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膜生物反应器(MBR)用于垃圾渗沥液处理方面在国内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该技术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现已比较广泛地应用于大小型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处理中。在《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提出并实行后,膜生物反应器(MBR)利用低压膜进行固体的分离与截流,兼具了生化处理泥水分离与高压膜系统入水预处理的双重功能,使之成为垃圾渗沥液生化处理与深度处理结合中最高效的处理手段。通过对垃圾渗沥液处理MBR工艺中膜分离系统的不同选择和应用进行归纳与分析,探讨应用于垃圾渗沥液处理领域中MBR膜分离系统的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2.
3.
膜生物反应器-纳滤工艺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岳西县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量为100m3/d,在进水COD、BOD5和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8000、8000和1500mg/L时,经膜生物反应器加纳滤工艺处理后,出水COD、BOD5和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0、20和13mg/L,满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排放标准。该膜生物反应器为德国WWAG公司开发的一种好氧分置式MBR,通过气密性生物反应器达到较高的氧溶解度和氧利用率,并且可以减少挥发性污染物和臭味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4.
5.
文章对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技术开展研究,在围绕产生来源、有机物含量、盐分含量、氨氮含量进行垃圾渗沥液特点分析后,对常见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进行详细分析。以福州市长乐车里垃圾填埋场为例,探索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的灵活运用,为垃圾填埋场运营企业提供借鉴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7.
采用MBR/反渗透为主体的工艺处理园区再生水,一期处理规模为1 500 t/d。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p H为6~9、COD≤1 200 mg/L、SS≤400 mg/L、TN≤100 mg/L、NH_3-N≤35 mg/L、TP≤8 mg/L时,处理出水p H为6~9、COD≤30 mg/L、SS≤5 mg/L、TN≤1.5 mg/L、NH_3-N≤1.5 mg/L、TP≤0.3 mg/L,出水水质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Ⅳ类标准。该工程运行成本为2.76元/t。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简单介绍了膜的种类及其特点,重点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膜分离技术在染料生产及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11.
纳滤技术用于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MBR和纳滤集成处理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了处理试验,研究了纳滤作为终端处理技术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纳滤对COD、色度的脱除情况很好,试验过程中膜性能稳定,透过通量和脱盐率的变化不大.纳滤的显著效果使其在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具有极大前途.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管式膜膜电生物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考察膜电生物反应器的pH、水温、溶解氧和污泥浓度变化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考察膜出水通量、COD和电导率.结果表明,采用膜电生物反应器进一步处理垃圾渗滤液,膜通量较稳定,出水COD(350~650mg·L~(-1))随原液COD(500~800 mg·L~(-1))呈大体相同趋势变化,在试验后期,COD去除率在25%~45%之间.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采用电混凝-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渗滤液经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水,考察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及电混凝作为RO进水预处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出水COD和NH3-N、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0 mg/L和20、0.2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5%、90%、98%,可以满足GB 16889-2008的排放要求;出水电导率为355μS/cm,膜出水电导率与进水电导率的比大于0.94。电混凝工艺能够有效降低RO进水的COD、TP含量,明显地减缓膜结垢污染,改善膜的产水率,可以作为膜前预处理。 相似文献
17.
18.
混凝-活性炭-过氧化氢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混凝-活性碳-过氧化氢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探讨了不同处理技术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pH为4.0、投加200 mg·L~(-1)氯化铁、慢速搅拌25 min、静置60 min时混凝效果最好;而后在室温、pH=3.0、H_2O_2(质量分数为30%)投加量为5mL·L~(-1)、活性碳与H_2O_2的质量比为1:2、反应120min时,COD去除率最好.经混凝-活性炭-H_2O_2组合工艺处理后,垃圾渗滤液中COD、UV_(254)、UV_(410)和UV_(436)的去除率分别能达到89.44%,82.13%,90.625%和91.35%,其中出水中COD为75.69 mg·L~(-1),达到GB 16889-2008中污染物的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