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氯仿与pH值对初沉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作了试验,介绍了试验所需的材料及方法,分别分析了氯仿和pH值对水解酸化系统中产酸菌和产甲烷菌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折流板反应器的污泥水解酸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初沉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折流板反应器(ABR)对其进行水解酸化处理,考察了利用初沉污泥开发碳源的可行性及其工艺特性.在温度为30 ℃、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污泥停留时间为3 d的条件下,经过30 d的运行,系统具备了稳定的产酸效果.酸化液的SCOD和VFAs分别可达1 182 mg/L和602.8 mg/L,VFAs的最大产率达到0.06 mg/mgVSS,水解率最大为3.6%.可见,基于ABR反应器的初沉污泥水解酸化系统可成功实现VFAs的积累.酸化液的SCOD/VFAs值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最终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3.
污泥接种量对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厌氧条件下水解酸化污泥接种量及污泥浓度对剩余污泥水解产酸、污泥减量的影响.在各反应瓶污泥浓度不同的情况下接种等体积的水解酸化污泥,当污泥停留时间为7 d时,剩余污泥具有较高的产酸量,超过7 d则反应进入厌氧消化的产甲烷阶段,表明接种污泥在反应的前7 d对剩余污泥产酸具有促进作用;水解酸化污泥接种量最多(35%)时其产酸量最高,7 d后作用逐渐减弱,污泥浓度成为影响产酸的主要因素.剩余污泥的水解过程与产酸过程具有相似的规律,MLVSS浓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7 d后降幅趋缓,经过7 d的反应,污泥接种量最多(35%)的MLVSS浓度较开始时下降了27%,MLSS浓度下降了25.5%.  相似文献   

4.
污泥停留时间不但决定系统剩余污泥的排放量,还直接影响到污泥的絮凝沉降性能及活性等。由实验可知:污泥停留时间延长,可导致微生物缺乏营养,减少污泥产生量;从而导致SVI升高,污泥负荷降低。因此,延长污泥停留时间减少剩余污泥量,可以节省尿素和KH2PO4投入量,从经济上节省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5.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污泥水解酸化过程中溶出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氮、磷)的释放特性,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二沉污泥在60 h的水解酸化过程中有机物、氮、磷的释放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污泥浓度越高,污泥溶出物质的绝对量越大,而单位VSS的贡献量则较小。综合比较,污泥浓度为15 000 mg/L时,水解释放的氨氮和正磷酸盐量相对较少,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单位释放量相对较高,即在提供较多产酸基质的同时,带来的氮、磷负荷较小。  相似文献   

6.
某污水厂采用初沉/水解/MSBR工艺,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BOD5、TP、NH3-N的水质指标基本满足进水水质要求的条件下,出水水质基本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污水的单位处理成本为1.01元/m3。该工艺在COD短时冲击负荷(1~2 d内)超过设计值20%与水量超过设计值10%的情况下,仍能稳定运行。MSBR工艺比CASS工艺处理能力提高10%,达标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7.
SRT对膜生物反应器出水水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膜生物反应器中MLVSS为4000-5000mg/L时,COD的去除率可达98%左右,NH3-N的去除率可达99%左右。但随SRT的继续延长,污泥 度增加,使得内源呼吸加剧和大量微生物死亡,导致上清液的COD上升,SMP含量增加,出水COD存在波动性。同时SMP的增加会抑制硝作用,NH3-N的去除率会略有下降,可维持在92%左右。  相似文献   

8.
常温下剩余污泥水解酸化强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是污水处理的重要环节,常温下对剩余污泥直接破解以促进水解酸化是污泥处理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无需污泥脱水,而且能提高污泥絮体的降解率,并实现资源化利用.但这种方法存在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和难以稳定控制等问题,尚未实现大规模的工程应用.对目前研究较多的污泥机械处理、酸碱处理、超声破解和臭氧氧化等技术的作用原理、处理效果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提出了多种技术的组合是提高污泥处理效率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污泥水解酸化液用作A2/O系统脱氮除磷碳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实际生活污水多属于低C/N值水质,无法同时满足脱氮除磷对碳源的需求.为此,采用批量试验考察了剩余污泥的水解酸化产物用作脱氮除磷碳源的可行性.污泥经水解酸化后SCOD的溶出率达到80%,其中VFAs占43.2%,VFAs总量是生活污水的3倍多.以污泥的水解酸化液和生活污水作为反硝化电子供体时,最大反硝化速率分别为2.7和1.6 mgNO3--N/(gMLSS·h).将污泥酸化液用作A2/O系统的补充碳源,可提高系统的负荷,对N4+-N、TN及PO4h3--P的去除率分别为92%、77.1%和89.4%.其中,对TN和PO43--P的去除率比投加甲醇分别提高了5.2%和4.8%.投加乙酸钠、甲醇和水解酸化液时,A2/O系统好氧区的吸磷速率分别为1.2、0.7和0.9 mgPO43--P/(gMLSS·h).可见,污泥酸化液适宜用作A2/O系统的补充碳源.  相似文献   

10.
热水解污泥的厌氧消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先用热水解对污泥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厌氧消化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热水解温度为170℃、反应时间为30min;经热水解污泥的厌氧消化性能和系统的处理效率都得到显著提高,COD去除率最大时提高了20.18%,日均产气量则增加了79.20%~99.55%。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解/水解酸化/好氧活性污泥工艺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医药生产废水,着重考察了HRT、温度、pH、溶解氧及污泥负荷对好氧段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水解酸化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在HRT为18 h、温度为24℃、pH值为6.5~7.0、溶解氧为2.5 mg/L以及污泥负荷为0.42~0.50 kgCOD/(kgMLSS·d)的条件下,好氧段对COD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0%左右,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碳源对好氧颗粒污泥物理性状及除磷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提升内循环序批式反应器,分别以葡萄糖、乙酸钠、乙醇为碳源培养好氧颗粒污泥,考察了3种颗粒污泥的物理性状、除磷性能及除磷机理。结果表明:3种颗粒污泥在结构和处理效果上均能长时间保持稳定,其中以乙酸钠和葡萄糖为碳源培养出的颗粒污泥具有较密实的内部结构和较好的沉降性能;在进水COD为600mg/L、TP为15mg/L时,以葡萄糖、乙酸钠、乙醇为碳源培养出的好氧颗粒污泥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82%、88%、52%,其中对TP去除效果较好的两种好氧颗粒污泥(以乙酸钠、葡萄糖为碳源培养的)在反应初期均有较明显的释磷现象发生;以乙酸钠为碳源培养出的颗粒污泥在进水COD浓度为800mg/L时对TP的去除率达到最高(为92%).进一步加大COD负荷会使好氧颗粒污泥的除磷能力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3.
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处理高盐油田采出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对山东胜利油田某联合处理站经过“隔油-混凝-过滤”处理的高盐(12000mg/L)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采用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处理采出废水是可行的,当进水COD为110~130mg/L、HRT为7.5h、容积负荷为0.423kgCOD/(m^3&#183;d)时,出水COD能够达到小于80mg/L的排放要求。反应器的启动采用炼油厂污泥与城市污水厂污泥为混合接种源,进水采用采出废水、生活污水和炼油厂废水的混合废水,并逐日增加混合废水中采出废水的比例,反应体系达到稳定运行所需时间较短,启动期约为20d。GC/MS分析结果表明,油田采出废水经处理后,大分子有机物的降解显著;水解酸化工艺可以降解含有苯环的有机物。  相似文献   

14.
在唐家沱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中,初沉污泥中的布条和纤维物等经常缠绕在污泥系统中的搅拌装置上,致使其效率降低,对后续工艺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威胁,为此进行了格网拦截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制订了"沉砂池出口设置机械细格栅、初沉污泥浓缩前加机械过滤以及初沉污泥浓缩后进行污泥过滤"三种可行的工程方案,通过比较,选择在初沉污泥浓缩前加机械过滤作为最终实施方案.运行结果表明,初沉污泥中的杂物得到了有效去除,保证了污泥系统各搅拌设备的长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超声破解促进污泥高温厌氧消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厂的剩余污泥经槽式超声波反应器预处理后,被投加到小型高温厌氧反应器中进行消化处理,通过改变投配率来控制厌氧消化时间,研究超声破解对高温厌氧消化反应速率和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未经预处理的污泥相比,超声破解能够明显提高污泥高温厌氧消化的生物气产量及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控制组在停留时间为20d时对TCOD的去除率为37.29%,而破解污泥在第8天时的去除率就达到了39.60%。这表明污泥经超声破解后其厌氧消化性能得到改善,超声破解不但可以提高厌氧消化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而且可以缩短反应时间,在不影响厌氧消化反应正常进行的条件下,还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  相似文献   

16.
剩余污泥强化一级处理抗生素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二级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为絮凝剂强化一级处理抗生素废水。结果表明,在泥水比为1:2.5的条件下,对COD的去除率可达30%左右,对SS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剩余污泥对废水的pH值有较好的调节能力,并降低了废水对生物的毒性抑制作用,为后续生物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基质准备。同时,强化一级处理所产污泥的浓缩及脱水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17.
基于静态模拟试验结果,进行了将A/O处理工艺中二沉池剩余污泥按比例回流至初沉池的生产性试验,运行结果显示,这一措施能明显提高初沉池的沉淀效率,且当剩余污泥的回流比例为40%~60%时,初沉池对SS、COD等去除效果最佳,同时可提高A/O池进水的可生化性及处理能力,并降低浓缩池出泥含水率。该工艺运行稳定,可有效降低污水处理厂的总体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