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叶琼  何亚伯 《工业建筑》2012,42(1):144-148
C60高性能混凝土的黏度与可泵性的矛盾历来是混凝土超高泵送施工的一大难题。以某超高层建筑物的混凝土泵送施工为例,首先选择适于超高层泵送要求的C6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并从理论计算和实际推算两方面对所需泵送设备的关键参数进行验算论证,确定选用三一重工生产的HBT90CH-2135D泵送设备,并最终采用了二泵二管一次泵送到顶的混凝土泵送施工方案,成功克服了C60高性能混凝土黏度与可泵性的矛盾,顺利将混凝土一次泵送至383 m高度。对超高层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将优质山砂与机制砂混合,采用Ⅱ级粉煤灰及S95Ⅱ级磨细矿粉作为矿物掺合料配制C60高性能泵送混凝土。从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和易性、经时损失、压力泌水和抗压强度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配合比优化设计,配制出了C60超高层泵送混凝土。这不仅解决了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粘度与可泵性相矛盾的问题,而且解决了扩展度与粘度的经时损失尤其是泵送损失问题。阐述了C60超高层泵送混凝土的配制关键技术,成功将C60混凝土一次泵送至430m高度。同时,提出了高强度等级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可泵性评价的关键技术指标,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了采用粉煤灰和矿粉双掺技术配制C6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关键技术。从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和易性、经时损失、压力泌水和抗压强度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配合比优化,解决高强度等级混凝土黏度与可泵性的矛盾以及泵送损失等问题,阐述了C60超高层泵送混凝土的配制关键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双掺技术可以有效改善C6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并且满足施工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高强泵送混凝土强度因素和可泵性因素,研究了控制混凝土徐变系数的措施,进而提出了适合工程实际的 C60泵送混凝土配制技术。  相似文献   

5.
采用常规原材料,通过配合比优化设计配制出了C60超高层泵送混凝土,不但解决了高强度等级混凝土黏度与可泵性相矛盾的问题,也解决了扩展度与黏度的经时损失尤其是泵送损失问题.同时,对所需泵送设备的关键参数进行验算并确定相应型号的混凝土泵,成功地将C60混凝土一次泵送至330m高度.提出了高强度等级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可泵性评价的关键技术指标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湖南湘潭电厂二期工程C60泵送混凝土掺入超细粉煤灰(UFA)等量取代水泥30%,并采用卵石成功配制了UFA高性能泵送商品混凝土。通过试验室及现场试验相结合,综合测试了混凝土各项性能。结果表明,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优良,坍落度达到18cm以上,坍落度损失小;硬化混凝土28d强度满足工程要求的C60强度等级。试验室的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UFA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优良,干缩、抗裂性能等均优于普通混凝土。  相似文献   

7.
采用全计算法进行了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试验过程中分析了掺合料的作用机理,通过试验优化了配合比,配制出了C60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并成功将其应用于南通某高层结构的混凝土工程中。  相似文献   

8.
通过现场试验 ,利用特细砂配合机制砂成功研制出C50 泵送混凝土 ,并成功地应用于索塔工程施工。论述了C50特细砂泵送混凝土的试制过程和主要技术性能 ,介绍了泵送混凝土在高温、高泵程条件下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相关检验数据,详细介绍了C60高强泵送混凝土的配制、试验及其成形机理,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C60高强泵送混凝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结合甘肃地区首次应用高强钢纤维泵送混凝土的实际工程,介绍了用粉煤灰、矿粉双掺配制C60钢纤维泵送混凝土的技术关键,并通过优化配合比,解决了该混凝土粘度与可泵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贵州地区200 m以上超高层建筑建设发展迅速,超高层建筑涉及的超高泵送技术与山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技术成为新的难题。通过研究山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以及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耐久性能、超高泵送技术等内容,配制出满足工程应用的C 70、C 65、C 35的高性能混凝土。实践证明,此类高性能混凝土可适用于实际工程,并可为其他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C100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超高泵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常规的混凝土优质原材料和生产设施,配制出了C100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不但解决了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低水胶比、高黏度与可泵性相矛盾的问题,也解决了扩展度/坍落度的经时损失问题,配制出了超高强、黏性阻力小、均匀性好、保翅性能优、质量稳定、便于超高泵送的UHPC.在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西塔)先后成功地将C100UHPC一次顺利泵到333 m高,并创下了泵送到411 m高的世界新纪录;C60及以上的HPC与UHPC约7万m3,如此大批量的现场应用;如此高的泵送高度,在国内尚无首例,在世界上均属罕见.  相似文献   

13.
根据当地常用原料情况,进行优选,以高强泵送混凝土-C60、C70、C80混凝土的反复试验验证得出试验结果,C60混凝土已应用于工程上取得 了一定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泵送过程的实质是压力通过水传递后,使混凝土产生部分密实,性能发生变化并产生移动。由此对混凝土可泵性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结合工程实例对超高泵送系统进行了施工计算,尤其是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泵送损失问题的提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的有关超高泵送混凝土施工性能评价的关键控制指标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C80高性能泵送混凝土若干问题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的若干问题 ,提出了一种实现 HPC的技术途径和对高性能混凝土可泵性指标新的评价方法 ,为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北京绿地中心工程属超高层工程,所采用混凝土强度达C60,泵送高度达206 m,劲性结构混凝土钢构件大、钢筋密集、混凝土浇筑困难。本工程针对超高层混凝土泵送特点,进行混凝土的研发及高压泵的安装于使用,精心组织混凝土高压泵送,成功解决了超高层高性能混凝土泵送难题,达到了一泵到顶、有效保证泵送混凝土质量的效果,从而保证了超高层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四川建材》2017,(7):5-6
近几年来,我国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高性能结构材料的需要也日益增多,特别是高性能混凝土,C60及以上高性能超高强混凝土已经在多处工程中得到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在超高建筑中的超高泵送技术也因而成为了施工过程中的一项特殊技术。本文通过天津高银117大厦施工实例来研究和分析其中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戴恩梁  金国军  戴少鹏 《混凝土》2013,(1):97-101,104
主要介绍了C65、C70高强高性能泵送混凝土在长沙汇金国际应用中的控制技术。通过采取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运输、泵送、施工养护及温度控制等措施及在配筋与不配筋情况下混凝土温度变化情况的现场模拟试验,总结出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和温度发展变化规律,为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试验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泵送高度超过300m之后,混凝土泵送时间增长、泵送阻力增大,混凝土在高压状态下易出现离析堵管现象,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高黏度和良好流动性之间的矛盾、保塑性差与超高泵送高保塑性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武汉中心工程C60自密实混凝土最大泵送高度为410.7m,混凝土性能指标确定和泵送系统的配置存在一定困难。以武汉中心工程为例,介绍了超高泵送关键施工技术,有效确保了混凝土可泵性。  相似文献   

20.
以实际工程为例,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送的影响因素并合理设计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依据以往经验验算了泵送压力,选择了合适的输送泵设备,并对超高层建筑泵送高性能混凝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堵管原因作出了分析,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