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Planning》2014,(7)
以常州旅游商贸高职校"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就专业群的构建、实训配套建设、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等内容阐述了专业群的建设,并提出专业群建设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暖通、给排水设计中 ,与建筑专业、结构专业、电气专业等其它相关专业的配合以及设备间、管道井、风井设置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10)
众多研究报道认为,现在大学生中存在着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倦怠的现象,根本原因是大学生的专业兴趣的问题。为了调查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兴趣并探讨如何培养和提高专业兴趣,我们对苏州大学两个年级的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认为对专业的了解是培养专业兴趣的基础和前提;实践可以牢固大学生的专业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0)
对高职教育来说,所谓专业群,就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以中央财政支持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为契机,辐射带动植保专业建设,取得了交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7):32-33
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提是学生要有正确的专业认知,这是学生树立学习思想、乐于学习的重要保证,为了了解和分析体育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现状,本文以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对体育新闻专业学生专业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当前体育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情况,为体育新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体育新闻专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课程体制与专业教学内容为依据,在分析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专业素养能力的具体方法,从而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9)
本文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简要介绍了盐城工学院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情况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学校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对本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历程进行了说明,从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毕业要求制定、课程体系的梳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教学评价反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保障等方面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本专业教学相关的各方面工作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中国专业设置特点出发,从分析人类活动面临的环境问题入手,对环境技术专业与建筑设备工程专业融合教学改革的必然性进行了阐述;对技术应用型环境专业必须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在相关产业链支撑下而获得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专业融合教学改革研究的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纪东琪 《现代装饰》2015,(2):261-262
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科属性与行业市场的选择,为室内设计专业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室内设计专业需要深入专业领域,依托行业市场,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构建一套结构多元、基础完善的专业能力体系与职业素质体系。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1,(1)
<正>专业沿革:北京物资学院1996年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5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被评为"北京市品牌专业",2017年7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关系专业合并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20年9月,人力资源专业开设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方向,2020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被评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  相似文献   

11.
土木建筑类技能性人才处于工程技术人才中的第一线,因不被高等院校所重视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的老龄化而处于稀缺状态。文章首先从土木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程度进行探索,然后对当今高职土木建筑类专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就如何在高职院校创新培养出企业需求旺盛的技能性人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邵艳 《安徽建筑》2006,13(2):142-143
对新设置的土木工程专业下的工程地质学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实验课调整等方面的改革,进行大胆尝试,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其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体现出区别于传统本科教育的鲜明特色,才会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在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提出土木工程应用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内容和具体措施,为建立科学合理的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献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各种问题也日益增多,研究生来源的复杂性,使其表现出学习热情、学习目的、学术思想等方面的参差不齐,给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文章以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例,对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方法进行探讨,研究了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理论,结合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建设的经验,通过对国内外土木工程学科建设的大量调研,分析了目前国内农林院校的土木工程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农林院校的土木工程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些加强农林院校土木工程学科建设的观点和看法,旨在与大家共同探讨农林院校的土木工程学科建设之路。对推动农林院校的土木工程学科建设的进程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对其它类似学科建设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悉尼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及特色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介绍了悉尼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质量保障等方面,剖析了悉尼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以期对提高中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首先分析了新时期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进而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分类,在上述基础上探讨了新时期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18.
侧重于工程应用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建设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主要是为了使未来的建设工程师了解和掌握工程中常用材料的基本性能与应用方法。文章从该课设置背景与教学内容出发,分析了大土木工程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提出该课应侧重于材料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并针对性地提出该课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9.
“职业导向”应该成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职业需求是职业技术课程目标确定的主要依据,职业分析是职业技术课程内容选择的主要方法。在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改革中,通过对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土建类专业教育现状进行的调研,确定了土建类专业人才的四大就业岗位,把土建类专业划分为14个专业,构建了模块化、综合化的主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主干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A revolution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 coming, but is civil engineering ready? Students learn differently from how they did a few generations ago and the rapid pace of technology change means that the goals of education need to change as well as the method. New engineering degree programmes are arising, and though they aspire to teach a new gener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engineers, they do not seem to have been developed with civil engineers in mind. While the need for improvements in systems thinking by engineering students is acknowledged by various organisations, the uniqueness of a civil engineering response to the systems challenge is not recognised. Civil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 distinct because of the large scale of the artefacts that need to be created by students, because the scope of civil engineering employment is broader, and because its need in terms of systems thinking is more than project management. The conclusions are that (1) civil engineering education needs rapid and major change, (2) a unique focus on systems is needed in civil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3) civil engineering education needs to follow a distinctive path from the forms that the revolution is currently tak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