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一种简单的新工艺分别在硅片和氧化铝陶瓷基片上制备了γ-Fe_2O_3薄膜。该工艺分3步完成:首先利用Fe(NO_3)_3酒精溶液通过浸渍涂布工艺制备α-Fe_2O_3薄膜,其次α-Fe_2O_3薄膜在氢气流中、320~350℃之间热处理30min被还原为Fe_3O_4薄膜,最后Fe_3O_4薄膜在空气中250℃左右热处理30min被氧化为γ-Fe_2O_3薄膜。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该γ-Fe_2O_3薄膜呈尖晶石物相和自由取向,晶粒为针形,具有疏松多孔的微结构。  相似文献   

2.
韩志萍  王立 《功能材料》1996,27(6):513-517
在磁性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中,为了获得磁性能高、粒径小和稳定性好的纳米晶磁核,作者对CrxFe3-xO4纳米晶磁性载体的制备和性能作了研究。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得的CrxFe3-xO4纳米晶,具有20-30nm的粒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50emu/g,磁学性能Hc(矫顽力)近纯Fe3O4的3倍。  相似文献   

3.
用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各纳米α-Fe_2O_3并研究其气敏特性,结果表明,在没有掺杂的情况下,纳米α-Fe_2O_3就具有较好的气敏特性。其原因是纳米粒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晶界比例,从而导致对气体的吸附能力和扩散能力增强。本文用原位XRD方法研究了纳米α-Fe_2O_3的气敏机理,结果表明,在还原性气氛和加热条件下,α-Fe_2O_3并没有被还原成Fe_3O_4,其气敏机理主要是表面效应控制型。  相似文献   

4.
在磁性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中,为了获得磁性能高、粒径小和稳定性好的纳米晶磁核,作者对CrxFe3-xO4纳米晶磁性载体的制备和性能作了研究。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得的CrxFe3-xO4纳米晶,具有20-30nm的粒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50emu/g,磁学性能HC(矫顽力)近纯Fe3O4的3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途述了化学法制备Co-Fe_3O_4磁流体的试验结果。在适宜的工作条件下,只要活性剂和载液选择得当,且与磁性颗粒之间的配比合理,就可以制备出磁性强和稳定性好的Co-Fe_3O_4磁流体。通过对主要操作变量参数的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对相同操作条件下制备的Co-Fe_3O_4磁流体和Fe_3O_4磁流体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的饱和磁化强度远大于后者。本试验研究为研制高质量的磁流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氧缺位铁酸盐MFe2O4—δ的制备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力军  张春雷 《功能材料》1997,28(4):421-426
使用XRD、Mossbauer谱结合化学分析考查了573K下还原时间对空气氧化碱性悬浮液合成的铁酸盐MFe2O4+δ(δ≥0)的物相、晶格常数及化学组成的影响,得出了制备氧缺位铁酸盐MFe2O4-δ(δ>0)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573K下制备MFe2O4-δ的最佳还原时间按Fe、Co、Mn、Ni顺序分别为10h、3h、40min和30min,氧缺位程度及晶格常数在最佳还原时间之前随还原时间增长而增大,在接近最佳还原时间时达到极大值。MFe2O4-δ的极大值δ按Fe、Co、Mn、Ni顺序减小,超过最佳还原时间MFe2O4-δ将分解为α-Fe(M=Fe)或MO-FeO(M=Co、Mn、Ni)。  相似文献   

7.
将Fe-M(M=C5SiO2Al2O3)混合物在Ar中高能球磨56g后测量Mosbauer谱,结果表明,(Fe)2-(SiO2)1仍为Fe和SiO2的机械混合物:(Fe)6-(C)3已完全合金化,生成两种Fe3C;(Fe)2-(Al2O3)1则成为Fe(73%),尖晶石型的FeAl2O4)22%),qqntFe的团聚族(5%)和Al2O3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研究了稀土氧化物及其它某些化合物对γ-Fe_2O_3气敏元件灵敏度、选择性、工作温度和使用寿命的影响,并对加粘土在γ-Fe_2O_3气敏元件中的作用做了详细研究,为制备优异的γ-Fe_2O_3气敏元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俊  官建国 《材料导报》1999,13(3):69-71
将Fe3O4纳米粒子与酞菁锰进行复合,制备并表征了MnPc-Fe3O4纳米复合粒子,研究了其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各种组成的Co_xFe_3-xO_4纳米晶是通过作者改进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 ̄[1]。考察了系列组成Co_zFe_3-xO_4样品的穆斯堡尔效应,推算出晶体中阳离子分布与饱和磁矩同Co(Ⅱ)含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四氧化三铁纳米粉在水溶液中分散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本兰  沈晓冬  崔升 《材料导报》2006,20(Z2):164-166,169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粒子,选用柠檬酸铵、白蛋白、PEG200和柠檬酸等作为分散剂,对Fe3O4纳米粉体进行表面修饰和改性,研究了分散剂种类、添加量及粉体含量等对Fe3O4纳米粉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蛋白和柠檬酸铵是水溶液中纳米粉体很好的分散剂;电解质柠檬酸铵作为分散剂时,溶液分散处理都能达到很好的稳定效果;用白蛋白分散时,最佳工艺条件为:纳米Fe3O4粉体含量为40mL标准溶液/100mL溶液,白蛋白添加量为1.6mL.最后采用HRTEM、FT-IR等对其结构和包裹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粒子表面包覆了柠檬酸铵,柠檬酸铵包覆的Fe3O4纳米粒子基本呈球形,单个晶粒粒径约为10nm,制得的磁性液体分散稳定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固相反应法合成出α-Fe2O3/Fe3O4复合产物,利用XRD、Raman、SEM等技术和恒电流充放电方法,探讨了恒温反应时间对材料微观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恒温反应时间对复合产物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形貌与电化学性能影响较大;除首次循环外,复合负极材料在随后充放电过程中库伦效率可达96%以上,循环性能与倍率性能明显优于单相α-Fe2O3负极材料与Fe3O4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   

13.
铁系陶瓷湿敏材料掺杂改性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碱金属与稀土金属掺杂对改善以 Fe_2O_3为基的陶瓷湿敏材料敏感特性与微观结构有显著作用.适量 K~+、La~(3+)离子掺入能明显提高材料本征电导影响低湿区的感湿灵敏度.借助 SEM、XPS、FI-IR 及 AAS 等研究了材料的表面特性.发现,亚稳态水溶性次相与亲水的 K~+ 离子在表面的富集、迁移以及迁移造成的损耗是影响铁系湿敏陶瓷材料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固相烧结法,按不同配方制备了吸波材料(LiFe)xZn1-2xFe2O4(x=0.1、0.2、0.3、0.4、0.45、0.5),研究了Cr2O3、Al2O3等掺杂对(LiFe)0.45Zn0.1Fe2O4吸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iFe)0.45Zn0.1Fe2O4吸波性能较好,而在(LiFe)0.45Zn0.1Fe2O4中掺入1%的Al2O3对增加-10dB带宽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Fe2O3纳米粒子的醋酸改性对其催化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表面改性法对Fe2O3纳米粒子进行醋酸改性,用TEM和纳米粒度测试仪对Fe2O3纳米粒子进行了形貌和粒度表征,用FTIR和XPS对改性后的Fe2O3纳米粒子进行了结构表征,用DTA研究了醋酸改性处理对Fe2O3纳米粒子的高氯酸铵(AP)热分解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凝胶-溶胶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40nm,窄粒度分布的Fe2O3纳米粒子,醋酸改性处理改善了Fe2O3纳米粒子的分散性.FTIR和XPS结果表明,Fe2O3纳米粒子与醋酸分子发生了化学键合.DTA结果表明,Fe2O3纳米粒子的醋酸改性能提高Fe2O3纳米粒子的AP热分解催化性能;随着Fe2O3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醋酸改性的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纳米药物载体Fe3O4的可控反应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洁  吕董  张云甫  张小青  王旋  刘素琴  黄可龙 《材料导报》2006,20(Z2):152-154,163
纳米Fe3O4颗粒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纳米药物载体,蕴涵广阔的前景.介绍了纳米Fe3O4的可控性操作(粒径、形貌、性能),并展望了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7.
平均粒径大小及磁性能不同的Fe3O4超微粉的制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颖  王建华 《功能材料》1993,24(1):20-24
本文研究了以共沉淀法和沉淀氧化法获得平均粒径大小及磁性能不同的Fe_3O_4超微粉的可能性。实验表明:以不同的共沉淀反应条件所制取的Fe_3O_4超微粉平均粒径及磁性能变化不大,而由改变沉淀氧化反应条件则可制取平均粒径及磁性能显著不同的各种Fe_3O_4超微粉。  相似文献   

18.
利用MM 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较系统地考察了纳米Fe2O3填充的UHMWPE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并与微米Fe2O3填充的复合材料作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纳米Fe2O3粉体增强UHMWPE复合材料比微米Fe2O3粉体增强UHMWPE具有更好的减磨和抗磨性,文中对纳米和微米Fe2O3颗粒增强UHMWPE的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纳米Fe3O4-聚吡咯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合成了同时具有导电性和磁性能的Fe3O4-聚吡咯纳米微球的基础上,使用了光电子能谱(XPS)、IR、UV、TGA等手段研究了纳米Fe3O4-聚吡咯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Fe3O4与聚吡咯基体问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Fe原子3d轨道的空轨道与N原子的孤对电子形成了配位键,正是这种配位键的形成提高了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白蛋白包覆纳米Fe3O4磁性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纳米级Fe3O4磁性粒子。方法: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颗粒,通过高温固化法使得白蛋白固化包覆磁性Fe3O4磁性粒子。结果:X-Ray衍射分析表明制得的纳米Fe3O4为反尖晶石结构,晶粒平均粒径为17.9nm;白蛋白包覆的磁性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341nm。结论:纳米Fe3O4及其白蛋白包覆的磁性粒孚可用作药物的载体,适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