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问卷调查对陕西省8所高校的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意识、动机、内容等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从而了解了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以期引导大学生积极、自觉、合理地进行课余体育锻炼,同时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及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落实江苏高校体育改革,更好地促进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对常州市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意识淡薄,体育习惯尚未形成,文化任务重、体育场地器材缺乏等因素是制约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对江苏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自主锻炼行为的调查分析显示:大学生总体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比较高,但认知水平和行为意识都存在认识脱离实践的现象;70%以上的大学生每周自主锻炼3次以下,每次锻炼持续时间1h以上的人数不到20%;锻炼形式主要是与同学或朋友一起锻炼,体育社团作用未能发挥。缺乏场馆器材,没时间、学习负担重,无专人指导和没有体育特长等是影响大学生自主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是一种自发性组织,是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学生体育社团存在着组织运作模式不协调、学校对体育社团的重视度不够、体育社团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及发展动力不足、体育社团间的交流面狭窄等问题。通过完善社团内部管理机制,拓宽体育社团的交流面,培育良好的社团文化,建立全方位的组织运作模式,从学校层面加大对体育社团的管理与投入,多举办活动等发展策略来带动体育社团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高校体育社团特点、现状和意义出发,研究构建和谐校园中高校体育社团的价值.得出体育社团自身蕴含着人自身的健康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扣人与校园的和谐等3方面的和谐价值观.高校体育社团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旨在通过阐述终身体育的概念、高校体育文化及高校体育的价值,明确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意义,指出高校体育要从多方面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使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课程开设的研究,从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入手,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体育课的热情和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锻炼风气为目的,对河南省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结合河南大学"体育锻炼朝阳计划",提出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以期对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发展大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形成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轮滑社团尚无任何聚合效应,导致各个高校的轮滑社团工作开展混乱无序,相互之间沟通困难.无法组织大型赛事。对于刚成立的轮滑协会而言,如何将20多个高校零散的轮滑社团有效整合起来,促进大学生轮滑项目的发展.是协会面临的一个挑战。建立高校体育社团联动机制便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健康意识越来越强,鉴于此,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将终身体育理念的培养作为最终目标。文章对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的现状展开了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以确保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许多大学生体育意识淡薄,对体育的认识存在误区,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平时也缺乏体育锻炼。高校的体育课应该加强体育理论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的功能,增强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2.
从高校体育社团的概念及特点和作用入手分析了高校体育社团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性.并对高校体育社团目前现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高校体育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方向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生充分运用体育知识增进身心健康、示展才华的广阔平台。在学校体育教育日益注重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方向进行探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对策,促进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专家访问法,对福建省普通高校高职称女教师的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文章根据现状分析问题原因,认为:高校领导要加强重视女性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力度,以促进高职称女教师体育锻炼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增加相关经费投入,改善高校体育锻炼的物质环境;要充分发挥高校体育专业资源优势,研究和开发适合高职称女教师的趣味性群体活动项目;要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引导非体育群体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5.
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特性、发展现状以及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状况进行探讨,提出要从物质与文化层面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建设,建构阳光体育运动与高职学生体育社团互动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综合分析,根据目前高校阳光体育的开展状况,以及阳光体育的特征及内涵作为出发点,从高校体育教学的角度和阳光体育对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及在实施过程中采用的策略进行了阐述。对阳光体育如何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这一有效途径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教师科研意识较弱,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科研意识是高校体育工作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可通过提高体育教师学历和学位层次、组建体育科研团队、走体育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之路和引导大学生开展体育科研等途径,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十所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动机、消费结构水平及体育锻炼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河南省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体育消费、体育健身意识,但体育消费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体育消费以实物消费为主;消费动机呈多元化特征;制约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经济能力有限、缺乏体育场(馆)设施、消费价格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师生互访、课外活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校女生的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我校女生体育认知薄弱,体育参与意识淡薄,体育锻炼仅限于学分制的满足。针对上述现状,笔者认为加强女生对体育意识的认知,更新体育现代健康理念,切实推广阳光体育运动宗旨,对培养我校女生的体育终身意识,形成体育锻炼生活化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在公平教育背景下,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应当享受到公平的体育教育。社会对特殊群体参与体育教育的认识不足以及对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的基础研究缺失等,是导致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实施困难的重要原因。通过对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对体育锻炼活动的需求及体育教育的保障机制进行探讨,认为社会对特殊群体参与体育锻炼重要性与体育教育的宗旨共识、教育投入与师资培养、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的基础研究、社会对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尊重是实现体育教育公平性的前提与保证。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的工作指南与教学规范是确保特殊群体学生享有公平体育教育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