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0和80年代生产的步兵战车上普遍配备了25毫米或30毫米口径的自动炮。如美国著名的M2/M3“布雷德利”步兵战车上就配备了M242式25毫米链式自动炮;英国的“狐”式侦察车配备的是L21“拉登”30毫米自动炮。这些步兵战车的用户普遍希望提高其车载武器的威力,以便有效地对付轻型装甲车辆和直升机。而大家公认的提高火炮威力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是改进弹药,因此,国外一些厂商开始在这一领域展开了激烈角逐。  相似文献   

2.
现代步兵战车及其它轻型装甲车辆的发展一、现代步兵战车的发展步兵战车是协同主战坦克作战的主要战斗车辆,主要用于击毁敌轻型装甲车辆、步兵反坦克武器,低空飞行目标和有生力量。它的发展一直受到各国的重视。现代步兵战车主要以苏、美、英、德几个国家为代表。 1.苏联发展了装有独特武器的3型步兵战车苏联现装备的主要是1与2型步兵战车。1990年5月,苏联正式展出了3型步兵战车(图4)。该车乘员5  相似文献   

3.
西德“黄鼠狼”步兵战车底盘性能良好,但是也存在很大缺陷,主要是缺少穿甲武器。对这一点,西德陆军机械化步兵部队提出了许多意见,指出该车武器应加以改进,以适应当前和未来战斗的需要。由于对现代化步兵战车的作用有不同的解释,所以对“黄鼠狠”步兵战车安装什么样的武器沒有统一的看法。为此陆军曾设想过许多改进方案。譬如在很久以前,陆军就曾考虑过在“黄鼠狠”步兵战车上装备“斯皮尔”无控火箭,並在三年前又考虑装备莱茵金属公司的、射程为1000米的“戟型”无控火箭。这两种武器都沒有达到予期的目的,于是上述两个计划都中断了。  相似文献   

4.
美军为使步兵战车先进于苏联的改进型步兵战车,1983年开始了一项称为战车武器系统技术(CVAST)的研制计划,目的是要在九十年代初至中期,为步兵战车提供先进的武器系统。这项计划由匹克汀尼兵工厂武器研究发展中心的火控和小口径武器系统试验室负责。  相似文献   

5.
在前苏联和联邦德国开始装备第一代步兵战车后,作为一种新生的地面武器——步兵战车究竟要朝什么方向发展,成了军事学家和兵器技战术学界重点的研究课题。事实上,在后来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步兵战车的风格和流派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恰恰BMP-1和"黄鼠狼"1成了东、西方步兵战车技术风格两大流派的典型代表。通过对BMP-1和"黄鼠狼"1总体设计与武器选择的考量,我们可以诠释其背后的选择动因和权衡心路。  相似文献   

6.
西德陆军装备的2136辆“黄鼠狼”步兵战车上安装莱茵金属公司 Rh202型20毫米机关炮。该机关炮供弹机有三个单弹带供弹位置,可用于各种不同的0毫米×139炮弹,如选用穿甲弹来对付 IFV 步兵战车,选用榴弹来对付软目标。但是,有时这种武器用来对付“华约”装甲部队,特别是步兵战车不合适,而万一要在中欧地区进行战斗,“黄鼠狼”车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的多场局部战争及反恐维和行动均表明,装备武器并搭载徒步作战步兵的重型履带式步兵战车,其火力强劲高效,而且能够为步兵提供良好的防护和机动性,既可用于低强度和高强度的武装冲突和维和行动,也可用于机械化部队在城市地区的作战。同时,在现代化的多兵种联合作战战场上,重型履带式步兵战车与主战坦克的协同作战也能够显著提高两者的作战效  相似文献   

8.
坦克、步兵战车是陆军机械化部队重要的地面突击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战斗的成败。美陆军自80年代以来普遍装备了M1A1坦克和“布雷德利”战车,尽管其火力、防护、机动性和自动化程度等均超过了老式坦克和装甲车辆,但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先进的武器。只要我们深入细致地研究其特点,就能摸索出敌坦克和步兵战车的运用规律,抓住其战术和技术上的薄弱环节,以我之长,击敌之短。  相似文献   

9.
徐征 《兵器知识》2011,(2):42-46
<正>01 BMP-3步兵战车俄罗斯BMP-3步兵战车是苏联第三代履带式步兵战车,战车的战斗全重18.7吨,乘员2人,载员7人。与BMP-1/2相比,车体轮廓尤其是车宽得到增大,提高了乘坐舒适性。BMP-3步兵战车最突出的特点是强大的火力系统。该车配备1门2A70型100毫米火炮,1门2A72型30毫米机关炮和3挺7.62毫米机枪。这样强的火力,就算是遇到主战坦克  相似文献   

10.
刘晓海 《兵器》2011,(7):61-68
它曾是解放军步兵的主要反坦克武器,是步兵班的火力支柱之一。它是一种发射超口径火箭弹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主要用于在近距离上攻击坦克、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运输车、军事器材和野战工事,也可用来杀伤有生目标或完成其他战术任务。  相似文献   

11.
吴磊 《国外坦克》2005,(1):44-44
主战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令人胆寒的大口径火炮。步兵战车主要的攻坚利器是口径在25毫米至40毫米之间的机关炮。然而,对于其它各种装甲车辆来说,因为重量和作战任务有别于主战坦克和步兵战车,所以主要武器就只局限于各种小口径武器了。这些武器包括口径不一的轻、重机枪,以及口径在40毫米以内的各式榴弹发射器,主要用于自卫和火力支援任务。  相似文献   

12.
步兵战车的准确定义是什么?步兵战车与装甲人员输送车的最显著区别是什么?这不仅涉及到语言和技术方面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到作战观点。因此,这不仅取决于车辆本身,而且取决于用户所接受的军事理论与实践。 本文对步兵战车(不分履带式和轮式)的定义是:搭载一个步兵班及乘员;装备有炮塔式中型口径武器,主要是为搭载步兵提供火力支援,以及攻击敌军的类似车辆;在防护和机动性方面,要能够伴随主战坦克在战场上通过相同的地形。 尽管与主战坦克协同作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但步兵战车也已越来越多地被独立使用。实际上他们经常作为主要的装甲战车用于维和行动中。  相似文献   

13.
任保全  张锦 《兵工科技》2008,(12):43-44
在武器研制方面,南非不但有着较多的世界知名武器系统,而且时有新品问世。G6式155毫米自行火炮是一个经典,而最近推出Iklwa新型6&#215;6轮式步兵战车则又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新面孔。Iklwa新型6&#215;6轮式步兵战车名字牛的Iklwa,意思是祖鲁族的一种短刺矛。作为高防护力装甲战车,该车能够搭载12名步兵执行多种任务,可成为南非新一代8&#215;8步兵战车研制之前的过渡车型。  相似文献   

14.
<正> 斯拉夫与德意志的碰撞系列之一四十年弹指一挥间,从1966年BMP-1步兵战车的诞生、1968年"黄鼠狼"步兵战车的问世,迄今世界陆军装备和战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人们不断追问坦克是否还有必要生存下去的时候,没有人敢于质疑步兵战车的发展道路才刚刚开始。在此写下"斯拉夫和德意志的碰撞"系列文章,旨在通过苏、德两国步兵战车的沿革,还原近四十年来世界地面武器发展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吴磊 《国外坦克》2006,(11):52-53
FINDERS装备部队 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已经研制完成了其快速信息、导航、决策和报告系统(FINDERS),并已经作为信息系统终端被装备在法国陆军“勒克莱尔”主战坦克、AMX10-RC侦察车、VBCI步兵战车以及VBL/VB2L指挥车(SIT VI)上,这些车辆配备了SIT-ICONE系统(导航与通信要机工程接口)。  相似文献   

16.
正遥控武器站不仅能增强态势感知能力,还能实现武器在最大射程的精确火力打击,同时还能使炮长得到车辆装甲的保护,这些优势使遥控武器站成为各类装甲车"必备"的附属装备。遥控武器站可以提高装甲输送车和轻型防护侦察车的防御能力,而且如果配备了合适的武器,还可以提供远距精确攻击和打击能力。遥控武器站可使步兵战车为下车部队提供更为高效的火力支援;为坦克提供快速响应的轻型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17.
MILITARY NEWS     
正印度"茶隼"装甲车2016年3月印度防务展期间,印度塔塔汽车公司展出了"茶隼"8×8装甲车,意在参加印度陆军老化步兵战车替换项目的竞标。"茶隼"装甲车长7.8米,宽2.95米,高2.28米,战斗全重26.5吨,能搭载10名士兵。该车现在配装一个来自于BMP-2步兵战车的炮塔,主武器为一门2A42型30毫米机关炮,顶部还有武器站,配备机枪和导弹发射筒。以后塔塔汽车公司可能为"茶隼"配装图拉仪器仪表设计局开发的新型有人炮塔,除了30毫米机关炮、机枪,还将在炮塔两侧各装有两具9M133"短号"E反坦克导弹发射筒。  相似文献   

18.
苏步兵战车БМП-1的武器由73毫米低压炮改成30毫米机关炮,定名为БМПП1981(以前称为БМП-80)。在1981年秋西部-81的军事演习后,装备БМПМ1981步兵战车的至少一个营参加了阅兵式,而在1982年11月莫斯科阅兵式上,出现的数量更多。БМПМ1981与БМП-1的不同处,不仅是改装了机关炮,  相似文献   

19.
南非政府已同意实施期待已久的“马铁蹄”模块化战车项目。该项目将为南非陆军配备新一代步兵战车。整个项目计划耗资约12亿美元,采购约264辆战车,装备3个机械化步兵营。此项目自签署合同之只起将历时10年,第1批生产型战年可能存2012年年中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20.
王金 《轻兵器》2012,(16):13
在2012年5月举行的斯洛伐克国际防务装备展上,斯洛伐克EVPU公司将新型TURRA 30遥控武器站安装在一辆改进后的BMP-1履带式步兵战车上进行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