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球磨转速,装球量对Ni50Ti50单质混合粉机械合金化的影响,并建立模型用于计算工艺条件对球磨能量转换的影响,进而讨论了它与机械合金化相变反应方式的关系。粉末在每次碰撞的变形能过高时,可能形成金属间化合物,而粉末经长时间球磨获得的总能量超这一定值将引起非晶的晶化。  相似文献   

2.
机械合金化Fe—B非晶合金及纳米合金的形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适当条件下机械合金化可以形成急冷法难以得到的单一Fe60B40非晶合金,而在其他成分内形成亚稳纳米合金,在众多的球磨条件中,球磨机的转速是控制合金化的重要因素。空气中的氧对小颗粒界面产生了强烈的污染作用,从而抑的原子的相互扩散,难以形成单一的非晶产物,不同球磨条件下的产物含有的非晶相的晶化温度比单一非上合金的晶化温度稍高,并且与球磨条件以及成分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机械研磨 Ni_(50)B_(50)合金非晶的形成过程。唯象地提出用 J-M-A 方程描述此过程,并作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利用X光衍射和扫描电镜对机械合金化Fe-Ti非晶合金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机械合金化非晶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二个阶段:粉末的破碎阶段和非晶的形成阶段。此外,对Fe-Ti合金形成非晶的成分范围进行了理论计算和试验测定。结果表明,FexTi1-x可以在0.30≤x≤0.50的范围内形成非晶,这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用 Spex 8000 Mixer/Mill 球磨机对 Ni-30at.-%Zr 混合粉末进行机械合金化。观察了粉末的金相组织,测定了粉末的硬度和平均直径,确定了粉末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经24h 研磨后,粉末的层状组织消失,成为均匀的单相非晶合金,非晶漫射峰在45°(2θ)附近出现。  相似文献   

6.
在适当条件下机械合金化可以形成急冷法难以得到的单一Fe60B40非晶合金,而在其他成分内形成亚稳纳米合金。在众多的球磨条件中,球磨机的转速是控制合金化的重要因素,空气中的氧对小颗粒界面产生了强烈的污染作用,从而抑制了原子的相互扩散,难以形成单一的非晶产物。不同球磨条件下的产物含有的非晶相的晶化温度比单一非晶相合金的晶化温度稍高,并且与球磨条件以及成分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X光衍射和扫描电镜对机械合金化Fe-Ti非晶合金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机械合金化非晶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二个阶段;粉末的破碎阶段和非晶的形成阶段。此外,对Fe-Ti合金形成非晶的成分范围进行了理论计算和试验测定。  相似文献   

8.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Mg60Zn30Ti5Si5非晶合金并研究工艺参数对其的影响规律。主要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不同条件下制备的试样的物相组成;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检测试样微观形貌及热性质。结果表明:原料粉末首先发生合金化形成中间化合物,然后转变成非晶;球料比17.5∶1、球磨时间6h、转速425r/min是较优的工艺参数;三个工艺参数中,球料比是形成非晶的关键因素;Mg60Zn30Ti5Si5合金在加热过程中放热量大小与非晶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9.
在高纯氩气保护下使用机械合金化法对原子组成为Fe60Zr40-xBx(x=10、20、30)的混合粉体进行实验,成功地制取了非晶合金粉。结合X射线衍射与DSC的分析,认为:Fe60Zr20B20和Fe60Zr10B30体系因B原子含量较高,使得其非晶化效率及热稳定性都要高于B原子含量较少的Fe60Zr30B10体系。计算得出Fe60Zr20B20和Fe60Zr10B30两个体系的非晶晶化激活能数据分别为(201.7±58.5)kJ·mol-1和(220.3±18.1)kJ·mol-1。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Co-Zr二元相图上4个共晶点成分配方Co90Zr10、Co53Zr47、Co35Zr65和Co21Zr79在球磨条件下的非晶态合金形成能力。采用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DTA)对粉末的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XRD分析结果表明,4种配方在一定的球磨时间内都能形成非晶态合金,其中非晶形成能力最强的为Co35Zr65。DTA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系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并具有较高的非晶形成能力。球磨时间对非晶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球磨时间过长,使形成的非晶态合金粉体反而向晶体转化。  相似文献   

11.
球磨条件对Ni—Ti粉末结构转变及机械合金化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RD分析研究了搅拌式球磨过程中球磨条件对Ni-Ti单质混合粉末结构演化的影响,定量测定了球磨粉末微观应变,微晶尺寸,镍的晶格常数及衍射相对微射强度与球磨转速及装球量的关系,研究了球磨功率对球磨温升,粉末微晶尺寸,层片状态结构转变的影响,确定了非晶化所需与工艺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球磨功率或粉塑性变形能增加,微晶尺寸减小,层片组织细化,同时微观应变大,晶格常数变化快,非晶化所需时间减小。  相似文献   

12.
球磨条件对Ni-Ti粉末结构转变及机械合金化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XRD分析研究了搅拌式球磨过程中球磨条件对Ni-Ti单质混合粉末结构演化的影响.定量测定了球磨粉末微观应变、微晶尺寸、镍的晶格常数及衍射峰相对微射强度与球磨转速及装球量的关系.研究了球磨功率对球磨温升、粉末微晶尺寸,层片状结构转变的影响,确定了非晶化所需时时间与工艺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球磨功率成粉末塑性变形能增加,微晶尺寸减小.层片组织细化,同时微观应变大,晶格常数变化快,非晶化所需时间减小.  相似文献   

13.
机械合金化Zr-Al-Ni-Cu-Ag非晶合金的晶化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机械合金化非晶态Zr65Al7.5Ni10Cu7.5Ag10合金的晶化过程,由于存在扩散不均匀区,机械合金化非晶合金在深过冷液相区的退火组织不同于快淬合金,在深过冷液相区退火,析出二十面体准晶相及一些知相:在靠近第一个放热峰的温度退火,近出Zr2Cu相:第二个放热峰对应残余非晶相及准晶相向Zr2Ni,Zr2-Al3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液氮冷却基片的气相沉积法,制备了 Cu-Ge 非晶薄膜。电阻测量及 TEM 形貌、电子衍射等分析表明,非晶态合金的形成能力及稳定性与成分密切相关。对 Cu_(100-x)Ge_x 合金膜,在x<25成分区,形成的非晶态稳定性差,晶化初期出现 fcc 结构的亚稳晶相;在 x>25成分区,有较高稳定性的非晶相形成,晶化后形成 Cu_3Ge 相。用合金化化学键效应观点解释了非晶态的形成、结构及结构转变行为。  相似文献   

15.
电沉积Ni—P非昌态合金的初期结构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典型的用于电沉积Ni-P非晶态合金的溶液中,于非晶碳膜上恒电位「-9000mV(SCE)电沉积ls后,发现有Ni的晶核形成,在相邻很近的Ni晶核之间沉积出Ni-P=S非晶主不连非晶镀层,证明电 Ni-P合金初期态Ni的形成并非基体外延所致。  相似文献   

16.
电沉积Ni—P非晶态合金的初期结构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典型的用于电沉积Ni—P非晶态合金的溶液中,于非晶碳膜上恒电位[-900mV(SCE)]电沉积1s后,发现有Ni的晶核形成,在相邻很近的Ni晶核之间沉积出Ni-P—S非晶核及不连续非晶镀层.证明电沉积Ni-P合金初期晶态Ni的形成并非基体外延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