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30多口井的详细岩心观察以及500多口井的单井沉积相、剖面相、平面相的分析研究,认为马岭油田延9时期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相、湖泊相及沼泽相,并对延9油组各小层微相平面分布特征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定边罗庞塬地区广泛发育面积较小的延安组油藏,相控特征明显,该区延安组油层组是油田开发的主力层系,其中延9油藏分布面积较大,投产井数少,投产初期产量高,是该区主力产层之一,但是前人尚未对延9油层组沉积微相进行深入研究,严重制约了油藏中后期开发调整策略的制定。因此,在综合应用岩心、测井数据的基础上,对该区岩心的岩性、颜色及沉积构造等沉积相标志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罗庞塬地区延9油层组属于三角洲沉积环境下的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沉积微相类型为分流河道、天然堤和河漫滩。分流河道微相是油气储存的优势储集相带,砂体在平面上呈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展布,延9砂厚介于0~16.2m,平均6.3m。从延9砂厚平面展布来看,砂体展布方向受沉积微相平面控制。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沉积学为理论指导,充分以研究区岩石颜色、沉积构造、结构特征、测井资料以及区域地质资料为主,来对延9进行详细的沉积微相研究,研究表明,本区延9为曲流河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河道、天然提、河漫滩微相,其中河道是研究区主要沉积相带。本研究为绥靖油田席麻湾-白于山地区延9层的进一步勘探和开发提供了地质线索。  相似文献   

4.
《石油化工应用》2016,(8):84-88
绥靖油田新14区延9_1段是重要的油层段和勘探部位,通过对其沉积相和砂体展布进行研究可以预测有利储层分布。经过岩心、测井、沉积构造及露头资料对研究区延9_1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认为新14地区延9_1属于一套曲流河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河道微相、河道侧缘微相、泛滥平原微相,其中河道微相和河道侧缘微相是作为延9_1储集层的骨架砂体。延9_1河道砂体在平面和纵向上分布连续,发育稳定。综合分析认为:河道微相的带状砂体以及部分河道侧缘微相砂体是主要的油气聚集场所,也是后期勘探开发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华池油田华152井区长33砂组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对华池油田华152井区10口井岩心的观察和对200多口井单井沉积相、剖面相、平面相的分析研究,查明该区长33砂组为一套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可见到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两个亚相,从中还识别出了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和前三角洲泥等5个微相。  相似文献   

6.
史家湾-堡子湾地区发育岩性-构造油藏,相控砂体特征明显,该区延安组延9油层组是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层系,但前人尚未对延9油层组沉积微相进行深入研究,严重制约了后期开发策略的制定.文中综合运用大量岩心、测井数据,对研究区岩心的颜色、岩性、沉积构造及古生物化石等沉积相标志进行研究,认为研究区延9油层组属于三角洲沉积环境下的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发育的微相类型主要有分流河道、天然堤、分流间洼地和沼泽.优势油气储集相带为分流河道,砂体平面上呈北西—南东向条带状展布,平均厚度5.8m,宽0.5~3.0 km,局部多期河道叠加,厚度大于15m.砂泥岩平面上相间、垂向上互层的结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华池油田华152井区10口井岩心的观察和对200多口井单井沉积相、剖面相、平面相的分析研究,查明该区长3↑3砂组为一套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可见到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两个亚相,从中还识别出了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和前三角洲泥等5个微相。  相似文献   

8.
地层对比划分是石油地质研究的重要基础,而沉积相研究则有利于揭示油气的形成和油藏赋存规律。通过利用延安组煤层和炭质泥岩标志层、古剥蚀面、区域性洪泛事件标志以及沉积相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林镇地区延9油层组进行精细地层对比与划分,自下而上划分为延93、延92、延91共3个小层,并分析延9油层组的分布特征。研究认为林镇地区延9油层组为河流相沉积,主要发育河道、河漫滩、心滩及边滩等微相,其中延93油层组为辫状河流沉积,部分河道形态呈现一定的准“曲流化”,普遍出现漫滩沼泽微相,心滩的砂体自延10期以来最为发育;延92油层组为辫状曲流河沉积,漫滩沼泽微相和边滩微相较为发育;延91油层组为网状河流沉积,漫滩沼泽微相是最主要的沉积微相单元,研究区绝大部分地区均有厚层的含炭质泥岩以及煤层的分布,边滩的分布规模和发育厚度相对减弱。同时根据地层对比、沉积相研究以及油藏剖面分析发现研究区延9油藏的圈闭类型最主要为构造-岩性圈闭油藏,少量为构造圈闭油藏和岩性圈闭油藏。  相似文献   

9.
在对蜀南长垣坝地区嘉陵江组12口井岩心精细描述、大量的岩石薄片和储层物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区嘉陵江组沉积相划分方案:9个亚相28个微相类型。采用优势相原则研究了不同时期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在平面上颗粒滩成透镜状不连续分布,主要发育于嘉四-嘉三和嘉二-嘉一段;云坪呈条带状分布,在嘉二段和嘉四段比较发育;结合岩心孔渗关系分析,得出颗粒滩、云坪、云质局限泻湖等是储层发育的有利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10.
《石油化工应用》2016,(8):93-98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绥靖油田A14区侏罗系延安组延9_1油层组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结合岩心、测井以及分析化验资料,从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孔隙类型和储层平面非均质性3个方面系统研究了该区的储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延9_1储层主要发育中-细、细粒石英砂岩、长石砂岩,颜色多以褐灰色、浅灰色为主,填隙物含量较少,大部分为高岭石。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粒内溶孔。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5%~20%,渗透率多集中在10×10~(-3)μm~2~100×10~(-3)μm~2范围内,属于中孔-低渗储层。储层平面非均质性整体上表现出了延9_1~1到延9_1~3变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