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了目前地铁通信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引入了软交换技术,并对软交换技术的特点和功能进行总结,在考虑了地铁公司的需求和地铁运行的实际情况之后将软交换技术应用到地铁的通信系统中,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分析了影响方案的各种成本以及设备的寿命得出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武连威 《数字化用户》2020,(28):0016-0018
现阶段作为居民日常出行必选交通工具的地铁,与其他交通工具相比越来越受居民的青睐。可以说大多数居民进行交通选择时,首选都从乘坐公交变成乘坐地铁,地铁交通运行无论是在速度上,或者是在舒适度上都比乘坐交通要更胜一筹。地铁交通运行存在许多优势的原因,是由于其自身具有更高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科技程度越高为居民带来的舒适度就会越高。地铁交通能够正常运行主要取决于地铁通信系统的应用,这是与公交运行系统存在的巨大差别,然而目前国内的地铁通信系统还是存在一些缺陷,这会导致地铁交通无法正常运行,因此软交换技术的应用,能够较为明显得改善目前地铁通信系统运行的现状。现在是应用软交换技术的初期,如何更好将软交换技术应用于地铁通信系统中,还需要相关技术工作人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铁路运输领域的通信网络也逐渐向下一代通信网络演进,如何保证铁路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在工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软交换技术原理及其网络体系结构,对软交换技术在下一代铁路通信网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给下一代铁路调度指挥系统提供一个崭新的多媒体综合通信平台,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正点、实现铁路调度高度集中的统一指挥和适应铁路未来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技术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社会经济的飞速增长支撑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我国开始步入全新发展阶段后,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都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环境,而其中应用效果最为显著的就是软交换技术,而作为新时期的科技产物,软交换技术将在我国相关领域未来的创新发展中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进步,科技的发展,很多新技术被提出,如: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软交换技术就是新时代技术之一。软交换技术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提出,指的是用户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Call Manager、Call Server),实现PBX功能(IPPBX)。目前我国几大网络运营商都已经进行了软交换技术开发和实践。如中国的移动、联通、电信,都积极把软交换技术应用在通信系统的开发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将针对软交换技术在通信系统中应用的现状及前景展开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人们对轨道交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交通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现代的出行需求,而地铁的建立则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同时,在地铁建设中还应配备相应的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但是当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为城市交通服务的质量。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将软交换技术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方案,以期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7.
桂志鹏 《通讯世界》2017,(10):27-2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传统的交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需求,地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应运而生,作为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面承担了重要的角色,但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应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软交换技术的作为科技创新的代表,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融合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些矛盾,本文以此为背景,首先对软交换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对两者的结合作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8.
石油通信专网主要为油气田生产单位和住宅用户提供固话接入服务,随着企业信息网络的发展,专网通信系统出现了业务单一、管理效率低、维护成本大等问题,急需改造。针对专网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软交换技术构建叠加网络,分步实施网络的演进、  相似文献   

9.
结合当前通信行业发展,建立一个网络融合和业务融合的通信网络是必然趋势。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能将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进行融合,并且提供丰富的业务,还能支持多样化接入等,此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运营商通信网络。地铁通信网是专门服务于地铁运营的网络,由于地铁行业的特殊性,软交换技术还未大量应用,仅在公务电话系统开始尝试应用,已明显提高地铁行业通信和信息化水平,因此建立一个融合语音、数据、视频业务的综合业务网络是新常态下地铁通信建设的必然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方凯  林嘉豪 《通讯世界》2016,(18):84-85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城市化交通发展的需要,众多城市设计并建造了缓解交通压力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地下交通系统,即地铁.同时,根据地铁运行的需要,同步建立起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但在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还应用中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这就需要在对此系统进行改良的同时,融入全新的科学技术,使其能够更加良好的为城市交通服务.将软交换技术融入此系统中便是科技的创新与发展的需要.本文简要阐述了软交换技术的含义,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对于软交换技术的应用需求,并进一步探讨了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组网方案,旨在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能够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软交换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生活之中,比如:通信网中轻松整合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降低网络成本以便运营商更快获得收入.本文就现有的铁路网中交换技术及设备成熟度、现有交换技术的业务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论述电话交换网的必要性,同时就现有问题提出对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软交换技术在电力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电力线信道容量入手,将香农定理应用到这一特殊的通信介质中,分析了在信道客量方面电力线作为通信介质具有的巨大潜力。创新性的将软交换应用到电力线中为用户提供综合的业务实现,给出了一种实际的应用模式。并指出了此课题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台义伟 《数字化用户》2020,(16):0007-000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各项基础服务设施也越来越齐全,其中地铁的飞速发展不仅有效改善了我国城市的交通环境,而且还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在城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我国地铁线路错综复杂,地铁网络也在不断由内到外辐射,这也增加了地铁运行的难度,而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给地铁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巨大的保障,有效减少地铁运行中问题的发生。当下无线互联互通技术在地铁通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不仅能够有效突破地域的障碍,而且还能使信号的传输更为准确及时,但目前互联互通技术在地铁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对目前无线互联互通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推动我国地铁通信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电力信息传输服务要求的不断增长,电力调度通信网结构也在日趋复杂,为了充分保证网络的便捷性与可靠性,我们在电力调度通信专网中引入了软交换技术,这样不仅可以实现电力通信网中各网络的互通,而且还能融合电力调度通信网和管理信息网,从而统一不同介质的网络,实现实时智能化的网络管理,从而满足电力调度对智能调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电力运营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软交换技术就是从常规的媒体网关中把呼叫和控制功能分离出来,利用其服务器上的软件来完成呼唤与控制的功能。在电力公司的调度通信中使用软交换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提高业务管理的效率,所以目前该技术在电网通信系统中应用广泛。文章主要分析了软交换技术在电力公司调度通信中的应用,以便为相关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国家电网余杭供电公司通过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技术研究部门积极开展军转民科技成果合作,基于多种接八方式通信系统应用将部分具有领先性通信技术进行推广,积极开拓电力等通信专网市场,填补民用分布式基于IP传输多种接入技术通信,该系统已拥有17项国际专利成为引领世界多种接入通讯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下一代网络NGN的技术概念以及特点,重点阐述了软交换技术在NGN网络中的应用,从分组中继、本地与语音接入、长途话音业务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的地铁网络无线运作中,要充分的考虑到通信的互通性,而笔者则针对无线互联网的概念进行了阐述,而后对其重要性进行了切合实际的分析和探究,旨在为我国无线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9.
TRIP(telephone routing over Internet Protocol)是IETF最近提出的IP电话路由协议。这篇文章介绍了TRIP的路由机制及特点,并对其在进行软交换路由时的应用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石化企业规模的扩大,其信息网络系统也向更功能化、全面化拓展,现今的石化企业其信息网络系统涵盖企业网络系统、通信专网系统、社区宽带服务系统等多种功能的子系统。然而随着通信范围、通信质量等要求的提高,通信网络系统变得较为复杂,进而出现数据共享性能差、业务受局限、资源管理效率低等问题。因而文章引出软交换网络技术,就其在石化企业通信中的应用加以介绍,以提高其网络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