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明青花民窑窑口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明民窑青花瓷生产以景德镇为主流,但也不乏各地其他青花窑场,给晚明青花瓷鉴定带来断窑口的问题.本文试从胎釉及青花发色和纹饰等方面简要比较景德镇窑与其他诸窑之差别,以期对晚明民窑青花瓷窑口的断定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陶瓷是中华民族的秀丽瑰宝,中国瓷器的烧制始于东汉,到现在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青花瓷作为陶瓷中的一个特殊品种,无疑是中国陶瓷中的一朵奇葩。青花瓷自唐代产生以来,基本上是沿着官窑和民窑两个体系发展的。唐宋时期的青花瓷发展较缓慢,一直处于萌芽状态,自元代开始,民窑青花和官窑青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元、明、清三代民窑青花的发展历程,将元、明、清三代民窑青花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生长期、繁荣期和高峰期,并对这三个时期民窑青花的发展分别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历史悠久的民窑青花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山水纹饰独树一帜。青花山水纹饰从元代开始出现,经过明朝的继承发展和开拓创新,最终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传统陶瓷艺术结合在一起,使得明代民窑青花瓷山水纹饰有别于其它瓷器的根本属性。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明代民窑青花瓷山水纹饰的审美思想,对明代民窑青花瓷山水纹饰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使得明代民窑青花瓷山水纹饰体现出人与自然的统一,以及情与理的交融。从明代民窑青花瓷山水纹饰艺术的审美研究中,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4.
以明中期民窑青花瓷中的一类特殊品种—饰"弧形点彩"青花瓷为研究对象,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方法,探讨了其青花料的组成特征、原料来源,重点分析了有别于普通彩绘处的"弧形点彩"表面晶斑的组成、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明中期民窑青花组成具有"高锰低铁"的特征,所用原料应为国产钴土矿;表面晶斑的主晶相为锰尖晶石;该装饰方法是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晚明是中国文化艺术重要的变革转折期,景德镇陶瓷艺术也不例外。晚明景德镇民窑瓷业以青花瓷为主导,其艺术风格发生非常显著的变化,表现出与前大不相同的艺术风格。影响晚明景德镇民窑青花瓷艺术风格发生大转变的因素很多,而徽商的巨大影响则显然处于其中最核心的地位,几乎所有的影响因素最终都可以归结到徽商身上。因此,对徽商与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生产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民窑青花瓷文化艺术成就卓越,景德镇民窑青花瓷更是中国陶瓷文化的璀璨明星。民窑陶瓷表面粗糙,质地不够细腻,但功能结构合理,形体比例恰当,艺术风格独特。民窑青花装饰最大的艺术特征是追求洒脱自由,并注重人与自然的结合,这正是其平民性的生动具体表现,也是其区别于官窑青花的最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7.
明代初期青花缠枝莲纹饰艺术是最具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一颗璀璨明珠,其独特的文化个性以其特殊的方式不断延伸着明初社会进步的足迹,传承着百姓智慧和文化意蕴。以注重心性长于伦理,强调天人合一、中和之美作为自己基本特征的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缠枝莲纹饰艺术审美文化,无疑能为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缠枝莲纹饰艺术创作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启迪,寻找到更多的时代精神和文化经典元素。明代初期洪武、永乐、宣德民窑青花瓷器缠枝莲的纹饰审美特点、艺术风格及文化寓意已成为陶瓷文化艺术审美的主流。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瓷缠枝莲纹饰艺术审美并非只是简单的还原活动,审美活动在使美得以实现和完成的过程中充满着主体创造精神,通过"写意"描绘物象外形以求表现物象内在"神韵"的生动性,境与世界的自然之美是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缠枝莲纹饰美学的最高追求和核心内容,享受大乐天地和谐之美是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瓷缠枝莲纹饰美学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8.
《陶雅》称:“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之浓美者亦可以独步于本朝也。”康熙青花是继元青花、明永乐、宣德青花、明成化青花之后的青花瓷又一发展巅峰时期。  相似文献   

9.
明代后期的民窑青花婴戏纹体现出了人们期盼美好生活的愿望,儿童吉祥、多福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寓意,推动了明代后期民窑青花婴戏纹饰题材审美的创作。明代嘉靖、万历、天启、崇祯时期的民窑青花婴戏纹民俗内涵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传统哲学思想都对婴戏纹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仁"的伦理思想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佛教莲花化生童子的信仰以及道家"复归于婴儿"的自然审美观,构成了明代民窑青花瓷婴戏纹饰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性格对于明代后期民窑青花婴戏纹饰艺术表现有着巨大以致不可估量的影响。明代后期民窑青花婴戏纹包含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同时也表现出超越时代的价值,这也正是明代民窑青花婴戏纹饰文化艺术不断创新与传承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
景德镇瓷业真正迈向历史高峰应始于明代。明代是景德镇民窑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景德镇陶瓷作为商品大量远销国外的时期。这一时期,青花瓷成为明代景德镇民窑陶瓷生产的主流,可以说青花瓷印证了明代景德镇民窑发展的痕迹。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代,然而唐青花并不是唐代陶瓷装饰的主流,在扬州唐城出土的青花瓷片上,青花主体及装饰多为植物纹,如花草相缠的蔓草纹、宝相花,团形花等,只有少量动物纹、青花色调虽鲜艳,并有晕散现象,但色调浓处有黑色小斑点、胎釉灰、釉质多气孔,加之唐代尚豪华、器丰满、色华丽,多采用釉色装饰,这使  相似文献   

11.
《陶瓷工程》2009,(5):71-71
明代景德镇青花工艺极度成熟.衍生出一些新的品种,如色地青花、青花加彩等。青花加彩主要集中于官窑,永乐、宣德的青花红彩、成化的斗彩和嘉靖、万历的五彩都是明官窑的成功作品,明代青花加彩瓷对清代乃至日本等国的青花瓷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辉  任丛 《景德镇陶瓷》2012,(4):160-161
青花创烧于唐代,成熟于元代中朝,明、清两代得到全面的进展。青花瓷以单一的青色表达手法,但它却像水墨画一样变化万千,意趣无穷。如宣德青花的深蓝色,凝重艳丽;成化、正德青花的淡蓝色,清雅秀丽;嘉靖、万历青花的浓蓝色,浑厚浓艳;康熙青花的鲜蓝色,漂翠鲜明,艳而不俗。成化时发明了“分水”装饰手法。  相似文献   

13.
麒麟文化作为人们美好追求与愿望的象征经久不衰,成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审美的重要载体。中国是一个道德崇拜的民族,道德在民俗文化方面常体现为麒麟文化。明代民窑青花瓷麒麟纹饰文化本质为道德崇拜的产物,麒麟是一种仁兽,是儒家厚德与礼乐文化的象征。明代民窑青花麒麟纹饰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审美境界,青花麒麟纹饰艺术有着中国哲学思想和美学的深刻印记。明代民窑青花瓷麒麟纹饰作为传统文化中经典审美纹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审美精神,麒麟纹饰艺术的刻画离不开结构形式的律动感和生命感的表现,通过瞬间传神的自然形态来表现麒麟旺盛的生命力。明代青花瓷麒麟纹饰艺术特征具有典雅清新的东方神韵之美,青花麒麟纹饰艺术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诠释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精神,具有较强的民族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赵明景 《陶瓷研究》1998,13(4):45-46
明代是我国青花瓷生产的高峰时期。明代民窑青花瓷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这就更进一步促进了青花瓷画艺术的发展。如果说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遗产中的瑰宝,那么景德镇民窑青花则是这瑰宝中的一颗灿烂明珠。以其独特的风格蜚声于陶瓷艺术之林。近年,笔者在临摹景德...  相似文献   

15.
景德镇民窑青花装饰,从工艺材料、装饰载体、布局、装饰题材、装饰技法、表现手法、装饰内在意蕴等多个方面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深入分析与探究景德镇民窑青花装饰,对我们进行现代青花瓷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各地传世民窑产品创新作为区域文化再造与推广的重要形式载体,已成为地方政府文化软实力打造与输出的新方向。纵观近年民窑复兴热潮,各地民窑在创新产品应对现代消费场景的设计过程中多有文化基因弱化、装饰同质化的现象,后果是产品偏离本土文化内核而损伤民窑特色。以江西临江窑青花瓷为例,探索青花瓷纹饰“象与意”的创造路径并指导现代技艺创新是具有现实价值的。通过对临江窑青花瓷纹饰的“物象设计”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进行挖掘,提出两项“物象”摄取创新路径,两项“情感”表达方法,以期为临江窑青花瓷制瓷纹饰创新提供参考方向,为民窑现代产品文化基因传承与创新再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邹丽华 《陶瓷研究》2005,20(1):18-20
民窑青花瓷的发展是在市井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其文化内涵和消费对象都是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社会意识形态和阶层的,本文剖析了市井文化的民窑青花瓷的典型风格,阐述了民窑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18.
青花瓷发展到了明代,已经成为当时景德镇陶瓷的主流产品,明代景薷镇官窑和民窑的青花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尽管由于历史偏见,民窑不曾被载入史册,但是作为商品它广泛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中,它的产量之大是官窑瓷器所不能及的。民窑青花的纹饰及风格突破了官窑规范化的束缚,画面简练豪放、青翠滋润,所绘花鸟草虫、山水人物小品,皆构图简洁,寥寥数笔,简朴清新,生趣盎然,令人望之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19.
高士图自元始绘于瓷器上,至明成化年间已取得辉煌成就,传递着时代精神与审美风尚。本文以现存成化青花高士图纹饰史料文献以及出土实物为基础,结合传统隐士文化,总结出成化年间青花高士纹饰有着传统绘画构图、古法线条以及随形赋色的风格特征,并从传统色彩观的传承、青料的改变以及文人绘画的角度探讨其风格成因。  相似文献   

20.
民窑青花瓷的发展是在市井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其文化内涵和消费对象都是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社会意识形态和阶层的。本文剖析了市井文化的特征及民窑青花瓷的典型风格,阐述了民窑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