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2.
通过分析中、小合成氨和联醇工艺的技术现状,根据化肥工业和能源化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从联醇工艺向联氨工艺发展的技术开发思路,简要介绍了联氨工艺相关的关键技术及其研发进展。 相似文献
3.
4.
5.
根据清洁生产的理论和实施原则 ,结合水合联氨生产的实践及现状 ,分析了原有水合联氨生产工艺存在的污染问题 ,提出了水合联氨清洁生产工艺的方案 ,并对该清洁生产工艺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合成氨联醇工艺改进优化,扩大了联醇的生产能力,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介绍了联醇生产的工艺配置与优化、以及正常生产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聚乙二醇催化合成巯苯咪唑优化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聚乙二醇作相转移催化剂各种反应因素对流苯咪唑产率的影响,提出了常压下聚乙二醇催化合成巯苯咪唑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以H2O2为氧化剂,将苯硫苯咪唑氧化成苯砜苯咪唑。经红外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其结构与标准样品一致,且产品的粗收率达93%。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丙酮醛、甲醛、氨水及草酸铵等为原料合成药物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工艺路线,分析了反应机理,考察了pH值等因素笃反应收率的影响,并用DSC、IR、GC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徐保明 《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1999,2(4):36-38
本研究了由硝基胍与乙二胺直接合成咪唑胺的新工艺。设计了一组四因子三水平的正交实验,优化了反应条件,使得咪唑胺含量≥95%,收率≥72%. 相似文献
14.
15.
对羰基二咪唑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咪唑、六甲基二硅胺烷为起始原料,经缩合得到三甲基硅咪唑,然后再与三光气反应得到产物羰基二咪唑。实验考察了三甲基硅咪唑合成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确定该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咪唑∶六甲基二硅胺烷(摩尔比)=1∶0.6,反应温度为105℃,反应时间为5 h;合成羰基二咪唑的反应配比为:三甲基硅咪唑∶三光气(摩尔比)=7∶1。在该工艺条件下,羰基二咪唑的合成反应总收率可达90.4%,产品纯度为98.5%,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6.
17.
从产品市场和环保两方面对氨碱和联碱工艺的利弊进行了分析,通过相图分析为氨碱工艺改联碱工艺提供了理论基础,提出在不改动原有氨碱工艺全套设备的基础上与联碱工艺切换的技术措施,即在氨碱工艺过滤工序之后接上吸氨工序,氨母液通过冰机制冷工序获得氯化铵产品,既实现了两种工艺的切换又兼有两种工艺的优势,为纯碱工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8.
咪唑啉缓蚀剂合成工艺优化及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酸、二乙烯三胺为原料,氧化钙为脱水剂,氯化苄为季铵化试剂,经酰胺化-环化、季铵化合成了新型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并对其吸附过程进行了研究.响应面法优化了油酸与二乙烯三胺摩尔比、环化时间和环化温度等合成关键工艺条件,采用红外光谱和可见光吸收光谱法分析产品结构,以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法评价缓蚀效果.以0.05mol油酸为基准,氧化钙0.10mol,氯化苄0.06mol,季铵化时间2.5h,季铵化温度55℃条件下,优化结果为:n(油酸):n(二乙烯三胺)为1:1.18,环化温度162.8℃,环化时间5.55h;在50℃缓蚀剂浓度200mg/L、15%盐酸溶液中缓蚀率可达94%;该缓蚀剂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 吸附等温式,为自发放热过程,50℃下吸附平衡常数为1.0277′105L/mol,吉布斯自由能为-41.75kJ/mol,吸附热能为-54.07kJ/mol,熵值为-38.11J/(K·mol),属于以化学吸附为主的过程.与同类合成工艺相比较,环化温度明显降低,产物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 相似文献
19.
优化TA工艺 降低醋酸单耗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结合PTA生产技术的发展 ,抓住影响醋酸消耗高的主要因素 ,展开技术攻关。通过减少氧化反应器跳车次数、对氧化反应实施降温降压、工艺运行参数调优和优化日常作业提高溶剂回收率等 ,达到降低酸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