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近年来,提高邮电通信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成了改革中的一个时髦话题。一些同志不恰当地把现行的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同西方国家的分类分项折旧率作简单类比,认为我们的综合折旧率偏低,折旧年限太长,主张提高综合折旧率。在这种主张的影响下,邮电通信业的固定资产基本折旧率已从1980年的3.6%提高到目前的7%,几乎翻了一番,线路改造提成率目前也已提高到了6.2%,有的同志还主张把基本折旧率进一步提高到10%左右。 邮电通信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目前是否仍然偏低,因而有继续提高的必要呢?为了便于  相似文献   

2.
1.什么叫设备最佳更新期 根据设备经济寿命(即设备年使用成本最低的年数)确定的设备更新时期。此时进行设备更新在经济上最有利。 2.什么P4折旧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的那部分价值。 3.什么叫折旧基金 根据设备的折旧额按月提存,用于固定资产更新的基金。 4.什么叫折旧率 固定资产每期(年、月)应计提折旧额与其原值之比的百分数。按每项固定资产计算的折旧率称个别折旧率;按每类固定资产计算的折旧率称分类折旧率;按全部固定资产计算的折旧率称综合折旧率。按时间单位不同,又分为年折旧率和…  相似文献   

3.
自1993年7月1日起,我国企业全面贯彻实施了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制发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各行业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方面的一项重大改革。设备管理工作如何适应这一改革?笔者拟就有关问题谈几点意见。 首先,新的财会制度在固定资产的标准、分类、计价、折旧制度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第一,简化了折旧目录,改进了折旧办法。如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规定的目录从原400项简化到三大类(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房屋及建筑物)22项;第二,允许多种折旧办法并存;第三,制定折旧年限弹性区间,提高折旧水平;第四,实行规范化管理,如计提折旧不得冲减资本金,取消专户存储等。 这些重大改革,有效地克服了旧制度中的弊端,大大提高了企业使用资金的自主权,为企业搞好设备折旧、加速设备更新改造、促进生产经营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新折旧制度把折旧率从原来的5.5%左右,提高到6.8%~7.8%左右,即把折旧年限缩短20%~30%,这将大幅度地提高企业提取折旧资金的额度;加上允许快速折旧,只要企业经营得当,收益大,有足够的资金成本,在承受力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就可以充分利用生产发展基金、折旧资金等方面的资金,统筹起来用于  相似文献   

4.
《中国设备工程》1991,(4):11-12
1989年末,我市乡镇以上地方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已达31.8亿元。按平均基本折旧5%、大修理折旧3%计,每年可提取2.55亿元的资金用于企业的更新改造。为管好用好这部分资金,我们对市属7个行业46户工业企业的折旧基金提取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反映的一些问题很值得研究。 一、折旧率偏低,折旧基金提取不足 1989年46户工业企业全年提取基本折旧额为4520万元,折旧率为4.3%,低于全国平均5.2%的水平,相当于少提基本折旧946万元。自改革以来,为提高企业自我改造能力,财政和企业主管部门允许一些企业提高折旧率,但很多企业并没有这样做,说是成本负担不了。其实,折旧占成本的比重不大。从46户工业企业产品成本分析看,折旧费仅占总成本的3%,折旧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对成本不会造成多大影响,问题的实质是计提折旧未与企业利益挂钩。如实行工资总额与利税总额挂钩的企业,提高折旧势必冲减利税、工资总额会相对降低,自然妨碍了企业提高折旧率的积极性。 二、折旧基金管理失控,被挤占情况严重 1989年46户工业企业专用基金变动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5.
折旧基金是企业更新改造基金的主要来源。正确计提折旧,合理使用折旧基金,是促进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重要保证。目前,企业在计提折旧和使用折旧基金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认真研究解决。 1.为什么有的企业不愿提高折旧率 自改革以来,为提高企业自我改造的能力,财政和企业主管部门容许一些企业提高折旧率,但很多企业没有提高,说是成本负担不了。其实,折旧占成本的比重不大,一般都在5%以下,折旧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对成本不会造成多大影响。看来,还是计提折旧没有和企业利益挂钩的缘故。如实行工资总额与利税总额挂钩的企业,高提折旧势必冲减利润,工资总额  相似文献   

6.
制定正确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政策,合理使用折旧基金,对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存在的问题 国务院于1985年4月26日发布《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财政部于1986年5月19日发布《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其中明确规定了提取折旧的范围、依据、方式、折旧率、单位折旧额,以及折旧基金的使用等。由于工业品(包括原材料)调价,固定资产按成本法计价提取的折旧基金实际上入不敷出,不能有效地促进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达到合理使用、优化配置的目的。我国汽车工业虽有很大发展,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要落后几十年。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汽车工业固定资产更新缓慢。我国按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最高为8%计算,更新周期需13年。在目前物价指数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固定资产原值不变,企业靠折旧基金很难适应维持再生产的需要。主要矛盾如下:  相似文献   

7.
引言 我国1978年开始使用余额递减法折旧,进行不到两年,转为采用综合折旧—不论什么设备统一按固定的折旧率(如地矿部系统为6%)提取。不难想象这种折旧法,会使现有固定资产的帐面净值与其实际技术状况有怎样的差距!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许多企业实行承包、租赁。此时,固定资产的帐面净值与实际技术状况不相符的矛盾就客观地暴露出来了。比如有的设备帐面净值已等于零,但实际技术状况仍良好;有的设备帐面净值还有百分  相似文献   

8.
近来,在研究改进我国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当中,有一些同志提出,我国应当仿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快速折旧法,参照他们的折旧年限提高我国的固定资产折旧率。笔者对这个观点不敢苟同,谈点粗浅看法与同行商榷。 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率同生产力水平的关系。 一个国家折旧率的高低,除了社会制度不同、技术政策不同等因素外,还同这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以大幅度地提高折旧率,不仅出于竞争需要,而且有它的客观可能性。由于这些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高,  相似文献   

9.
企业固定资产的规模、结构和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企业的经济实力。生产性固定资产是维持企业生产规模或扩大生产规模的物质基础,在生产性固定资产中,最积极的部分是机器设备。因而,如何按固定资产再生产的基本原则,适度提高设备折旧率,保持企业生产规模不致萎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当前企业设备折旧的现状 1.设备服役时间过长。我国企业设备折旧从1983年开始提高到4~5%,设备需服役20年以上。由于服役年限长,企业固定资产出现亏损。如湘东化工机械厂1988年度报废设备的原值95.765万元,已提折旧32.016万元,残值1.757万元,净损失62万元,占原值的64.7%。因企业设备严重老化,我国工业部门每1000美元产值的能源比约为美国的4倍、日本的5倍。设备老化还使单位产品劳动时间增加,成本上升。  相似文献   

10.
在执行新的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现就折旧、资产评估两个问题谈点意见。 一、累计折旧应进行明细核算的问题 在新的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累计折旧“只进行总分类核算,不进行明细分类核算。需要查明某项固定资产的已提折旧,可以根据固定资产卡片上所记载的该项固定资产的原价、折旧率和实际使用年数等资料进行计算。但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的体会认为,累计折旧应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1.
国家规定,设备折旧根据设备的工作特点,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对于专业交通运输车辆、大型设备、大型施工机械,按照工作量法计算折旧,其余设备均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 根据以上规定,企业应根据国家规定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区分本企业的固定资产类别、分类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 目前一些企业仍执行过去按综合折旧率计提折旧费的方法(本办法1987年7月1日起已停止执行),导致“企业吃设备”的短期行为,特别是实行三班制运转的企业尤为严重。这样下去,将会造成设备已使用至规  相似文献   

12.
最近,记者采访了杭州万向节总厂和著名企业家鲁冠球。这个国家一级企业,乘改革开放的东风扶摇直上,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凌空翱翔,年年有新的发展。据该厂设备科周天甫科长介绍,去年产值已突破1亿元大关,今年计划1.5亿元。为此,厂里已决定筹款3300万元增加和更新设备。记者首先就这个问题请鲁冠球厂长谈谈他的决策思想。鲁厂长开门见山地说:“为了争市场,所以要买设备。”钱从哪里来?加速折旧。从1980年开始他们就实行14.3%的折旧率,去年又把折旧率提高到20%,设备5年就更新。如果折旧费还不够,就贷款。鲁厂长信心十足地说:设备效率高了,有了市场,利润也就有了。还钱没问题,银行愿意贷。今年出口创汇可能要突破原计划,原定的3300万元设备费估计不够,还要追加。 周科长在给我们介绍情况时说了一连串数字:去年的设备可利用率为98%,实际利用率为93%,完好率为93.7%。今年,鲁冠球厂长又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完好率要达到94%。记者请鲁厂长谈谈他对设备管理工作的想法。他说:“作为乡镇企业,工人原来都是农民,素质比较低;加上设备利用率高,设备损耗率也高。因此,一方面要转变工人的思想观念,开展文明生产竞赛;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管理。素质低,只有用严格的管理来弥补。”当然,主要还是要调动职工的积  相似文献   

13.
从我局各装卸公司的港机实际使用情况来看,普遍达不到这一规定的折旧年限,据了解,国内许多港口也有类似情况,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1.物价上涨因素。例如,目前企业增置一台8吨电动吊车需要24万元,按18年折旧,年折旧率5.4%,如年价格上涨率为20%,一年后,该吊车的重置价格为28.8万元。假设这年的营运收入为3.5万元,营运支出为2万元,按原成本和重置成本分别计算出的结果是大不相同的,如表2所示。  相似文献   

14.
棉纺织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但目前大部分棉纺织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设备老化,改造乏力,劳动生产率低,劳动条件差,产品档次低,质量差等问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维修费用严重不足,造成设备完好水平进一步下降,给设备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面对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企业领导和设备管理部门都有一种危机感。因此,如何用好国家给行业提供的优惠政策,以及充分利用自主权和新的折旧制度,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提高现有设备的技术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得住、站得稳,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厂是一个五十年代建设的大型国有纺织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们在设备管理工作方面着重抓了三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工程机械折旧是指工程机械在规定使用期限内分期陆续收回其原值的做法。公路施工部门计提工程机械折旧用得较多的方法是年限折旧法。所谓年限折旧法就是根据机械类别将使用年限定为10~15年,每年的折旧率定为6%~8%。我认为,此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未考虑不同使用时期机械的效率,使用初期机械性能好、故障少、维修量小、效率高,创造的产值大,而使用后期则机械完好率低、故障多、维修费用增加、生产率下降、创造  相似文献   

16.
我厂从1984年开始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1987年通过国家机械委的鉴定。 目前该系统具有9个子系统。主要功能有:1、设备购置、大修和更新的投资决策,方案优选,技术经济论证;2、故障原因、故障费用、故障次数和故障部位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和图形表示;3、设备大修的网络计划安排;4、设备维修、台帐的统计、计算和查询;5、有关资产折旧率、折旧额和净值等的分类折旧计算;6、上级有关部门以及企业内部使用的近40种报表的打印;7、设备管理日常数据(静态、动态)的处理。 就此,本文想从系统的设计思想、目标和功能设计和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7.
李鹏总理在给第三次全国设备管理工作会议的贺信中指出:“在当前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过程中,要继续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的各项要求,建立设备管理激励机制和企业自我约束机制。” 笔者认为,建立设备管理激励机制,应包括外部激励机制即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我国企业从1993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财会制度,是设备管理外部激励机制的重要环节。这是因为新的财会制度中对有关设备管理方面多年来存在的一些问题,规定了政策性的解决办法和实质性的改革措施。 1.改革了固定资产的折旧办法。按国家的统一规定,企业有权选择具体的折旧办法。新的财会制度根据我国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的特点,规定了四种不同的折旧办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从而使不同行业企业的折旧更趋于合理化,有助于解决企业固定资产的补偿问题。 2.制定出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弹性区间。对每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规定了一个最高限和最低限,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区间内具体确定本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这样企业可根据不同时期的物价上涨指数、自身的设备状况和承受能力,在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弹性区间内确定加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情况今年我厂根据上级安排,进行了全厂的清产核资.在填写“固定资产清查登记表”时,需要填写固定资产的净值,这就要求先计算出折旧额.由于我厂以前按规定采用过几种折旧率如2.5%、5%,1986年以后又改按分类折旧计算,因此,如分三段进行计算加总,再按公式“净值=原值-折旧”计算每台设备净值,比较麻烦,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容易出错.  相似文献   

19.
一、推行设备租赁的必要性 传统的设备管理体制在过去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推行现代化设备管理的今天,它已不适应,甚至阻滞了煤炭工业的发展。它存在下面的弊端和问题: 1.企业的设备由国家投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很少考虑经济效益,多购置了不少设备,造成设备使用率低(57%)、完好率低(77%)、待修率高(15%)、闲置多,很多设备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2.企业实行综合折旧或设备不提折旧,设备资金不能收回,大大地影响了设备的更新速度。 3.设备的选型、购置、使用、管理脱节,造成的浪费很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建设的投资规模。每座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都需要购置大批施工机械,但购置费的全额回收却一直是个难题。80年代以前,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施工机械购置费以逐年提取折旧的方式陆续回收,回收期长达15年左右。随着水利工程建设期的缩短,工程已全部竣工,绝大部分施工机械购置费却无法如期收回,致使施工机械难以更新换代,甚至相当一部分施工机械事实上已经报废,但其残值还相当大。 尽管国家已对设备折旧年限作了调整,但施工机械采用折旧的办法弊病多,工程高峰期折旧率不能提高,高峰期过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