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HDEHP萃取分离稀土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HDEHP在盐酸介质中萃取轻中稀土元素的性能做了系统研究。1.测定了不同料液酸度对分配比及平衡酸度的影响。2.测定了不同浓度的有机相在不同皂化度时萃取饱和容量。3.不同料液浓度,酸度对萃取分离及各组元素之间的分离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萃取剂皂化值、料液酸度和铝浓度条件下,单一稀土和铝在环烷酸体系中的分配比和分离系数进行研究,结构表明料液的酸度较高时,皂化值为0.35 M环烷酸体系可以获得铝和稀土相对更高的分离系数及更好的分离效果。铝离子浓度较低时,料液酸度较高的条件下仍可实现稀土和铝的较好分离,而铝离子浓度较高时(150 mmol/L),料液酸度较高不利于稀土和铝的分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萃取剂皂化值、料液酸度和铝浓度条件下,单一稀土和铝在氯代环烷酸体系中的分配比及分离系数的研究分析,阐明了当料液的酸度较高时,皂化值为0.35 mol.L-1氯化环烷酸体系可以获得铝和稀土相对更高的分离系数及更好的分离效果。pH值为0.20左右,对于中、高浓度铝的料液基本都能取得较好的稀土和铝分离效果;pH值为0.10左右,对于低浓度铝的料液基本都能取得较好的稀土和铝分离效果。实际生产中可通过提高料液酸度实现铝和稀土的有效分离,同时抑制其他非稀土杂质的萃取,更有利于降低产品中杂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张兴 《稀土》2011,32(2)
分别对萃取剂皂化值为0.35mol/L、0.40mol/L,不同料液酸度、铝浓度条件下氯化稀土溶液在皂化氯代环烷酸萃取体系中的稀土和铝分配比及分离系数进行研究,表明当料液中含有中、高浓度铝时,皂化值为0.35mol/L氯化环烷酸体系可以在较高酸度的条件下获得铝和稀土相对更高的分离系数及更好的分离效果.实际生产中可通过提高料液酸度实现铝和稀土的有效分离,同时抑制其它非稀土杂质的萃取,更有利于降低产品中杂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含P_(507)的支撑液膜分离稀土Nd~(3+)、Sm~(3+)、Y~(3+)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定了稀土离子在平板型支撑液膜体系上的最佳料液pH值和最佳反萃酸度,测定了大部分稀土离子的渗透系数,并以Nd/Sm、Nd/Y两个二组分体系的分离为代表比较了在不同条件下的离子间的分离因子,分析了利用平板型支撑液膜体系分离稀土元素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萃取剂浓度、料液酸度、萃取时间等因素对铟萃取率的影响;反萃液酸度与反萃时间对反萃铟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液酸度为0.8 mol/L、有机相组成为30% P204+70%磺化煤油、油水相比O/A=1:5、混合5 min时,In3+的单级萃取率为96.8%;用4.0 mol/L的HC1反萃10 min,铟的反萃率为94.9%.  相似文献   

7.
针对P204萃取剂在HCl体系中pH<2.0条件下镨钕分离系数较低的问题, 研究了含有柠檬酸(H3cit)的P204-HCl体系中, 料液酸度与柠檬酸浓度对镨和钕分配比和分离系数及萃取容量的影响. 用回归分析法建立了以料液酸度和柠檬酸浓度为变量的二元一次线性回归方程, 该方程得到的料液酸度、柠檬酸浓度对分配比和分离系数关系图表明: 在P204-HCl-H3cit体系中, 镨钕的分配比和分离系数随酸度的增大而降低, 随柠檬酸浓度的增加而提高, 稀土元素的萃取容量随柠檬酸浓度的增大而提高. 采用FT-IR方法分析了镨钕分离系数提高的机制. 当料液酸度pH=1.0, 柠檬酸浓度=0.25 mol·L-1时, 镨和钕的分离系数为1.54, 稀土的最大萃取容量为30 g·L-1, 其指标优于相同酸度下的皂化P204-HCl体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还原方法,从钐铕钆的盐酸水溶液中将Eu(Ⅲ)还原为Eu(Ⅱ),是实现Eu与Sm、Gd分离的重要步骤。本文在一个自行设计的迷宫式电解槽中,研究了阴极电位、料液流速、酸度、流比、阳极液中FeCl_3,浓度等因素对Eu(Ⅲ)电解还原的极化特性和还原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阴极电位越低、阴极料液流速越高,体系电流值就越大,Eu(Ⅲ)的还原速度加快。此外,料液酸度、流比、阳极液中FeCl_3浓度村Eu(Ⅲ)的还原速度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铁硫酸锌溶液萃取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D2EHPA对高铁硫酸锌溶液中的铟进行萃取,考察了萃取剂浓度、混合时间、相比、温度、料液酸度对铟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D2EHPA浓度20%、混合时间2min、相比(O/A)=1/10、温度20℃、料液酸度30g/L的最佳条件下,经过两级逆流萃取,料液中的铟萃取率达到98.5%以上。  相似文献   

10.
穆光杰 《稀有金属》1989,13(5):369-373
研究了单、双组分在 H_2SO_4、HCl 体系中用 N503萃取分离 Ga、In 的规律;绘制了萃取平衡等温线、分配比与料液中金属离子浓度、料液酸度的关系图,求出不同条件下的分离因素、半萃取酸度及半萃取 NaCl 浓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串级萃取分离,获得了纯度大于99%的金属Ga、In 产品,为工业上分离 Ga、In 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提炼金属钪废渣中分离提取高纯氧化钪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艺选用P350从提炼金属钪废渣盐酸浸出液中分离提取高纯氧化钪。作者详尽讨论了萃取剂浓度、料液浓度、酸度及相比等因素对Sc萃取率影响以及料液酸度、P350浓度对Sc与31种杂质元素分离效果的影响,探索了Sc的沉淀工艺和灼烧工艺。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P350萃取法从提炼金属钪废渣中分离提取高纯氧化钪工艺条件。采用单级萃取器、二级逆流萃取,共回收氧化钪18.5kg,产品质量稳定,工艺直收率大于95%,氧化钪纯度相对稀土杂质大于99.999%,相对31个金属杂质大于99.99%。  相似文献   

12.
《稀土》2017,(1)
采用1.5 mol/L P507-煤油为有机相,以SmCl_3和ZnCl_2的混合溶液作为料液,改变料液中添加NH4Cl浓度、料液酸度、Zn~(2+)浓度、有机皂化度、相比、混合时间,进行了Sm~(3+)和Zn~(2+)的萃取分离研究。结果表明,萃取分离Sm~(3+)和Zn~(2+)最佳的工艺参数为,有机皂化度为0.54 mol/L、料液中添加3 mol/L的NH_4Cl、料液酸度为0.15 mol/L、萃取相比O/A为2.5∶1以上,混合时间为4 min,Sm~(3+)和Zn~(2+)的最大分离因素βSm/Zn达到39.31。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温度、淋洗液酸度、稀土负载量、淋洗液流速及装柱树脂高度对Cyanex272浸渍树脂萃取色层法分离Tm, Yb, Lu的影响和柱参数. 结果表明, 在温度为30 ℃, 梯度淋洗酸度为0.5, 0.6, 1.5 mol·L-1, 稀土负载量为0.3%, 淋洗液流速为1.0 ml·cm-2·min-1,装柱树脂高度为480 mm(柱内径为16 mm)的条件下, 对Tm, Yb, Lu富集物分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正> N510萃取的适应酸度范围小,只适于处理低浓度含铜料液;N530萃取的适应酸度较大,可以处理高浓度含铜料液,但要求反萃酸度高,且粘度较大,影响两相分离。那  相似文献   

15.
《稀土》2015,(5)
采用1.5 mol/L P507-煤油为有机相,以氯化钐和氯化锌的混合溶液作为料液,研究了料液酸度、Zn2+浓度、有机皂化度、相比、混合时间等对Sm3+和Zn2+萃取分离的影响,得到了萃取分离Sm3+和Zn2+的最佳工艺参数:有机皂化度为0.54 mol/L,料液酸度为0.15 mol/L,萃取相比(O/A)为3:1,混合时间为4 min以上。Sm3+和Zn2+的分离因素βSm/Zn达到12。  相似文献   

16.
硫酸体系中电解还原镱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硫酸体系中采用电解还原法将镱从铥、镱、镥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中,各种因素--包括阳极液酸度、阴极液酸度、槽压、料液浓度、搅拌速度等对电解还原 影响和阴极液中SO4^2-浓度对Yb^2+沉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三种不同萃取体系(P350、P507、P204)对P和Sc的萃取特性及萃取机理,通过对比确定P204-TBP-煤油体系是分离Sc与P的最佳萃取体系,理想的有机相组成为25%P204+4%TBP+71%煤油,料液酸度选5.4mol/L为宜,此时Sc萃取率为98.78%,P萃取率为20.99%。P204体系适用的料液酸度范围以及P含量范围广,得到的回收产品可直接进入高纯氧化钪生产线作为原料使用,且该法工艺简单、经济,回收率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P204-HCl-H3cit体系中镧铈分配比及分离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P204萃取剂在HCl体系中高酸度下镧铈分离系数较低的问题,研究了含有柠檬酸(H3cit)的P204-HCl体系中,料液酸度与柠檬酸浓度对镧铈分配比和分离系数及萃取容量的影响.采用FT-IR方法分析了镧铈分离系数提高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P204-HCl-H3cit体系中,镧铈的分配比和分离系数随酸度的增大而降低,随柠檬酸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稀土元素的萃取容量随柠檬酸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当料液酸度pH值为1.0、柠檬酸浓度为0.25mol/L时,镧和铈的分离系数为4.1,稀土的最大萃取容量为24 g/L,其指标优于相同酸度下的皂化P204-HCl体系.  相似文献   

19.
P_(350)—HCl体系提取高纯氧化钪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研究了HCI介质中P_(350)对Sc的萃取。讨论了萃取剂浓度、料液Sc浓度、酸度及相比等因素对Sc与杂质元素分离效果的影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用P_(350)液液萃取分离制取高纯氧化钪的工艺,并进行了串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工艺流程,99%的粗Sc_2O_3经萃取分离后其纯度可达99.99%以上,且产品质量稳定,Sc萃取率>98%,整个工艺Sc总回收率达97%。  相似文献   

20.
研究萃取剂皂化值、料液酸度和铝浓度对稀土和铝在氯代环烷酸体系中的分配比和分离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料液的铝浓度较高时,该萃取体系在较高料液酸度下仍可较好地分离稀土和铝,且未有乳化现象发生;采用氯代环烷酸萃取体系分离稀土和铝的优化条件为:萃取剂皂化值0.35 mol/L、铝浓度12.5 mmol/L、pH=0.10,此条件下分配比DAl=0.53,DRE=0.05,分离因数βAl/RE=1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