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汾酒在贮存过程中酒体的陈酿行为。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不同贮存时间酒样的主体香气成分含量;对其中存在化学平衡关系的香气成分进行量比关系的分析;测定酒样的p H值和电导率;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模型,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检验。结果建立了能反映汾酒陈酿行为与贮存时间的相关模型,Y=-5.096+3.196X1+4.815X2+1.801X3-0.1X4+0.124X5。多元线性回归与偏最小二乘法建模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和0.994,标准偏差分别为0.573和0.732。结论所建模型稳定性良好,物理意义明确,表现出\"酯化水解,溶解氧氧化,醇醛缩合,低沸点物质挥发,金属离子参与\"是汾酒的主要陈酿行为。 相似文献
3.
1988年第4季度,我厂的东分厂平均出酒率44.7%,而西分厂却为43.72%,在此之前,也多有类似。两个分厂的差距原因何在?人们一直议论纷纷。我们应用数理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6.
7.
汾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它是以高粱为原料 ,以大麦、豌豆制成的低、中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 ,采用地缸清米查固态发酵工艺 ,经蒸馏而制得的饮料酒。由于工艺独特 ,从而也形成了独特的香气成分特点 :1、以乙酸乙酯为其主体香成分 ;2、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的比例为 1∶(0 5~0 8) ;3、酯醇比值为 1∶(0 15~ 0 2 5 ) ;4、高级醇含量适中。近年来 ,汾酒这一驰名商标一直受到假冒产品的侵害 ,造假分子的造假手段也越来越高明 ,有时通过外包装及感官品评难以区分真假。那么用高科技手段来鉴别真假越来越受到我公司的重视。气相色谱仪… 相似文献
8.
设计思想:
“汾酒-坛香”作品充分体现了包装艺术设计的经济性。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商品的营销方式。市场竞争,尤其是同类商品的竞争,使包装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包装设计更侧重于销售功能及品牌的提升功能。包装功能的转变、发展带动包装视觉设计、结构、形态,乃至设计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9.
水是汾酒生产的最主要原料之一,其在原料的淀粉糊化、冷散加浆、发酵、二(米查)生产等工序中都发挥着巨大作用,在生产的多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高粱是汾酒的魂,水是汾酒的血液.在汾酒生产中,应根据季节的变化结合发酵条件的要求把握好水的使用,合理地发挥水的作用,以保证正常发酵,为汾酒的优质高产提供根本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11.
山西老陈醋和汾酒以独特的风味和典型的地域特征而名扬天下。但山西酱油却相对而言有很大的生存压力。文章借鉴汾酒和老陈醋成功的经验,探讨了山西酱油的市场定位和经营方向和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2.
13.
汾酒核心竞争力是永葆清香汾酒霸主地位,覆盖全国,成为世界知名品牌的根本保证;人才资源、核心技术、质量管理、汾酒文化是汾酒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15.
以经济数学方法在汾酒生产中的应用为主线,综合评述了华罗庚院士在汾酒生产中推广优选法、统筹法等经济数学方法对汾酒发展的巨大作用,并概述了汾酒生产和科研中近些年来应用数学方法取得的一些成就汾酒酿造是生物数学大有用武之地的天地。并以此文纪念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院土对我们的关杯。 相似文献
16.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Na、K、Ca、Mg、Fe、Zn、Cu、Mn、Ni、Li、Pb、Cd 和Cr 含量;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Mo、Sr、Ba、Co、Ti、Al 和Sn 含量;原子荧光光度法测Hg、As、Se 和Sb 含量,对汾酒不同生产用水、不同贮存容器所贮新酒中24 种金属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初步探讨了酒中金属元素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汾酒中金属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与生产用水及贮存容器的使用密切相关,因此用不同的水源和容器,酒中金属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不同,从而影响汾酒的口感和老熟。在此基础上,对汾酒生产中合理使用水源和容器也做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气相色谱分析实验室系统的网络化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数据的共享和科学的管理,在汾酒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何谓经典?经典要有时间的沉淀.经典必须接受大众的认同,经典更需要个性。经典需要沉淀,需要酝酿,需要缔造,换到酒行业市场而言,经典就是历史、文化、营销和战略的综合艺术,成功的酒业产品无一不遵循着这样的规律,就像联桥运营的汾酒华典·1949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20.
“慈眉善目、一副娃娃脸的韩建书,脾气是出奇的好,他从不发火,即便是发火时,讲话也是轻声细语,娓娓道来,令人信服。”这是汾酒集团大多数员工对韩建书先生的评价。他的这副天生温和的性情,为他在经销商中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在我们的采访中,不少商家都说,“韩总这个人没架子,特平易近人,能耐心聆听我们商家的心声——我们很敬重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