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抽余C_4烃中异丁烯催化逆流水合制叔丁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大颗粒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φ100mm×10m的反应器中进行了异丁烯催化逆流水合制叔丁醇的中间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水油体积比和抽余C4烃的流速等对异丁烯转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异丁烯催化逆流水合制叔丁醇的适宜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80~90℃,水油体积比为4~5,抽余C4烃的流速为0.45~0.55mm/s。在此条件下,异丁烯的转化率可达88.8%。工业装置运转结果表明,异丁烯转化率大于75%。  相似文献   

2.
混合碳四中异丁烯催化水合制叔丁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Keggin型结构的浓杂多酸水溶液为催化剂,由混合碳四、抽余碳四中的异丁烯直接水合制叔丁醇。通过对异丁烯催化水合反应中各影响因素的研究,获得了以高浓度杂多酸水溶液为催化剂、在连续逆流多级反应器中反应及较优化条件下,使异丁烯的转化率与叔丁醇的选择性均达到99.5%以上。该过程是目前混合碳四或抽余碳四中异丁烯分离和综合利用较先进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3.
异丁烯催化水合制叔丁醇反应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实验室单釜中,以混合碳四为原料,具有Keggin结构的杂多酸水溶液为催化剂,了异丁烯直接水合制叔丁醇的反应规律,考察了反应温度、搅拌转速、水油相体积比,不同叔丁醇初始含量,原料 中不同异丁烯含量等对水合过程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杂多化合物薄膜催化异丁烯水合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多孔钛片为支撑体,制备了磷钨杂多化合物薄膜化催化剂,并在膜催化器上进行异丁烯水合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薄膜化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在原料气流量20.9mL/h、异丁烯与水摩尔比1:5、反应温度110℃条件下,叔丁醇收率可达78%,且薄膜催化剂的处理极为方便,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5.
NKC-9离子交换树脂细粉催化异丁烯水合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毅  周明  许春建 《石油化工》2003,32(9):775-778
采用半连续反应过程 ,使用NKC -9离子交换树脂细粉 ,改变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搅拌转速和异丁烯浓度等条件 ,对异丁烯水合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数学模型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参数识别 ,得到了动力学模型参数。应用该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异丁烯水合反应过程进行模拟 ,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6.
王华  黄韬  陈刚  张今令  刘中民 《石油化工》2005,34(Z1):156-158
考察了几种分子筛催化的FCC混合C4馏分水合反应的性能,筛选出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HZSM-5催化剂.反应体系中存在溶剂效应加入合适的溶剂,可提高叔丁醇的收率.确定了HZSM-5分子筛催化C4馏分水合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7.
叔丁醇中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异丁烯齐聚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和叔丁醇体系中,对异丁烯(IB)的齐聚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机理分析建立了异丁烯齐聚动力学模型。用高斯-牛顿法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参数估算,得到了动力学模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IB齐聚具有一级串联不可逆的特征。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叔丁醇,虽可降低催化剂的酸性,但提高了IB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能力,使得IB的二聚体(三甲基戊烯)选择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分析讨论了影响抽余C4中丁二烯、乙腈含量的因素,如腈烃比、乙腈入塔温度、进料组成、塔压以及第一萃取精馏塔、水洗塔的结构性能等;提出腈烃比为5.5~6、乙腈入塔温度为55℃、稳定进料组成和塔压等解决抽余C4质量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活性趋于稳定的Pd-Mo/Al2O3催化剂上,利用20 mL的连续微反装置对抽余C5饱和加氢的表观动力学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氢分压、温度、停留时间(液态空速)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得到了抽余C5饱 和加氢反应动力学参数和积分模型。对方程的检验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一致,说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模型能描述抽余C5加氢的反应进程。  相似文献   

10.
催化水合正丁烯制仲丁醇的生产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世界甲乙酮需求量的扩大促进仲丁醇的生产,由混合C4中的正丁烯生产仲丁醇,具有原料廉价易得等特点。从生产工艺,技术经济,三废处理等方面对间对接水合法,直接水合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由杂多酸直接水合法制仲醉醇,具有催化剂活性,工艺流程简捷,设备腐蚀小等优点,是今后工程设计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催化水合法合成乙二醇   总被引:31,自引:8,他引:23  
针对目前直接水合法生产乙二醇设备大、能耗高的状况,采用催化水合法合成乙二醇,并探讨了催化剂用量、水/环氧乙烷质量比、反应温度、压力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水/环氧乙烷质量比为4/1时的较佳反应条件范围:催化剂质量分数不小于6%;反应温度大于45℃;反应压力大于0 5MPa。在此工艺条件范围内,环氧乙烷的转化率99 8%以上,乙二醇的选择性99%以上。  相似文献   

12.
用异丁烯与乙二醇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乙二醇特丁基醚,探讨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液体空速对醚化反应的影响。试验表明,部分反应液返回及适当的原料配比有利于醚化反应在均相互溶体系中进行,并能有效控制反应温度及解决反应撤热问题。在反应温度45—50℃、液体空速为1.8—2.7h-1的条件下,异丁烯的转化率、乙二醇特丁基醚的选择性、乙二醇特丁基醚的收率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环氧乙烷的吸收与催化水合法制乙二醇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在环氧乙烷吸收反应的研究过程中,配制含乙二醇的NY催化剂水溶液吸收环氧乙烷,考察了温度、环氧乙烷分压、环氧乙烷停留时间、反应液体停留时间等对环氧乙烷吸收量和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45℃、环氧乙烷分压大于0.06 MPa、环氧乙烷停留时间不小于0.1 min、液体停留时间不小于20 min的工艺条件下,溶液中总环氧乙烷的质量分数可达20%,环氧乙烷转化率为22.5%左右。  相似文献   

14.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modified (non-Keggin-type) aqueous solutions of Mo-V-phosphoric heteropoly acids HaPzMoyVx,Oh (HPA-x') were applied as homogeneous catalysts for the two-stage oxidation of TMP (2,3,6-trimethylphenol) by oxygen into TMQ (2,3,5-trimethyl-l,4-benzoquinone), the latter being the key intermediate in the synthesis of vitamin E. The TMQ yield was analyzed regarding solvent type, reaction temperature, molar HPA-x ':TMP ratio,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vanadium (V) in the HPA-x' solution. The TMQ yield was found to depend strongly on the catalyst redox potential and the rate of electron transfer. The results obtained enabled to establish the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 as well as to suggest the reaction mechanism. In the target reaction, which proceeds in the two-phase system, the TMQ yield is higher than 99%. After phase separation, the catalyst is rapidly regenerated by oxygen and reused.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碳四组分对甲基叔丁基醚(MTBE)醚化反应的影响,对MTBE装置改用混合碳四为原料后该装置操作条件和产品变化进行了对比。通过比较,对MTBE装置加工混合碳四的可能性和生产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MTBE装置改用混合碳四原料时出现的硫和碳五含量偏高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合目前气体加工联合装置生产流程的调整给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过渡金属改性Pd/C催化剂上葡萄糖催化氧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Fe、Co、Ni改性的Pd/C催化剂上葡萄糖催化氧化反应结果,利用BET、XPS研究了Co的添加及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物化性能的影响。活性评价结果表明,Co质量分数为3%的Pd Co/C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反应3h后,葡萄糖的转化率达92%,选择性为94%,较Pd/C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有显著的提高。BET、XPS表征结果表明,Co的添加及焙烧过程,改变了Pd/C催化剂的表面组成及结构,有利于Pd的还原,从而使Pd Co/C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