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氨或铵盐对双峰孔分布的硅胶孔结构进行改变,获得双峰孔分布的大孔硅胶产品。考察氨或铵盐的加入与否、添加量、添加时段及添加氨或铵盐时的反应温度对双峰孔分布硅胶的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初期添加氨或铵盐,与无机酸形成的酸式盐/无机酸摩尔比为3∶1,反应温度为30℃,可获得孔容1.65cm3/g,孔径20.00nm,比表面积340m2/g的双峰孔分布的大孔硅胶产品。  相似文献   

2.
以CaCO_3为模板、蔗糖为碳源,制备出具有多级孔结构的碳材料,并采用XRD、FTIR、N_2吸附-脱附、SEM等方法对碳材料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多级孔碳材料为无定形结构,包含大量的羟基和其他官能团;材料为多级孔结构,微孔、介孔和大孔相互贯通。实验结果表明,多级孔碳材料的各种孔参数随着CaCO_3用量呈规律性变化,推测在多级孔的形成过程中,CaCO_3模板与蔗糖作用形成三种模板形态,这是形成多级孔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刘蕾  马天翼  袁忠勇 《石油化工》2011,40(3):237-246
介绍了具有分级结构的大孔-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双模板法、单一表面活性剂/无模板剂一步合成法和生物模板法)及其实际应用。分级结构的介孔-大孔材料具有内部相互连通的孔道结构,与具有单一孔径的材料相比,分级孔结构的材料不但更有利于反应物分子的扩散,还能保持大比表面积和一定的孔道尺寸,因此在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分离、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太阳能转化利用、电化学催化及药物的传输和缓释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双峰聚乙烯制备方法,包括:熔融掺混法、串连反应釜法、使用双金属催化剂或混合催化剂的单反应器法。重点对串连反应釜法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茂金属催化剂、传统Ziegler-Natta催化剂、铬系催化剂、铁系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双峰聚乙烯制备方法,包括:熔融掺混法、串连反应釜法、使用双金属催化剂或混合催化剂的单反应器法。重点对串连反应釜法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茂金属催化剂、传统Ziegler-Natta催化剂、铬系催化剂、铁系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等。  相似文献   

6.
介孔纳米二氧化硅由于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介孔纳米二氧化硅常见的制备方法(模板法)及在吸附、催化、环境、医学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La-Co-Ce-O中孔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其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机络合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原子比的La-Co-Ce-O复合氧化物,该氧化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均匀的中孔分布.对CO氧化具有很高的活性,n(La+Co)/n(La+Co+Ce)为0.5的氧化物对CO的氧化活性最高.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采用的制备方法有利于在较低温度下形成对CO氧化具有很好活性的钙钛矿型LaCoO3相.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大孔硅酸铝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凝胶pH值、反应物浓度、缩水、干燥、焙烧等工序对凝胶孔结构的影响,以及加入孔调节剂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以NaOH为碱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骨架保护剂,通过碱抽提方法制备新型介孔ZSM-5分子筛,并考察其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碱抽提方法制备的介孔ZSM-5分子筛,新型介孔ZSM-5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以及结晶度显著提高;与ZSM-5分子筛和传统碱抽提方法制备介孔ZSM-5分子筛相比,新型介孔ZSM-5分子筛的微反活性分别提高19百分点和13百分点,裂化产物汽油产率分别增加18.8百分点和12.6百分点,汽油组分辛烷值分别增加1.9和1.4个单位。  相似文献   

10.
国产SLC-B(L)催化剂在双峰聚乙烯管材料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开发的SLC-B(L)催化剂应用于规模为250kt/a的"北星双峰"(Borstar)工艺的聚乙烯(PE)装置,生产的双峰PE管材料的性能指标达到现行企业质量标准的优等品标准。SLC-B(L)催化剂与同类进口催化剂的动力学行为有所不同。SLC-B(L)催化剂的小试聚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同类进口催化剂相比,SLC-B(L)催化剂的初始活性较高、氢调敏感性稍差、堆密度较大、小试产品中细粉含量较低。SLC-B(L)催化剂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SLC-B(L)催化剂的活性比进口催化剂高近20%,氢调敏感性较进口催化剂略差,生产的双峰PE管材料粉料的平均粒径略小且细粉含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1.
介孔材料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佳  杨启华 《石油化工》2014,43(4):357-363
评述了介孔材料固定化酶的研究新进展,重点分析了酶分子被固载到介孔材料的纳米孔中后,载体孔径尺寸和纳米孔微环境对固定化酶催化活性及其稳定性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以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为例,对介孔材料固定化酶在生物柴油制备、生物质转化、手性药物及精细化学品合成、生物燃料电池及生物传感器制备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郭薇  骆广生  王玉军 《石油化工》2004,33(6):580-584
介绍了嵌段聚合物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常用的嵌段聚合物种类,及其作为模板剂合成中孔材料和具有不同宏观形态的纳米级多孔器件的应用。分析了多相体系合成中孔材料的制备条件、反应过程对材料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并与MCM-41类中孔材料进行了比较,突出了嵌段聚合物作为超大中孔模板的优势。对嵌段聚合物多相体系的聚合及相行为进行了介绍,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近年来采用介孔材料制备定向碳纳米管的研究进展,包括介孔材料的合成及介孔材料在制备定向碳纳米管方面的应用。重点介绍了采用合成介孔材料的模板剂石墨化及介孔材料作为载体制备定向碳纳米管的方法,探讨了模板剂种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定向碳纳米管生长的影响和定向碳纳米管生长的介孔限制机理,并提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石墨烯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电化学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对不同制备工艺所用原料、产品的形貌结构和尺寸等进行了对比,并展望了石墨烯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二次电池等方面的应用前景。指出如何利用廉价原料,简单工艺实现高品质石墨烯产品生产,并针对不同的电化学储能器件,充分发挥石墨烯特有的结构优势是今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一种用于制备双峰聚乙烯的催化剂,包括以下组分:(1)由镁化合物负载的两种后过渡金属配合物前体,其结构由通式Ⅰ和Ⅱ所示(略);(2)助催化剂烷基铝化合物,可以在单反应器中制备理想双峰聚乙烯,聚合活性高,聚合物颗粒形态好,树脂具有一定的枝化度,枝化分子链主要集中在高分子量部分,低分子量部分主要是线型分子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后铝化合成方法制备了Al/BMMs双模型介孔分子筛催化剂;采用XRD、BET、FT-IR、TG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且考察了不同硅/铝摩尔比的催化剂在异丙苯催化裂化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反应后Al/BMMs催化剂仍然保持了双介孔结构;同时随着Al含量的增加,异丙苯的转化率增加,当n(Si)/n(Al)=20时,转化率达到最大(约54%)。  相似文献   

17.
《石油化工》2015,44(9):1077
以三嵌段聚合物P123为模板剂,制备了具有有序中孔孔道结构、大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有序中孔氧化铝材料,并用于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制备。采用N2吸附-脱附、压汞法、XRD、TEM和FTIR等方法对中孔氧化铝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的重油催化裂化性能。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备的有序中孔氧化铝材料可显著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改善催化剂的孔分布,提高催化剂表面酸中心的可接近性。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催化裂化催化剂,采用有序中孔氧化铝材料制备的催化剂的重油催化裂化性能显著改善,在反应温度500℃、重时空速15 h-1、剂油质量比4∶1的条件下,重油转化率和汽油收率分别增加了2.32和2.77百分点,重油和焦炭收率则分别下降了2.56和1.37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以异丙醇铝为铝源,氧乙烯-氧丙烯-氧乙烯三元嵌段共聚物(P 123)为模板剂,采用溶剂蒸发诱导组装法合成了大比表面积、大孔体积的有序介孔氧化铝(OMA);进一步通过环己烷溶剂高温后处理,制备了具有高水热稳定性的有序介孔氧化铝(HS-OMA)。以二者为基础,分别制备了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结果表明:经800℃,100%水蒸气处理10 h后,所制备的HS-OMA有序介孔结构未遭破坏;以HS-OMA为基质,所制备的催化剂重油催化裂化性能优于传统催化剂和以OMA为基质者;与传统催化剂相比,采用以HS-OMA为基质的催化剂,产物焦炭、干气、液化气和油浆收率依次降低0.66,0.19,1.65,1.12个百分点,而汽油和总液体收率则分别提高了3.46,2.0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硅溶胶(Silica Sols,Colloidal Si-lica)为胶体大小的无定形SiO_2粒子在水中的稳定分散体系。它的问世可以追溯到本世纪二十年代,但由于SiO_2浓度低,稳定性差而无工业实用价值。1941年Bira报道了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得高浓度稳定的硅溶胶的专利,并很快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此后硅溶胶的制备工艺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应用领域也逐渐扩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