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管井过滤器孔隙率是表征管井过滤器进水性能的指标,其概念及其确定对管井计算和管井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迄今,管井过滤器孔隙率被定义为过滤器骨架管的孔隙率,似无疑问,其实不然,我国管井工程的理论和实践均证明这一定义是值得讨论的。本文探讨了管井过滤器孔隙率的概念及其确定,首次提出了"过滤器有效孔隙率"的概念,并对过滤器孔隙率的定义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管井过滤器直径和长度确定(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管井过滤器直径和长度确定一直是管井工程未完善解决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迄今,有关规定差异不同,存在学术见解分歧,也存在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关于管井过滤器直径和长度的规定,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探讨了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管井过滤器直径和长度确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钢筋砼过滤管的开孔率与轴向抗压强度吴英月,陆法根,谷扬云管井是垂直安装在地下的取水构筑物,一般由井壁管、过滤管、沉砂管和滤料层、封闭物等组成(见图1)。过滤管与其外国的滤料层构成了管井过滤器。过滤器大都布置在管井下部.其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管井的使用寿...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实践与测试认为,供水管井过滤器直径、长度的确定,按“入井流速”计算不合理。并提出按含水层性质、厚度、出水量、水位体深等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管井过滤器直径和长度确定(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关规定给出的管井过滤器直径和长度计算式或复核式,集中反映了在管井设计上的诸多概念混淆,是导致目前管井过滤器直径与长度规定混乱的重要原因,也是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6.
在大厚度含水层中设计管井时,合理确定过滤器长度及位置,可经济、有效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文章在明确过滤器有效长度的概念的基础上,根据地下水的流动特征导出了过滤器有效长度公式,提出了过滤器有效长度的显著特征,给出了过滤器适用长度参考值,对指导生产井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供水管井设计出水量确定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井过量抽水是国内外供水管井工程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正确地确定管井设计出水量仍是一个未完善解决的课题。探讨了管井设计出水量确定的理论依据及实践问题,首次提出了井壁进水能力和过滤管进水能力的概念和确定方法,并对管井出水能力、管井设计出水量的概念及其确定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8.
供水管井工程“井系列”名词术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我国供水管井工程名词术语混乱的弊端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在总结了供水管井工程名词术语几十年来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供水管井工程“井系列”名词术语,并已纳入到我国国标《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的“术语”规定之中。  相似文献   

9.
几种纤维过滤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对纤维球过滤器、胶囊挤压式纤维过滤器、压力板式纤维过滤器及自压式纤维过滤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深入剖析,证实纤维过滤器具有运行流速高、截污能力强和出水水质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孔隙率是影响地滤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阐述了孔隙率可调式纤维过滤装置的试验研究情况,尝试采用人工主动式控制滤层孔隙率的变化,将机电一体化结构引入过滤过程。试验表明通过外部控制滤层孔隙率变化,可以获得滤速、出水水质和过滤周期的优化效果,具有适应性广,机动方便等特点,特别适用于船舰及车辆的中小型水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11.
结合生产实际,研究了在双阀滤池上增设表面冲洗工艺的改造技术,从技术和经济层面,针对由高藻微污染原水给双阀滤池带来的低产能、高成本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通过改变双阀滤池的"弱反冲洗"方式,在保持滤池原有产水量乃至提高产水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滤后水水质,从而保证了出厂水浊度≤1 NTU.  相似文献   

12.
曝气生物滤池反应器的沿程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BAF)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推流式反应器,为研究其沿程生化特性,将反应器由下至上分为5个采样区间,考察了有机负荷、NH3-N负荷以及各段生物数量及其活性所引起的沿程生化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在滤料层高度为180cm的BAF反应器中,由下至上各区间段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递减规律;在气水比为4.5:1、进水COD为249.5—410.6mg/L、进水NH3-N为7.8—39.6mg/L时,其对COD、NH3-N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滤料层高度〈135cm的区间,去除率分别达到75%、86%以上,硝化菌的活跃层较异养菌的高;对SS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滤料层高度〈75cm的区间,去除率可达到88%。  相似文献   

13.
针对郑州市某地表水厂冬季滤池过滤周期严重缩短的情况,对堵塞滤池的粘性物质做了定性分析。根据小试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实施了停用除藻剂、更换混凝剂、增加浊度、投放鲢鱼苗等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滤池恢复了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4.
王斌 《山西建筑》2008,34(13):168-170
介绍了屋面防水设计的原则,从节点构造、屋面挠度和建筑物防水设计等方面分析了屋面渗漏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确保防水层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5.
我国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的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俊  王超  吉栋梁 《中国给水排水》2007,23(20):103-106
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是评价和保护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指出了我国饮用水水源水质相关标准存在的问题,如缺乏法律保障、主管部门不明确、缺少专业标准、水质基准研究不足等;分析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在标准体系、指标限值、监测评价、实施保障等方面的不足,并对我国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明了对袋式除尘器用滤料进行表面技术处理的必要性及其产生的相关问题,并通过现有理论及实验研究结果对滤料孔隙率与过滤阻力、过滤效率之间的两组关系分别进行分析论证,得出两组关系在除尘实践中存在的矛盾:滤料的孔隙率增大,过滤阻力减小,但是过滤效率也随之减小;而当孔隙率减小时,过滤效率增大,过滤阻力也增大。在实际过滤除尘工程中,用户和设计者往往希望拥有高效低阻的过滤材料。为此本文给出了解决这个矛盾的思路,以及依据实际过滤除尘工况寻找复合滤料最佳孔隙率的具体操作方法,这不仅对滤料的性能优化设计、选择提供了方法指导,还将有助于新型滤料的研发,同时也避免了对滤料进行表面处理时存在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合适的滴水湖补充水的处理工艺,开展了“生物接触氧化+气浮”(工艺1)和“生物滤池+沉淀”(工艺2)两种组合工艺处理地表源水的中试研究(规模为20m^3/h)。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池对藻类、叶绿素a和氨氮的去除效果比生物滤池好,但二者对浊度、总磷、CODMn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大;工艺1去除浊度、藻类、叶绿素a、总磷、氨氮和CODMn的效果较工艺2好,且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受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合适的滴水湖补充水的处理工艺,开展了"生物接触氧化+气浮"(工艺1)和"生物滤池+沉淀"(工艺2)两种组合工艺处理地表源水的中试研究(规模为20 m3/h).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池对藻类、叶绿素a和氨氮的去除效果比生物滤池好,但二者对浊度、总磷、CODMn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大;工艺1去除浊度、藻类、叶绿素a、总磷、氨氮和CODMn的效果较工艺2好,且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受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浓度离子固化剂对天然钙蒙脱土进行改性处理,开展素土与改性土在相对湿度(P/P0)0.01~0.95区间的水汽等温吸—脱附试验,通过持水速率曲线、晶层d001演化曲线及红外光谱特征峰解析蒙脱土吸附水进程中主控因素的演化规律,据此提出水合状态变化的界限相对湿度区间,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阳离子水化能和晶层表面水合能角度,建立了离子固化剂改性蒙脱土微观持水方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钙蒙脱土,在0P/P00.15~0.2,阳离子与水分子结合形成单层"水化壳";在0.15~0.2P/P00.45~0.5,阳离子形成2层"水化壳";当0.45~0.5P/P00.8~0.9,晶层基面进一步吸附水分子形成2层完整水化膜。在极高吸力段(ψ200 MPa),蒙脱土持水能力只受控于层间阳离子水化作用,而在中高吸力段(15 MPaψ200 MPa),晶层基面与水之间的分子作用力是影响蒙脱土表面水合能及持水性状的主要因素。在特定吸力范围内,离子固化剂通过改变相应的物化性质参数(阳离子交换量、比表面积)从而弱化蒙脱土持水能力。基于微观水合机制所构建的持水方程能够很好预测本次试验及文献报道的数据结果,不同吸力段的持水模型可量化表征离子固化剂对蒙脱土吸附水性状的调控机理。  相似文献   

20.
对带裂缝混凝土表面进行了4种不同硅烷防水处理,通过770次海水干湿循环暴露试验,研究了表面防水处理对带裂缝混凝土水分和Cl-渗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无裂缝混凝土而言,硅烷防水处理有效抑制了水分和Cl-的渗透;混凝土开裂后及时进行特定的硅烷防水处理,那么即使裂缝宽度达0.2 mm,仍可建立有效的Cl-隔离层;防水处理后混凝土再开裂时,则防水效果对裂缝宽度的敏感性较大.因此,对带裂缝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硅烷防水处理前,必须对其裂缝状态进行正确评估,以保证硅烷防水处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