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压铸模是压铸生产中的一种主要工艺装备,其型腔形状复杂,模具制造多为单个或小批量生产,且制造周期长,成本较高,因此提高压铸模的使用寿命有很重要的意义。压铸模的使用寿命是用压铸出的合格制品的数量来衡量的,提高模具寿命的关键是在模具设计制造使用过程中,消除各种对模具寿命有不良影响的因素,同时对模具进行适当的强化处理。一、影响压铸模寿命的因素压铸模工作在高温高压状态下,金属液在高温高压下高速进入模具型腔,对型腔表面产生激烈的冲刷冲击和腐蚀磨损;金属液中的溶渣也和型腔表面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从而侵蚀模具;压铸模吸收金属液凝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由于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塑料模具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目前国内塑料模具的材料一般是中碳钢,模具的型腔大都是在机加工后,再进行手工抛光。但这样加工成的模具其型腔表面硬度低,光泽性差;且在塑料成形过程中由于腐蚀性介质的影响,型腔表面极易锈蚀。所以为了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及塑料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塑料模具型腔的表面质量,我们决定采刷镀方法。我们曾对普通的中碳钢塑料模具和锌基合金模具进行刷镀试验和研究,现分几方面介绍如下。一、中碳钢塑料模具的刷镀中碳钢塑料模具的刷镀与一般中碳钢零件的刷镀工艺基本一致。由于塑料模具的型腔表面要求硬度高、耐磨、耐腐蚀、而且光泽要好,因此要合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骨架油封模具设计周期长的问题,通过对往复式骨架油封进行研究,以模具设计为出发点,对模具中关键分型线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余胶槽、顶杆和相关壁厚等关键地方的变形规律,建立了数学模型。采用自顶向下的建模方法对模具总体装配及零件进行建模,依据模具设计规则,从油封三维模型的几何特征中提取构成模具型腔的各个零件及其分型线的关键特征,形成封闭的型腔特征曲面,进而利用这些特征曲面切除装配结构中的各个模板零件内侧特征,获得模具型腔结构特征,完成模具详细设计。该设计方法实现了骨架油封模具随油封尺寸自动变形设计,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4.
环氧树脂型腔模是塑料型腔模具的一种,在试制新产品或小批量生产的情况下,用它制作冲压模具中的黑色金属薄板及有色金属的拉延、局部成型和塑料成型模具中的注射、压塑、吹塑等的模具型腔,具有快速制模、提高精度、降低成本等特点。环氧树脂只能用于制型腔,背衬或框架等部分必须用金属、木材和水泥等材料。环氧树脂型腔注射模具结构见图1。  相似文献   

5.
模具型腔数控加工计算机辅助刀具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动产生模具型腔加工的工艺计划及数控加工指令对提高模具型腔的加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模具型腔工艺规划中的刀具选择问题,提出了模具型腔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刀具选择的原则与方法,并构造了相应的实现算法;重点研究了粗加工中刀具的组合优化问题,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给出了计算机辅助刀具选择系统的体系架构,基于所提方法在UG/OPEN API环境下进行了初步编程实现;以一个包含岛及自由曲面的模具型腔零件的刀具选择为例,说明系统及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增长不断加快的影响下,广大民众的生活质量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审美需求作为产品价值衡量的元素之一,也其这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表现出很高的外观需求,使模具设计工作面临着很大压力,确保模具质量并提升加工水平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概述UG软件的相关情况,对设计后的型腔模具采用UG8.5进行分析,并说明了UG加工模块在型腔零件数控加工中的科学运用策略。此研究以分析UG加工模块在型腔零件数控加工中的科学运用策略为目的,从而提升我国塑料模具的加工水平。  相似文献   

7.
模具型腔气体压力对微发泡注塑件表面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发泡注塑成型制品表面的螺旋纹及银纹缺陷阻碍了此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此缺陷主要是由填充过程中熔体流动前沿的泡孔发生破裂造成的。为提高微发泡注塑件的表面质量,提出一种利用高压氮气进行加压并使用高压容器进行稳压的模具型腔气体压力控制方法,构建相应的模具型腔气体压力控制装置和控制系统,进行某种医疗器械外观产品的气体反压(Gas counter pressure,GCP)微发泡注塑试验,研究填充过程中模具型腔气体压力对微发泡注塑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模具型腔气体压力的提高,微发泡注塑件表面螺旋纹及银纹逐渐减少直至消除,塑件表面光泽度显著提高,塑件表面粗糙度明显降低。对选用的ABS材料,模具型腔气体压力为3 MPa时可获得表面质量优良的微发泡注塑产品。  相似文献   

8.
脉冲式电刷镀模具强化工艺北京市青院电器设备厂周建忠,刘宗祥目前,对型腔模具表面强化已有很多方法,但因工艺复杂,投资高或因提高了硬度而降低光洁度等缺陷而不能广泛应用。电刷镀强化模具是一种先进的技术,不受工件材料的影响,尤其是对尺寸超差模具的修复,提供了...  相似文献   

9.
模具型腔的光整加工一直是模具加工中的难题。常采用手工方法,加工效率极低。若采用电化学抛光的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抛光效率比手工方法提高数十倍。用电化学抛光金属零件虽早被应用,但抛光模具型腔尚未见到采用。我们对CrWMn,3Cr2W8V和Cr12等三种材料的模具进行了抛光试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电化学抛光可使模具型腔的粗糙度在原来的Ra3.2~1.6μm基础上降低到Ra0.4~2.2gμm,抛光时间仅5~14分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抛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型腔模具表面强化已有很多方法,但都因工艺复杂,设备投资高或因提高了硬度面大大提高粗糙度等缺陷而不能广泛应用。电刷镀强化模具是一种先进的强化技术。不受工件材料硬度的影响。尤其是对尺寸超差模具的修复,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此方法可同时提高模具的三项指标:保证尺寸精度,提高表面硬度,降低粗糙度。因该技术设备价格低,操作容易,收效快,非常适用于我国模具的生产及使用厂家。  相似文献   

11.
挤压珩磨也称磨料流动加工,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表面加工技术。最初主要用于去除零件内部隐蔽部分或交叉孔中的毛刺,以后逐步扩大应用到抛光多种零件和模具的表面,光洁度一般可提高3级,最高光洁度可达▽12。它具有效率高,加工可以控制,能实现自动化操作,适用范围广等许多特点,因此,近年来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目前美国、日本都生产挤压珩磨机床并有产品系列。许多工厂已采用这一新工艺来抛光挤压模、拉丝模、粉末冶金模、冲模、型腔膜;还对许多精密零件(如齿轮、喷嘴小孔、叶轮、液压零件、宇宙航空零件等)进行抛光和去毛刺加工。此外这种工艺还用于棱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的发展,普通的电刷镀设备满足不了新工艺、新技术以及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高质量的零件修复的需要,为此,我们根据国家机械委下达的科研任务研制出新一代的电刷镀设备HL—MD—Ⅰ型多功能金属表面强化设备。 1.普通电刷镀设备存在的问题用一般的电刷镀设备刷镀模具时,镀层强度不牢固;电流稍高,表面结晶颗粒就显得粗糙;对于型腔  相似文献   

13.
基于硅模具提出了一种吸铸成形Zr基非晶合金微零件的方法。采用真空氩弧熔化吸铸炉进行了非晶合金微零件吸铸成形实验,用红外热像仪测量了合金熔液温度,发现合金熔液在1116℃下能够完全复制宽3μm、深3μm的硅方形微槽结构且具有较好的表面形貌。随后分别采用带有多型腔和双层型腔的硅模具进行了吸铸成形实验,成功制备了模数为50μm的非晶合金微齿轮零件,微零件的硬度及弹性模量分别为6.49GPa和94.9GPa。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硅模具吸铸成形Zr基非晶合金是一种制备高精度、高表面质量、高性能微零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据西德报导,一副四缸缸体的压铸模,价值超过一百万马克,因此对模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疲劳、冲蚀、裂纹、表面压伤等要有充分的预防措施。设计大型而复杂的模具,要遵循以下几个准则:(1)模具结构必须结实,模壳要有足够的刚性和强度,最好用有限元法验算一下;(2)型腔部分的零件尽量采用镶块,长的零件更应如此;(3)模具中的易损件要便于装拆和更新;(4)采用最可靠的钢材制造型腔和型芯并充分注意热处理工艺,使钢材达到最佳韧性和硬度;(5)滑动的零件热处理后要作表面附加处理,确保不致粘模或咬死:(6)有良好而合理的模具冷却系统,自动  相似文献   

15.
外罩零件广泛用于电器、汽车配件、仪表盘的外壳,属塑料制品中的典型零件。利用Pro/E软件进行模具型腔设计时,分型面的设计是其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6.
微结构与微型零件的微注射成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振  张凯锋 《中国机械工程》2007,18(15):1865-1867,1876
设计并制作了微注射成形模具,采用光刻、离子蚀刻工艺相结合在硅片上制得了微零件型腔、流道及浇口。利用该模具在微型注射机上进行了聚丙烯微注射成形实验,注射成形了微结构零件及独立的微型零件,其中最小微结构部分是直径50μm的微圆柱,最小独立的微型零件是直径300μm、厚300μm的微圆片。分析了模具温度、注射压力及保压时间对微注射成形的影响,其中模具温度影响最大,注射压力、保压时间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17.
在压铸行业中,特别是生产铝合金铸件,对如何延长模具寿命,一直是个难题.模具寿命不长,主要反映在型腔表面早期龟裂和型腔型芯受到高速金属流的冲击,经常发生粘模,造成严重磨损。本文介绍了用碳化钨强化的方法,对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确有效果。该设备比较简单,花钱不多,文中附有具体线路,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天婵  冯俊  王维 《机械制造》2008,46(3):10-12
以汽车仪表盘面板逆向设计与加工为例,阐述了此过程中的3个关键技术:数据采集,三维建模,该零件的模,具型腔加工。详细介绍了逆向工程中数据采集的方法,零件表面三维曲线、曲面重建技术,结合CAM软件,确定刀具轨迹,自动生成G代码,利用CNC机床加工出零件模具型腔。  相似文献   

19.
锌合金快速模具表面改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锌合金熔点低、喷涂成形性能好,可以直接在原型表面进行电孤喷涂快速制造模具,提高模具的制造精度。但是,锌合金制造的模具硬度低、耐磨性差,型腔很容易遭受破坏,研究复合电刷镀在锌合金模具表面的强化改性技术,考察镀层与喷涂层的结合机理,揭示模具快速成形与表面改性相统一的质量控制规律,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和优质化的模具改性技术得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对具有复杂曲面的模具型腔进行数控编程,依据零件的材料、形状和加工精度,合理运用平面轮廓加工、曲面加工、型腔加工等方式,制定详细的数控加工工艺,并使用数控编程软件选择合适的加工路线及优化切削用量,提高复杂模具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