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污染场地安全高效修复是石化行业发展急需探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从特征污染物特点、水文地质条件、修复环境效应3个方面分析石化污染场地修复面临的挑战,预测未来石化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并提出按照污染程度进行分区修复治理的对策.分析表明,石化污染场地中非水相污染物(NAPL)的疏水性、复合污染物的迁移特征差异、地层的非均...  相似文献   

2.
朱功晋 《石化技术》2023,(3):197-199
石油化工企业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过不断的发展,我国石化工业已经十分地成熟,但石化工业项目往往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基于我国产业布局的不断优化调整,造成了较多的工业遗留场地存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情况。为探究石化对于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情况,本研究将以某废弃石化场地为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以及改良型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同类环境场地的污染修复及资源的再利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针对加油站石油烃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分别明确其调查评估程序、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计算方法。以某加油站为研究对象,经检测总石油烃检出率最高(100%),苯系物检出率次之(均超15%),甲基叔丁基醚(MTBE)检出率为13%,其他污染物检出率较低(小于10%)。在有检出的污染物中,除总石油烃、苯系物及MTBE外,其他污染物含量均远低于筛选标准值。地下水样品则未检出污染物。经风险评估,土壤中石油烃(C10–C40)、苯、MTBE为关注污染物。苯的致癌风险和危害商均超过可接受范围,且超标点位位于原地下储罐区域,建议对其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油井中地下水污染物在地下含水层向下游迁移的规律,更精确地对污染防控提出要求,以西部某油田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水文地质条件,运用GMS建立了地下水流概念模型和数值模型以及溶质运移数值模型,模拟了持续性少量泄漏工况下,固定时间、不同距离情况下及固定距离、不同时间情况下石油类污染物的运移距离和污染晕的扩散情况,进而针对石油类污染物对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油井石油类污染物持续泄漏的工况下,泄漏点下游距离最近的保护目标(BH-1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井)在预测时段(20年)内很难受到影响,石油类污染物在泄漏时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较小。建议在油井下游按照规范要求做好地下水污染的长期监测工作,一旦发生地下水污染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5.
在石油的勘探开发、加工以及储运过程中,由于跑、冒、滴、漏等客观原因造成油污染土壤现象,影响植物生长,降低土质,污染地下水,威胁安全供水。石油污染物进入土壤后,多种因素同时制约着污染物的生物降解。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污染将会日趋严重,相应的处理技术也会相继出现,目前,治理油污染土壤的方法主要有焚烧法、固化法,热脱附法、洗涤法、微生物法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土地受工业开发长期影响,低渗地层污染现象十分严重,低渗污染场地亟待高效快速修复。传统异位修复技术对土壤扰动强,生态环境恢复缓慢,不足以解决目前的修复困境,原位立体缝网压裂修复技术的研究刻不容缓。低渗污染场地立体修复目前面临土层裂隙扩展机理不明、现有支撑剂易在主裂缝口沉降和压裂设备碎片化等难题,受实验条件和机理研究制约,在低渗土层缝网扩展机理、多场耦合、新型支撑剂和一体化压裂装备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突破。本文重点研究低渗介质多场耦合下力学行为及提高原位压裂裂隙有效支撑的压裂装备进展和可行性,提出土体缝网起裂和扩展机理、流—固—化多场耦合模型、新型可控仿贻贝覆膜支撑剂和气液驱动压裂技术及装备等关键研究要点,指导低渗污染地层气液驱动缝网压裂增渗修复设计,提高药剂的传输效率和铺置范围,实现低渗污染场地原位立体高效修复。  相似文献   

7.
对水基钻井岩屑环境风险的研究通常主要集中在特征污染物的含量测定和标准对比,缺乏对不同井段、不同钻井液体系水基钻井岩屑细化分类后的环境风险分析。文章系统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水基钻井岩屑对土壤的环境风险,明确了主要污染物质的迁移方式和转化途径。依照土壤质量标准对不同条件下的水基钻井岩屑进行重金属、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测定分析,明确了深层、浅层钻井岩屑环境风险性的差异,同时对主要污染物溯源,分析污染物进入环境水系统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无论是重金属含量、有机污染物含量还是浸出液特征污染物含量,在深层、浅层水基钻井岩屑中均具有较大差异,从地层矿物组成来看,环境风险仅集中在深层的钻井岩屑中,挥发性有机物虽广泛存在于水基岩屑,但含量很低,而浸出液的污染指标则需重点关注。研究发现,深层、浅层水基岩屑的环境风险差异明显,采用分质分类精细化处理水基岩屑具有原理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在羊孔油田开展了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共布设23个土壤检测点位和8个地下水检测井位,采集82个土壤样品和8个地下水样品进行了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油气开采区场地土壤符合工业用地标准,场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较好,油气生产没有造成土壤污染,无须进行风险管控与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9.
石油污染土壤菌根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根际是一个能降解土壤中污染物的生物活跃区。应用茵根修复技术对某污灌区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了处理。在污染土壤中种植玉米和黄豆,通过施加不同的茵剂,采取茵剂和茵根强化修复措施,在一个生长季节后,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降解率可达53%-78%。本研究为该地区石油污染土壤的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不等厚横向双重介质复合油藏试井分析模型及数值解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更真实地反映裂缝性油气藏在钻井、完井和开采过程中的污染情况及地层本身的非均质性 ,建立了不等厚横向非均质双重介质复合油气藏试井分析有效井径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双重介质的特性和流体性质及地层厚度的变化 ,考虑了表皮效应、井筒储存效应等影响 ,采用隐式有限差分法求解数学模型 ,制作了新的典型曲线 ,分析了井筒储存系数、窜流系数和弹性储容比等参数对压力导数曲线产生的影响。该模型数值计算方法简便 ,结果稳定。一般等厚的双重介质复合油藏模型和单个有界区域的双重介质复合油藏模型是该模型的特例 ,因而此模型使用范围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11.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开发区现场调查及监测,分析了气田开发对区域内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综合国内外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气田开发区域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提出气田的开发必须实现清洁生产,实施全过程控制污染和绿化工程作为两项根本性措施,以保护区域地面水和地下水环境,提高地面绿化率,从而有效地控制气田开发区域内的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保护生态环境,使气田开发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降至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2.
微量元素V和Ni的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V和Ni是石油中的主要微量金属元素,因油藏中存在着向上运移的物质、能量及动力基础,其中的V和Ni也要向油藏上方进行垂向运移并分布在其上方的介质中。用不同方法提取分析土壤、岩屑及地层水中的V和Ni,并根据介质中V和Ni的分布特征可以了解对应地层或下伏地层的含油气性、沉积环境和油源岩质量等地球化学信息。通过在鄂尔多斯盆地镇原-泾川地区进行分析土壤总量V和Ni的实验研究,证实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指示油气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管道集输是油气输送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大多管道埋藏于地下,受土壤、地下水以及杂散电流、输送介质的腐蚀,造成管道变薄甚至泄漏,不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还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本文对油气管道腐蚀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硬脆性泥页岩水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文章在分析泥页岩水化失稳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抽象出硬脆性泥页岩的物理模型,然后依据抽象出的物理模型,考虑钻井液滤液与页岩之间可能进行的各种物理化学反应,综合各种运移驱动力对滤液各组分运移的影响,以多孔介质传导(能量与物质)、吸附与扩散(水分子和水化离子)、双电层电场与电斥力为依据,建立起泥浆滤液在裂缝性泥页岩地层中的渗透运移规律及由此产生的水化应力和造成的地层强度变化的规律,最后落脚到应力、应变张量和破坏强度准则,形成了泥页岩水化稳定性的裂缝-孔隙双重介质分析模型系统。  相似文献   

15.
以某污染场地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为原料,考察了热解吸修复温度、时间、土壤粒径等对污染土壤中超标多环芳烃热解吸效率的影响,并对各粒径土壤热解吸数据进行了一级动力学拟合,得到了反应速率常数k。实验结果表明:处理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热解吸效果越好;土壤粒径越小,土壤中的多环芳烃热解吸速率越快。对热解吸系统的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有利于节能降耗和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16.
气体介质条件下钻井技术是一项新型欠平衡钻井技术,该技术对减小钻进过程中对地层的污染、及时发现低压、低孔低渗油气层非常有效。但是,气体介质钻井时,井内没有钻井液,使得井壁垮塌现象比较严重,井身质量较差,多项测井技术的测井响应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气体介质条件下的测井资料质量变差,给储层测井评价增加了许多不确定与不利因素。而另一方面,井筒内的气体介质虽然导致测井资料质量变差,但地层不受常规钻井液侵入污染影响,为部分测井方法凸显气、水层测井响应的差异提供了有利条件。文章以川中川南过渡带区3口井资料为例,分析了气体介质条件与常规钻井液条件下的测井响应特征与差异,且进一步探讨了气体钻井条件下测井资料气水判别方法及其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自然渗流规律,提高事故的应急控制能力,利用CFD软件对甲苯在土壤中的泄漏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了发生泄漏后污染物在土壤中速度场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土壤孔隙度和含水率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甲苯在土壤中的迁移距离随泄漏时间和泄漏量的增大而增加;速度场分布规律为"轴向为主、径向为辅→径向为主、轴向为辅→轴向扩散";甲苯主要集中在土壤模型0~20 cm内,土壤孔隙度和含水率越高,污染物在土壤中轴向的迁移距离越大,扩散越快。因此,在污染物泄漏时应及时进行治理,避免随时间和泄漏量的增加使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增加而导致扩散范围增大,建议石油企业在未来油罐区的选址上应尽量选择含水率和孔隙度较低的区域,防止污染扩大化。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的不断进步过程中,我国的重工业发展迅速,同时,汽车等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在我国的接下话水平不断上升过程中石油需求越来越大,同时,我国的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日渐突出。由于我国石油企业在开采石油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污染物的处理。同时,由于油田井下作业的操作不当,产生了许多的化学等污染物,并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污染。举个例子来说,由于在井下过程中所造成的大量水污染物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导致地下水污染严重,土壤也遭受了污染,严重的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因此,加强对油田的井下环保作业非常必要,我们在本文主要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轻质非水相流体的危害、在地下水环境中迁移的复杂性以及修复技术等。通过对石油类污染赋存状态、迁移机理、修复技术进行概述,得出轻质非水相流体在地下水环境中的迁移受到包气带和含水层厚度,地层中土壤特性及有机物含量,地下水位的埋深、流向、流速等主控因素的影响。根据不同的赋存状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可使用不同的修复技术,水力截获技术、抽提技术可用于油相赋存状态污染修复,曝气技术、渗透性反应墙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可用于水相赋存状态污染修复,吹脱技术可用于气相赋存状态污染修复。  相似文献   

20.
应用试油测试成果评价曙光低潜山带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曙光低潜山带储层具有明显的双重介质特征,以小裂缝和微细裂缝为主,密度大,分布范围广,储油性能较差。文中用动态分析的方法对试油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曙光低潜山带储层具有统一的压力及温度系统,地层压力系数较高;原油物性较好,略有差异;井打开程度不完善或钻井液污染,大部分油井井简不完善。为搞清地层层序及构造内幕,寻找高产区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