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垃圾渗滤液的特征及其处理工艺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垃圾填理作为一种废物处理方式已被国内外广泛推广使用.然而,垃圾在填理过程中会产生危害性很大的垃圾渗滤液.本文分析了城市垃圾渗滤液的特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垃圾渗淹液处理方法和研究动态,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的改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渗滤液处理这一城市垃圾卫生填埋法中的关键环节,提出一套处理渗滤液的改进工艺的各个处理环节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说明工艺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及应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归纳为生物处理法、物化处理法、土地处理法和减量处理法四大粪;其中生物处理法有传统活性污泥法、稳定塘法、生物转盘法、厌氧固定膜生物反应器法等,物化处理法有絮凝沉淀、化学氧化、湿式氧化、气提、蒸发、中和沉淀、活性炭吸附、膜分离、光催化氧化和电化学法等,减量处理法包括减少进入填埋场的各种水分的方法、蒸发法、蒸馏法、回灌法等;提出了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渗滤液产生量过大,渗滤液中氨氮浓度过高,可生化性差,对水体及周边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等。提出了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应用对策,如:当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较好时用生物处理法,当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较差时用物化处理法,对渗滤液的水质、水量都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加大资金投入等,这些对我国城市垃圾渗滤液的有效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COD一般可达10 000 mg/L~80 000 mg/L,NH3-N一般在10 000mg/L,且含有十多种重金属离子,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污水处理中的难点,笔者对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和特点进行了一般的叙述,重点介绍了当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几种基本方法:生物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回灌法.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渗滤液处理这一城市垃圾卫生填埋法中的关键环节,提出一套处理渗滤液的改进工艺,并对工艺的各个处理环节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说明工艺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及应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归纳为生物处理法、物化处理法、土地处理法和减量处理法四大类;其中生物处理法有传统活性污泥法、稳定塘法、生物转盘法、厌氧固定膜生物反应器法等,物化处理法有絮凝沉淀、化学氧化、湿式氧化、气提、蒸发、中和沉淀、活性炭吸附、膜分离、光催化氧化和电化学法等,减量处理法包括减少进入填埋场的各种水分的方法、蒸发法、蒸馏法、回灌法等;提出了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渗滤液产生量过大,渗滤液中氨氮浓度过高,可生化性差,对水体及周边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等。提出了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应用对策,如:当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较好时用生物处理法,当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较差时用物化处理法,对渗滤液的水质、水量都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加大资金投入等,这些对我国城市垃圾渗滤液的有效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碟管式反渗透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运行效能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渗透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通过反渗透膜的垃圾渗滤液出水回收率占其体积的75%~80%,截留了垃圾渗滤液中几乎全部的污染物质,产生的浓缩液回灌到垃圾填埋层,有利于垃圾的降解.  相似文献   

8.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垃圾卫生填埋技术的不断应用,对其二次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不同处理方法(生物处理、物化处理及循环喷洒处理)和不同处理工艺及其研究进展作了介绍,并对其适用处理技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法和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渗滤液的水质水量特征对不同处理方法及工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处理工艺技术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和处理方法的难点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在综合分析了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优缺点的基础上,选择了渗滤液较为理想的处理方式,即预处理+生物处理+后处理组合模式。介绍了微电解、氧化沟、砂滤三种工艺的特点,提出了垃圾渗滤液处理新的组合方式——微电解+氧化沟+砂滤的组合处理工艺,并分析了该组合工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成都长安填埋场渗滤液反渗透处理工艺日产260 t浓缩液,拟在填埋场进行回灌处理,回灌工程实施前需评估回灌工程对垃圾填埋体稳定性的影响.在该填埋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查结果的基础上,利用GMS软件开展了垃圾填埋体非饱和一饱和三维渗流分析,模拟和预测了浓缩液回灌前后填埋体内渗滤液水位变化.基于渗流分析结果,利用Slope/W软件分析了浓缩液回灌对垃圾填埋体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回灌工程安全稳定控制措施.分析表明,现状水位条件下垃圾填埋体恰能满足稳定安全控制要求,现状水位线即为安全控制水位;若直接实施浓缩液回灌,全场渗滤液水位明显上升,垃圾填埋体稳定安全系数明显降低,不能满足稳定安全控制要求;如果预先将全场水位降低3 m后再实施回灌,回灌后水位低于现状水位,满足稳定安全控制要求.在该填埋场布设45口抽排竖井,预计实施渗滤液抽排3个月后可将全场水位降低3 m,满足浓缩液回灌工程稳定安全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2.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灌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填埋场渗滤液回灌技术理论依据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和配水次数是影响渗滤液回灌处理效果的主要技术参数.回灌技术在上海市废弃物老港处置场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对填埋场进行渗滤液回灌,能净化渗滤液,降低渗滤液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13.
预处理+生化法+膜处理"的组合工艺是常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虽然能够快速稳定地削减渗滤液中各类污染物,但产生的渗滤液膜滤浓缩液富集了更高浓度的难降解有机物、盐分和其他无机物,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是渗滤液浓缩液处理的难题。以深圳某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三维电氧化、紫外芬顿(UV/Fenton)以及三维电氧化-UV/Fenton-电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处理效果。在实验操作条件下,电氧化2 h,UV-Fenton处理1.5 h,电催化氧化2 h,COD、氨氮、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7.6%、98.8%和93.5%,出水基本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直接排放限值要求,每吨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处理成本为93.2元。  相似文献   

14.
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超声处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垃圾渗滤液中含有高浓度的氨氮,直接生化脱氮是水处理领域的一个难点.因此,在垃圾渗滤液进行生化处理之前,应进行脱氮处理.采用超声吹脱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了脱氮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对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的NH3-N有很好的处理效果,与传统的曝气吹脱技术相比,NH3-N的去除率明显提高.针对单独超声时间较长的问题,进行了超声辐射和曝气吹脱联用技术来处理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的氨氮,联用吹脱NH3-N的去除率就达到82%以上.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聚铝、聚铝铁、聚硅氯化铝和聚硅酸铝铁等4种絮凝剂对垃圾渗滤液混凝处理的特性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铝系聚合絮凝剂中,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远好于聚铝、聚铝铁和聚硅氯化铝,对浊度、色度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7%、96%和42.5%。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population growth, solid waste disposal has be-come extremely i mportant to i mprove the urbanenvironment[1]. Nowadays ,sanitary landfill is themost popularly adopted to dispose municipal solidwaste . However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suchas large area of land occupied, pollution fromtheleachate and landfill gas , of which the leachate isone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the landfill[2]. Due to being compl…  相似文献   

17.
济南市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济南市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概况,分析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污染特性.通过对填埋场周围地下水质的监测,采用标准指数法评价了填埋场周围地下水的环境质量,并据此分析了填埋场建设对其周围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该区域的地下水环境已经受到了填埋场渗滤液的污染,但污染范围及程度有限.浅层地下水环境已形成了以污水处理站蓄水池为中心的污染区域,超标区域主要位于蓄水池偏西北方向,主要超标污染物有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挥发酚等.随着填埋场运行时间的延长,垃圾渗滤液对周围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