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长石、石英和方解石为金精矿中具有代表性的脉石矿物,在氰化浸出过程中金会部分吸附到脉石矿物表面,从而造成金流失。本文研究了氰化条件下金在脉石表面的吸附及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当脉石投加量为15 g、接触时间为20 min时,金的吸附率达到最高,此时长石、石英和方解石对金的吸附率分别为14.80%、3.70%和2.48%。采用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双常数模型和Elovich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发现金在三种脉石表面的吸附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双常数模型(R2>0.96),表明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且较易发生。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表明,脉石表面的≡Si—O-为主要的金吸附位点。  相似文献   

2.
某金矿石中金品位1.92 g/t,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和闪锌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母、石英、黑云母、长石、高岭土等。矿石中金矿物粒度细小,大部分金矿物与硫化物密切共生,部分微细粒金矿物与脉石矿物密切共生。采用单一浮选或氰化等常规工艺处理,金回收率较低。通过采用浮选—氰化联合工艺,获得了较好的选矿技术指标:浮选闭路流程金精矿产率9.83%、金品位12.37 g/t、金回收率63.65%,浮选尾矿氰化金回收率22.09%,金总回收率85.74%。  相似文献   

3.
准确测定黄金冶炼产物氰化渣中CN-含量,对判断黄金冶炼产物氰化渣中CN-的危害性有重要意义。利用氮吹-水浴加热蒸馏提取CN-,避免了加热易燃易爆的危险,通过吸收瓶前加装串联脱硫装置吸附样品中的硫,消除了S2-对CN-测定的干扰,最终实现了离子色谱法对黄金冶炼产物氰化渣中CN-的测定。对淋洗液的种类、浓度、流速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淋洗液为0.10 mol/L氢氧化钠-0.05 mol/L醋酸钠-0.5%(体积分数)乙二胺混合液,流速为1.0 min/mL。CN-质量浓度在1~30μg/L范围内与其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3,最小检测浓度为0.15μg/L,方法检出限为2.9μg/kg,定量限为9.6μg/kg。按照实验方法测定3个不同含量水平的氰化渣样品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7%~6.5%,回收率为94%~111%。选取高、中、低含量的固体废弃物中总CN-<...  相似文献   

4.
用TF112浮选分离金红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浩 《稀有金属》1992,16(3):161-167
研究表明,十二烷基胺基双甲基膦酸(TF_(112))是金红石的良好捕收剂,六偏磷酸钠可抑制方解石、磷灰石和石英。以TF_(112)作捕收剂,六偏磷酸钠作调整剂可实现金红石与硅钙质脉石矿物的浮选分离。通过光电子能谱等研究TF_(112)与矿物表面作用机理认为:TF_(112)在金红石、方解石和磷灰石表面均发生化学吸附,其中金红石和方解石表面分别生成TF_(112)的钛盐和钙盐。在方解石和磷灰石表面还伴有物理吸附。分析矿物组成和晶体结构认为,矿物表面阳离子活性质点种类的不同和质点分布密度的差异是导致金红石与方解石、磷灰石出现可浮性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由于现有的氧化锌矿物的浮选技术不能高效回收矿石中的锌矿物.为了更好地回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研究菱锌矿、异极矿、方解石和石英在两种捕收剂溶液中的接触角变化,发现在pH为6~10的区间,两种氧化锌矿物与脉石矿物的接触角存在明显的差异,存在浮选分离的可能性.研究了磷酸酯溶液体系中,在硫化和不硫化的条件下,菱锌矿和异极矿...  相似文献   

6.
周瑶 《黄金》2023,(6):39-43
某金矿床位于坦桑尼亚太古代绿岩带中,属于脉状构造蚀变岩型矿床。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含金5.17 g/t,砷0.43%,硫2.50%,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毒砂、磁铁矿、菱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碳酸盐、绿泥石、黑云母、黏土矿物;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和石英;金矿物嵌布状态以包裹金和粒间金为主,分别为49%和47%,裂隙金较少;金矿物粒度非常细小,以微、细粒金为主,占92.5%。针对该矿石性质,进行了选矿工艺探索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重选、全泥氰化浸出和浮选等单一流程,金回收率较低;为进一步提高金浮选指标,进行了磨矿细度、捕收剂、活化剂、起泡剂等药剂制度和流程结构优化试验,确定采用浮选+尾矿浸出工艺流程。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浮选闭路流程金精矿金品位44.70 g/t,金回收率83.56%;浮选尾矿氰化金作业回收率34.41%,金总回收率89.22%。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 R—X 系列捕收剂浮选异极矿,并探讨了几种抑制剂对矿物的作用。试验表明,该系列捕收剂对异极矿和方解石有较强的捕收力,但不浮石英;在几种抑制剂中,CMC 有较好的作用。用接触角、ξ-电位和红外光谱研究表明,R-X 在异极矿表面发生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8.
青海某金矿石中含金5.2×10-6,硫1.82%,砷1.01%,锑0.73%,铁4.19%,实验室直接氰化浸出时金回收率不足50%,属于典型的含砷锑难浸金矿。为查明影响金浸出的矿物学因素,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EDS),并结合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对该难浸金矿中金的赋存状态及主要载金矿物的嵌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主要有3种,即可见自然金(明金)、硫化矿物包裹金和脉石矿物包裹金。其中,可见自然金占比较低,仅为42.87%,主要嵌布在辉锑矿、毒砂和石英等矿物颗粒间或裂隙中;硫化矿物包裹金占比为46.83%,主要以显微、次显微金或固溶体的形式赋存于毒砂、辉锑矿和黄铁矿等硫化矿物中;脉石矿物包裹金占比为10.3%,主要以显微、次显微金或微细粒包裹体的形式赋存于石英、长石和方解石等脉石矿物中或矿物颗粒间。由此可知,自然金占比低、硫化矿物包裹金和脉石矿物包裹金含量高是造成氰化浸出时金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为该金矿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某氰化尾渣中金的浮选回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东琴 《有色矿冶》2009,25(1):15-17
某氰化尾渣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有极少量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铜矿,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该尾渣中主要可回收元素为金,金主要赋存于黄铁矿等硫化物中,因其与硫化物关系密切,采用浮选法对其进行富集。经浮选条件试验及开、闭路试验研究,获得了不磨浮选金精矿品位25.01g/t,金回收率46.35%;再磨浮选金精矿品位47.50g/t,金回收率57.65%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氰化尾渣中通常含有铜、铅、锌等有用金属,具有回收价值.以山东某金矿氰化尾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多元素分析、物相分析、粒度分析、矿物组成分析、单体解离度分析对氰化尾渣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氰化尾渣粒度微细,-0.038 mm粒级占91.23%,铅、铜、锌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根据...  相似文献   

11.
格衣乍氧化矿,原矿含铜0.81%,氧化率61.04%,结合率41.65%。铜矿物以孔雀石、辉铜矿、斑铜矿为主,其它有硅孔雀石,假孔雀石,黄铜矿、铜兰,硫化铜矿嵌布粒度一般小于-10微米。脉石矿物以石英、长石、粘土、方解石、褐铁矿等。部份脉石矿物含铜0.46~2.77%,呈极细的矿物状态和吸附状态产出。大量试验结果表明,格衣乍为难选氧化铜矿。采用目前常用药剂,磨矿细度70%  相似文献   

12.
乳山金矿多年来一直采用重选、浮选和氰化联合的选金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氰化浸出率低,污水处理成本高.1998年5月,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边磨边浸技术,对氰化工艺进行了技术改造,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合金多金属硫化矿矿床,以含金多金属黄铁矿为主,主要金银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筛金银矿、端银矿.硫化矿主要有黄铁矿(占矿物总量的49.66%)、黄铜矿(占矿物总量的1.62%)、方铅矿、闪锌矿,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占矿物总量的45.95%).矿石中可回收的有价成分有金、银、铜、硫.矿石…  相似文献   

13.
河南某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石中主要回收元素为金,主要为自然金和金银矿且多包裹在脉石矿物中,裂隙金和粒间金分布较少。回收难度较大,对矿样进行了重选、氰化浸出及浸渣浮选试验,获得重选作业金回收率4.75%;氰化浸出作业金回收率51.00%;浸渣浮选作业金回收率为86.78%,金精矿含金40.85 g/t,金矿石的选矿总回收率为93.83%的较好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14.
抛刀岭金矿是典型的含砷难处理金矿,针对其金精矿,结合矿石特性,考察了细菌氧化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含金 20.30 g/t、含砷3.39%、含硫29.8%及含铁4.10%的抛刀岭金精矿,直接氰化浸出金的浸出率仅为30%。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和雄黄;脉石矿物有长石、方解石、石英和绢云母等,属于难浸金矿石。该金精矿经HQ0211菌氧化预处理8 d后,脱砷率达到46.25%,细菌氧化渣金含量达32.1 g/t,失重率为42.53%。细菌氧化渣在通气情况下进行氰化提金,NaCN浓度为0.1%、pH值为10.5~11,48 h后氰化结束,氰化渣质量由原来的300 g减少为290 g,渣率为96.67%,氰化渣中金含量从32.1 g/t降低至2.7 g/t,金的浸出率达到91.59%,氰化过程中NaCN消耗量为13.53 kg/t。HQ0211菌氧化预处理氰化提金效果显著,为该矿处理工艺提供了可靠数据,并为此类矿石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钨业》2016,(1):52-57
白钨矿与萤石、方解石等含钙矿物表面性质相似,可浮性相近,在浮选体系中难以实现白钨矿与它们的高效分离和有效回收,因此在研究白钨选矿浮选捕收剂的同时,开展对含钙脉石矿物高效分离抑制剂的研究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白钨矿与含钙脉石矿物分离抑制剂的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多种无机抑制剂和有机抑制剂的抑制机理和应用,并结合当前白钨矿与含钙矿物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认为开发对含钙矿物具有高效抑制性能的药剂引入特性基团增强抑制剂的亲水性,能达到提高其选择性的目的,最后探讨了抑制剂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CO2+O2地浸采铀应用过程中,浸矿剂不仅与载铀物质发生反应,亦与脉石矿物发生反应。为探索砂岩型铀矿主要脉石矿物与浸矿剂的相互作用,在中性条件下(pH分别为6.20、6.40、6.60、6.80和7.00)对脉石单矿物及天然铀矿石进行高压釜静态浸出试验,对比浸出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变化和反应后渣样的形貌变化特征。发现:1)方解石溶解可产生HCO3-和Ca2+,HCO3-升高能加速铀浸出,而Ca2+浓度升高会增加石膏和方解石沉淀风险;2)黄铁矿与浸矿剂反应易产生H+,阻碍CO2与水反应生成HCO3-,不利于铀浸出,但当黄铁矿与方解石同时存在,黄铁矿同浸矿剂相互作用会加速方解石的溶解,故对富方解石的矿石来说,黄铁矿的存在有利于铀的浸出;3)钾长石溶解可形成黏土矿物,对溶出的铀酰离子有一定的吸附性;此外,黏土颗粒细小,在地浸工业应用过程中增加黏土物理堵塞的风险;4)高岭石在浸出过程中会释放其所吸附的其他离子,同时吸附铀酰。渣样矿物学分析结果显示,各种矿物在浸出过程中均发生差异性溶解,其中方解石溶解最明显,表面逐步被侵蚀粗糙,钾长石表面溶蚀微弱;黄铁矿表面随着浸矿剂的作用逐步覆盖一层铁氧化物或者铁的氢氧化物;高岭石的微观形貌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艾砂磨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少、操作方便、维修简捷.江西宜春某锂云母选别原料为钽铌矿尾渣,该锂云母矿石大多属于细粒嵌布型,通常与石英、长石等脉石矿物连生或共生且易产生泥化影响后续浮选,为此开展了以新型细磨设备艾砂磨机代替球磨机进行锂云母磨矿来提升选别指标的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艾砂磨作为开路磨矿设备,磨...  相似文献   

18.
锂辉石赋存的伟晶岩矿床因风化蚀变作用,矿石易于泥化,而细泥因表面积大、表面能高、吸附特性强烈,易吸附罩盖于矿物表面,降低矿物可浮性及矿物间表面性质差异,致使锂辉石与脉石矿物难以高效分离.为提高锂辉石-脉石-细泥多元体系中矿物浮选分离效果,通过浮选试验、浊度分析、扫描电镜分析、Zeta电位分析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相似文献   

19.
我矿为海相沉积原生碳酸锰矿床,其结构系隐晶质细粒结构,一般呈致密块状、条带状和碎裂状构造。矿石的物质组成有菱锰矿、锰方解石及含锰方解石。脉石矿物有石英—玉髓、铁白云石—白云石、方解石、高岭土、碳质粘土类及黄铁矿等。菱锰矿和钙菱锰矿多呈假鲕粒状嵌布于矿石之中,粒度多在0.004—0.0132毫米。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粒度小者为0.004—0.012毫米。中  相似文献   

20.
4R-10对菱锌矿、硫酸铅、方解石、石英都有捕收能力,用其从方解石或石英中浮选菱锌矿或硫酸铅都不易得到好结果:6R-X系列药剂对硫酸铅有较好的捕收性能,但对菱锌矿、方解石和石英捕收能力都很弱,用6R-8为捕收剂,从石英或方解石中浮选分离硫酸铅得到较好结果,并用测定ζ-电位方法研究了6R-8浮选硫酸铅的作用机理,认为是6R-8在疏酸铅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