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南水北调工程是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但会影响其沿线的生态环境。以长江流域中最大的支流水系汉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技术探讨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端对汉江流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水北调工程会对汉江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需在工程实施之后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实行统一的水资源保护政策,加强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南水北调工程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成通水,改变了北京城市供水格局,给北京带来了巨大的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就是其中重要一环。分析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生态环境效益的组成,科学地计算和评估生态效益,对于未来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效益的发挥、工程的运行管理、首都水务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大宁调蓄水库是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之一,经计算,大宁调蓄水库蓄水后生态环境总效益为34176.29万元。计算方法也可为类似工程生态环境效益的估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实施后能够为受水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用物质量与价值量来表征,提出了南水北调水能够为受水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带来的物质量与价值量的评估方法,并据此计算出了其生态环境效益总价值量。研究结果可为评价南水北调工程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综合效益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于我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水资源的解决起到了战略性作用。依据资料显示还有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流域区生态环境发展的状况,发现在水源流域区生态环境发展现有的基本问题就是水土的缺失和水质的污染,并且找到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在找到原因后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流域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长江流域中最大的支流水系汉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数据,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流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汉江流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故此应在工程实施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调查资料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流域区生态环境发展的现状,指出水源流域区生态环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并分析了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流域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水源地,调水水质和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淹没涉及移民较多,移民安置工程环境保护工作显得尤其重要。现对移民安置工程中水环境、生态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和人群健康进行了影响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对生态环境需水可靠性分析所涉及的诸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后,以已有的南水北调西线 一期工程引水枢纽下游河道内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成果为基础,构建了调水枢纽下游河道 内最小生态环境需水可靠性分析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法对有关最小生态环境需水的可靠性进行了 定量描述。结果表明: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从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安全的角度 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调查资料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发展的现状,指出水源区生态环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并分析了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政策法规、生态、经济和环境监测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改善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重大供水工程。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总体规划,笔者结合近年参与该工程前期工作的实际,对南水北调东线聊城段工程提出几点认识,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1.
白洋淀作为华北最大的淡水湖,最近几十年连续出现干淀现象及大量污水进入白洋淀,白洋淀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分析了利用南水北调初期富余水量向白洋淀进行生态补水的可能性,并进行了输水线路的方案比选,提出了由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蒲阳河退水闸向白洋淀输水的最优线路。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自通水以来,在城市生态补水、地下水压采、水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生态效益。本文立足于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针对目前南水北调生态效益实际发挥情况,分析了受水城市在发挥生态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探索了生态效益发挥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从整体上改善了江苏的水环境。由于工程90%利用的是现有的河道和湖泊,水环境存在着许多问题。就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水环境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设“南水北调清水廊道”工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了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措施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根据可持续发展观与循环经济理念,从能源节约、水资源良性循环、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角度出发,提出了综合反应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建立的模型与指标体系对天津市的污水回用措施、海水淡化措施与南水北调措施做了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污水回用措施的综合效益高于南水北调措施和海水淡化措施,南水北调措施的综合效益又高于海水淡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关键技术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谈英武 《人民黄河》2002,24(7):32-3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可调水量,工程方案和受水区供水,是三个主要工作内容,也是三个关键技术问题,确定可调水量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坚持水中持续利用的原则,优先考虑调水区远景年的实际需水量,剩余的水量再考虑外调,第一期工程方案的关键就是如何开凿深埋长隧洞,掘进机的采用使得这一问题得到解决,供水对象优先考虑生态用水,然后是城镇用水和工业用水,最后是农业用水,可调水量分析和供水对象,供水范围分析,都融入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内容,这说明生态环境建设在西线调水中占据着得要地位,也表明研究调水工程在观念和思路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市为例,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产生的实际生态效益进行定量评估。确立南水北调已建工程生态 效益评估方法,分析北京市南水北调供水对生态效益的贡献比例,围绕林地、城市绿地、湿地、压采地下水和水域 生态效益 5 个方面,计算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为北京市带来的生态效益价值。结果表明: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 的 4 年间(2015—2018 年),北京市新增的林地、绿地、湿地、水域生态效益和补充地下水生态效益累计为 181.88 亿元,其中由中线一期工程供水累计新增的生态效益价值达到 67.31 亿元。进一步分析可知,在中线一期工程供 水产生的生态效益中:新增水域的生态效益最大,占比为 55.00%;压采地下水生态效益次之,占比为 34.85%;新增 林地和绿地生态效益占比分别为 6.91% 和 3.24%。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市及其他南水北调受水区的生态用水、生态 环境修复与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政策及措施的制定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未来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会置换出一部分黄河水量,这部分水量在流域上中游的再分配将会对整个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根据黄河流域上中游各省(区)实际情况,在保证经济社会用水和必要的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决策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不同水平年、不同调水规模情况下,黄河可置换水量在流域上中游的再分配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科技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涉及多流域、多水源、多地区、多部门、多用户和多目标的非常复杂的水资源配置工程,不仅有一般的工程技术问题,还涉及政治、社会、经济、环境、人和法律等多个领域和学科。自50年代以来,南水北调工作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勘察、调研和可行性研究,有些问题已有明确的结论,有些还需继续研究攻关,其中主要包括需水量预测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可调水量确定的规范标准、关键工程技术问题、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法律法规、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以及调水工程的经济评价等。  相似文献   

19.
穿黄隧洞是即浆实施的南水北调东线输水线路上的关键工程,1986年4月-1988年1月,在设计洞线上成功开挖了一条勘探试验洞,施工中采用超前预注浆形成阻水帷幕,然后在帷幕内开挖成洞。由于长期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1999年8月底探洞水泵房北侧岩壁突然涌水,为确保黄河北大堤安全,同时考虑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即将实施,按大洞设计断面在探洞四周进行了灌浆加固处理。形成了穿黄隧洞的阻水帷幕,为今后隧洞的开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