化剂浓度和不同液固比条件下Zn、Cd、Pb、Cu和As的释放迁移能力。结果表明:氧化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各元素的释放迁移能力,氧化剂浓度越高各元素迁移出的量也越多;各元素较佳释放迁移的液固比不同,Zn元素的最适合固液比为1∶10,Cd元素的最适合固液比为1∶6,Pb元素的较适合固液比为1∶6,Cu元素的较适合固液比为1∶5,As元素的较适合固液比为1∶6。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氧化铜矿尾矿区重金属的环境风险,以云南省某典型铜尾矿库为研究对象,在尾矿库及周边区域采集表层样品和主要农作物,分析样品中重金属含量(Cd、As、Pb、Cu、Ni和Zn);运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尾矿及周边土壤的污染状况,基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重金属生态风险程度,并利用目标危害商数法对农作物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尾矿pH在9左右,属高碱性尾矿,尾矿区及周边区域受Cu污染最严重,其平均CF值达到高度污染水平,Cd达到中度及以上污染水平,少部分采样点中As达到中度至重度污染。根据潜在生态风险分析,Cu和Cd均具有较高潜在生态风险,为主要特征污染物。农田玉米粒的健康风险指数中,Cu具有最大贡献率,且植物叶片中铜富集较其它部位高。因此尽管表现为碱性尾矿,不易造成酸性废水排放污染,但该氧化铜矿尾矿周边仍然存在Cu、Cd等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同时该尾矿闭库修复后,应避免种植食用叶片的作物,避免重金属污染及Cu等重金属的摄入累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