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建筑》2014,(6):6-6
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浙江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行业协会、江苏省绿色建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14上海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科技周”近日落下帷幕,本届“科技周”活动以“绿色建筑区域发展和建筑工业化发展”为主题,探讨绿色建筑区域发展和建筑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热点问题,通过交流国内外绿色建筑理念、先进技术成果和发展经验,探求绿色建筑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上海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号召,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2014年10月,上海已有绿色建筑数量138个,总面积1143万平方米。近两年来,上海已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550多万平米;实现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550多万平米;开展建筑能源审计200多幢;通过建筑能效测评,获建筑能效星级标识建筑100多幢。虹桥商务区、南桥新城、后世博、徐汇滨江、迪士  相似文献   

3.
<正>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6月17日发出通知,转发经市政府同意,由市建设管理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市机管局制订的《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要求全市认真按照执和地。《规划》提出,2014年下半年起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按照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其中,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浙江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行业协会、江苏省绿色建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14上海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科技周"近日落下帷幕,本届"科技周"活动以"绿色建筑区域发展和建筑工业化发展"为主题,探讨绿色建筑区域发展和建筑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热点问题,通过交流国内外绿色建筑理念、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落实“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推进城乡建设领域的绿色发展,北京市政府办公厅于2013年5月发布实施了《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随后,在全国率先发布了《北京市绿色建筑一星级施工图审查要点》,对6月1日后取得建设规划许可证的项目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6.
今年下半年起,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按照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其中,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2016年,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相似文献   

7.
《中州建设》2013,(16):31-37
我省正处于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对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8.
《门窗》2014,(3)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在能源消耗结构中占到26%,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日益增加。绿色建筑因其具有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的"四节一环保"特征,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优势,必将成为建筑业新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助推生态文明的发展。本文系统阐述绿色建筑在减少能源消耗方面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倡导全社会发展绿色建筑来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建设信息》2013,(5):40-4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等重要论述,为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东部沿海省份,江苏人口密集、经济密集、城镇密集的省情特征决定了江苏土地紧张、发展空间有限、资源环境约束大,因此,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命题在江苏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是深圳建设领域绿色建筑主题年,深圳市政府出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行动纲领和配套的9个文件、80项具体工程,出台了《打造绿色建筑之都行动方案》。在第四届困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订了《关于建设深圳市光明新区绿色建筑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将156平方公里的光明新区打造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绿色建筑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江西建材》2013,(6):3-3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已成为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的重大课题,也是加强民生科技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形势与需求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在能源消耗结构中占到26%,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日益扩大。传统建筑业全过程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同时产生了相应数量的污染物。绿色建筑因其具有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的"四节一环保"特征,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优势,必将成为建筑业新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助推生态文明的发展。本文系统阐述绿色建筑在减少能源消耗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倡导全社会发展绿色建筑来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发展绿色建筑是解决我国资源能源问题的重要战略,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将从启蒙阶段迈向快速发展阶段。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全面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和所具备的条件,并从建筑单体、社区、城镇、城市等维度提出绿色建筑新建与改造、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工业化等方面的发展策略,并提出加快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和政策研究方面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上海建材》2014,(4):1-6
<正>(接上期内容)第三部分技术篇十、科研成果在推进上海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科研工作方面,上海市依托科研院校、企业单位、协会等力量,形成研发合力,围绕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积极开展大量课题研究,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运营评估研究"、"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平台管理与信息披露制度研究"、"基于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软件研究与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用于绿色建筑的建材评价方法研究"、"用于绿色建筑的建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引领绿色建筑,建设生态文明。从2005年至今,建设部先后发布了一系列引领绿色建筑的技术文件:2005年10月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6年3月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7年8月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一连串标准、细则的出台,凸显了中国政府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道路上的强势姿态。绿色建筑又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发展绿色建筑是建设行业建没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4月发布《"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实施100个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建设的规划目标。今年以来,绿色生态城市建设进一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七大原则中,第四条原则即为生态文明,绿色低碳——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规划》还专门列出一节提出"加快绿色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  相似文献   

17.
一、理念先行 领跑全国 近年来,在浙江省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积极倡导绿色建筑理念,浙江绿色建筑推广氛围越来越浓.浙江省认识到: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是顺应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是推动浙江省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是建筑节能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绿色建筑也因此受到了极大关注.为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高品质、高质量发展,重庆市政府和行业做了很多工作.该文通过对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汇总,介绍了重庆市绿色建筑标准的制定、绿色建筑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以及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思考,寻求解决办法,以期为重庆市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据统计,我国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耗量占全国能源消耗量的70%,工业建筑能耗占行业总能耗的35%—50%。因此发展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既能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又可为生产、科研和人员提供适用、健康安全和高效使用空间的绿色工业建筑势在必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0年8月发布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2012年8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在北京召开了国内首  相似文献   

20.
"当前粗放式、低效率的增长模式,使得与建筑相关的耗能已占社会总耗能的46.7%。"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梁浩博士称,绿色建筑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它代表建筑未来发展方向。以江苏建设的武进绿色建筑园区情况为例,梁浩介绍,自2011年9月,江苏武进获批成为国家首批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以来,总投资逾180亿元的绿色建筑产业链已往当地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