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研究稀有肥煤难选的物化特性,以开滦集团钱家营选煤厂入选肥煤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显微组分分析、孔隙度分析、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煤化程度分析以及密度粒度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煤的显微组分中惰质组约占1/3,致使煤样不易浮;裂隙中富集异质细泥与煤形成竞争性吸附,造成原煤难选;煤样中存在较多粘土类矿物并呈致密嵌布,将加大浮选难度;煤样中含有大量烷烃、醇类化合物和高岭土等物质;煤泥中间密度含量较大,实际可浮性较差;细泥-0.074mm含量大,属于高灰细泥,因此认为该煤样的天然可浮性难浮。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稀缺难浮煤的浮选效率,以河北赵各庄、黑龙江新兴、山东薛城、山西马兰四种稀缺煤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荧光光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这四种稀缺难浮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在稀缺煤样的显微组分中,镜质组和惰质组含量较大;煤表面孔隙以环状、点状、条状为主,裂隙中富集了异质细泥;煤中嵌布有高岭石、方解石、石英、黄铁矿等不易浮的矿物质;煤中含有大量烷烃、醇类化合物和高岭土;矿物组分的化学成分以SiO2、Al2O3、Fe2O3为主.  相似文献   

3.
难选白钨矿重-浮选矿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矿石工艺矿物学性质,采用棒磨-细筛闭路磨矿、螺旋溜槽重选、细泥浮选的重-浮联合流程选白钨矿,重选可丢弃约3/4的尾矿.对品位(WO3)30.5%的重选粗精矿,可用常温浮选精选;对产率不足1/5的细泥矿,用常规浮选工艺选白钨矿.原矿品位为1.47%时,可获得白钨精矿品位66.58%,回收率82.15%.与全浮流程相比,回收率接近,但重-浮工艺的选矿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4.
针对开滦矿区高灰难选煤泥浮选精煤灰分高、产率低的问题,对其进行了天然可浮性、实际可浮性分析及浮选速度试验,并对浮选产品进行了粒度组成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天然可浮性最好的为0.25 ~0.125 mm中间粒级;其次为0.5~0.25 mm和0.125 ~0.074 mm粒级;细粒级(<0.074 mm)天然可浮性差,但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在实际分选过程中可优先吸附药剂,可浮性得到增强,浮选速度变快,因而造成了精煤中高灰细泥夹带.  相似文献   

5.
首先分析了煤泥的粒度和密度性质,结果表明,该煤泥化现象严重,细粒级灰分含量偏高,同时煤与矸石共生,这可能是煤泥难选的主要原因。其次研究磨矿时间对高灰极难选细粒煤泥解离度的影响,通过煤泥可浮性的指标判断解离情况,从精煤累积产率-灰分曲线来看,若得到相同灰分的精煤,磨矿40 min煤样的精煤理论产率最高,若得相同的精煤产率,磨矿40 min煤样的精煤灰分最低。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高灰煤泥难选的原因并探讨了现有的分选技术和新型分选设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高灰细泥夹带是造成精煤污染的主要原因,高灰细泥罩盖将导致煤的可浮性下降,致使部分低灰精煤损失在尾煤中,造成浮选可燃体回收率下降;高灰细泥增加药耗,影响煤泥的浮选;现有的分选技术主要为粗选加精选、脱泥浮选、分级浮选、分支浮选、调浆浮选等,其中脱泥浮选和分级浮选具有相对优势;新型分选设备主要有FJG-S8振荡浮选机和沉降-旋流微泡浮选柱(S-FCMC)等,以上技术及设备均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煤炭技术》2017,(1):300-302
以临涣选煤厂难浮煤泥为研究对象,先后进行浮选入料的粒度分析、密度分析,现场精煤的粒度分析,结果表明高灰细泥污染是影响精煤质量的主要因素。接着进行煤样的分步释放试验、现场尾矿的扫选试验、煤样的精选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精选,减轻了高灰细泥对精煤的污染,并提高了粗颗粒精煤的回收。  相似文献   

8.
郑毅 《煤质技术》2020,35(1):37-39,68
针对我国炼焦精煤生产中焦煤和肥煤产量的比例不足以及炼焦煤的煤质有下降趋势,基于炼焦煤的黏结特性与分选密度密切相关,利用梯度密度分选实验对华北某石炭二叠纪肥煤黏结特性与分选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肥煤用作炼焦配煤提供数据支撑。结果发现:经减灰后浮煤的镜质组含量比原煤明显富集,导致浮煤的挥发分产率比其原煤增高1.30%,浮煤的黏结指数(G R.I)比原煤高20个单位;该煤黏结性指标均以-1.28 g/cm 3级浮煤的最高,其奥阿膨胀度(b)达243.3%,G R.I值为99.6;软化温度、膨胀温度和固化温度随密度级的变化不明显,但温差(ΔT)越大则表明其黏结性越好,ΔT随分离密度级的增加而降低。黏结指数和b值随浮沉密度级(L)升高基本呈线性降低的趋势,G R.I=144.14-35.14 L,b=1716.6-1152.14 L。  相似文献   

9.
广东某铅锌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难选硫化-氧化混合铅锌矿嵌布粒度细、含泥高的特点, 在不脱泥的条件下, 采用硫化-黑药法浮铅、硫化-黄药法浮锌、水玻璃+六偏磷酸钠组合抑制脉石同时分散矿泥的先铅后锌浮选原则流程, 小型闭路试验可获得铅精矿Pb品位 47.16%、Zn品位5.35%、Ag含量363.25 g/t、Pb回收率69.28%、Ag回收率58.91%, 锌精矿锌品位46.54%、锌回收率85.52%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四种不同煤的可浮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确定煤样的理论可浮性和实际可浮性的基础上,从中间密度含量和基元灰分出发,对不同煤化程度的4种煤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理论可浮性、中间密度含量及基元灰分对4种煤样实际可浮性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开发4种煤样所用的浮选剂及工艺操作提出了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1.
针对细粒级含量高的高灰难选煤泥,为考察0.074mm粒级微细粒的浮选选择性情况,对细粒煤泥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分步释放试验分析及浮选速度分析,并对不同细泥含量的煤泥进行了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细泥在浮选过程中对精煤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细泥含量越大,其可燃体回收率越低,且精煤灰分越高,分析认为细粒煤质量小、尺寸小、捕收剂分散性差是造成细泥选择性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张秀梅  郭德  王露  程雅丽  付晓恒 《煤炭学报》2018,43(4):1127-1133
粒度组成细、高灰细泥含量大的煤泥浮选时,浮选精煤易于超灰且精煤产率低、生产操作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在总结载体浮选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以浮选精煤作为自载体改善煤泥浮选效果的作用和机理。结果表明:用浮选出的精煤作自载体可显著改善煤泥的浮选效果。随自载体量的增加,精煤产率、浮选完善指标、尾煤灰分均提高,浮选精煤灰分降低。乌海煤泥采用该工艺浮选时,确定出最佳自载体用量为入浮煤泥的10%,加入自载体经4次循环后即可达到稳定的浮选效果,浮选精煤产率提高7.11%、灰分降低1.14%,浮选完善指标提高7.25%。EDLVO理论的计算研究表明,精煤本身的疏水性和捕收剂在煤粒表面吸附产生的疏水力,促使细煤粒黏附于粗颗粒载体,细颗粒间也会发生疏水絮凝,改善了浮选环境和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任瑞晨  宋金虎  程明  庞鹤  卢智强 《煤炭学报》2015,40(5):1143-1147
针对河北唐山地区煤炭黏土含量大、多高灰细泥、浮选效率低的问题,采用磨矿、小锥角水力旋流器脱泥、分步释放浮选等试验方法进行了浮选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50 mm与75 mm旋流器串联脱泥工艺,底流和溢流灰分差值为13.05%,说明旋流器串联脱泥工艺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能分离部分高灰细粒级煤泥,对底流进行分步释放浮选试验研究,在保证精煤质量前提下,精煤产率也相应得到提高,说明采用小锥角水力旋流器对原煤泥进行浮选前脱泥,能够有效降低高灰细粒级对浮选的影响,提高精煤的浮选效率;浮选尾煤灰分仍然较低,为38.27%,对低灰尾煤进行磨矿-脱泥-浮选试验,精煤产率为35.47%,综合精煤产率(占全级)相比较原煤泥直接浮选提高率达54.20%。  相似文献   

14.
针对通化地区黏土含量大、主导粒级为高灰细粒级的难浮煤泥,采用小锥角水力旋流器进行高效脱泥探索,旋流器产物进行粒度和矿物组成分析,底流进行分步释放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Φ150 mm小锥角水力旋流器作为煤泥浮选前脱泥的主要设备;Φ150 mm与Φ75 mm旋流器串联脱泥工艺中,0.045 mm粒级脱除率达到67.73%,灰分为50.10%,且高岭石、伊利石等黏土矿物在Φ75 mm旋流器溢流中实现富集;Φ150 mm与Φ75 mm旋流器底流单独或混合入料浮选,精煤产率(占本级)及可燃体回收率均比原煤泥直接浮选提高了2~3倍。  相似文献   

15.
倪超  谢广元  李彪  刘博  彭耀丽  董玉蛟 《煤炭学报》2014,39(12):2513-2518
为降低旋流微泡浮选柱(FCMC)处理高灰细泥含量大煤泥的精煤灰分,构建了强化重力沉降作用、沉降物单独回收的沉降-旋流微泡浮选柱(S-FCMC),研究了结构参数对精煤灰分、产率及浮选完善指标的影响,并与最优工艺参数的FCMC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FCMC相比,最佳结构参数组合的S-FCMC精煤灰分降低1.17%,尾煤灰分提高10.79%,精煤主导粒级(0.045mm粒级)灰分降低2.48%,0.074 mm粒级产率基本相当;沉降物中0.045 mm粒级占本级产率50%,灰分58.16%。S-FCMC通过强化浮选过程中高灰细泥的重力沉降脱除,有效减少高灰细泥对精煤的污染,降灰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倪超  谢广元  蒋兆桂  刘博  彭耀丽 《煤炭学报》2013,38(11):2035-2041
针对煤泥“2+2”分选工艺在工业应用中处理粗煤泥灰分较高和(或)高灰细泥含量大的煤泥时,存在粗精煤泥和二次浮选精煤灰分偏高、重介精煤“背灰”的问题,提出在该工艺中引入TBS分选粗煤泥和旋流微泡浮选柱作为二次浮选设备的工艺技术,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TBS不仅分选出合格的粗精煤泥,而且数量效率达85.01%,可能偏差Ep=0.069;旋流微泡浮选柱作为“2+2”分选工艺的二次浮选设备比常规浮选机优势明显,当煤油用量1 000 g/t,仲辛醇用量125 g/t时,浮选柱比浮选机的精煤灰分降低3.76%,精煤产率增加4.10%,浮选完善指标提高9.97%。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内蒙古白音华煤田褐煤降灰的可能性,对该煤田褐煤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褐煤粉煤进行小浮沉试验和捕收剂条件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浮选降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煤田褐煤煤泥具有分选降灰的可能性,当浮选精煤灰分为18%时,精煤产率为70%,精煤可燃体回收率为84.31%,此时该褐煤属于易浮煤;当浮选精煤灰分<15%时,精煤可燃体回收率为65.04%,此时该褐煤属于中等可浮煤。该试验说明褐煤煤泥可通过浮选降灰提质,为褐煤脱硫降灰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针对煤泥低温热解制备的半焦产品灰分较高、粒度较细的特点,采用浮选法对其进行提质降灰处理。确定浮选试验最佳药剂用量为煤油1200 g/t、曲拉通X-100 200 g/t、仲辛醇100 g/t,最终获得了灰分为21.08%、产率75.67%、可燃体回收率82.93%的精煤产品。通过SEM和EDS检测,发现低密度、灰分高的表面带有细小的脉石矿物组分和复杂表面结构的煤泥半焦颗粒,在浮选过程中随-1.0 g/cm3密度级半焦混入泡沫产品在浮选精煤中得到富集,这是导致浮选精煤灰分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景涛  王守强  梁霄 《选煤技术》2021,(1):168-174
为探索煤炭精细分级分选,优化生产系统,淮北选煤厂对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及粗煤泥振动弧形筛进行了优化,通过采用大直径煤泥重介质旋流器,改变弧形筛工艺参数,增加筛面喷水,稳定斜管浓缩机溢流等措施,加强重介分选环节对>0.25 mm粒级煤炭的精选,降低了重介系统分选下限,有效控制了粗精煤灰分、水分;降低了浮选入浮量、粒度、灰分,...  相似文献   

20.
自重介旋流器在选煤中应用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产技术检查数据,确认常规分级旋流器存在的分选作用是导致分级旋流器回收粗煤泥灰分偏高的主要原因,对粗煤泥筛上物,浮选尾煤,-3mm矸石等进行了自重介旋流器分选试验,证明自重介旋流器分选细泥含量较少的粗煤泥能直接得到合格的精煤产品,能从矸石中回收中煤,分选细泥含量较多的浮选尾煤也取得了较好的分选效果,显示出自重介旋流器作为与浮选配套粗选或扫选作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