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动态切削力解析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思亮 《焦作矿业学院学报》1994,13(1):105-112
在动态切削时,动态切削力解析模型是由切削力变量的合力推导的。动态切削力可以用静态切削系数或动态切削系数来表示,这两种系数都可由稳态切削数据来确定。本文验证了提出的模型,颤振分析是在一个两自由度的切削系统中进行的,并证明了从理论上预测的稳定性极限与由试验获得的极限切削宽度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
在二维切削加工系统切削过程动刚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三维切削加工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理论分析,给出了三维切削动刚度及动态切削力系数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3.
动态切削力系数的实用求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一种新的DCFC的静态切削参数解析式,该方法可以不再进行专门的实验工作,简便易得,经济实用。实例比较,本方法所确定的结果具有良好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等效切削刃的切削力预报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战强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2001,31(3):201-208
提出了一种新的切削力预报模型。考虑了切削过程变量如切削深度与进给量,以及刀具几何参数如副切削刃及刀尖圆弧半径的影响,获得稳态切削条件下斜角切削时的切削力预报公式。对铝合金和中碳钢作了车削实验,证明预报的切削力符合实验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5.
经理论分析,在适当简化的基础上,采用数学、力学方法建立了对称V形槽直角切削的切削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对称V形槽直角切削的切削力理论公式及切削方程式,并对切削力公式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当刀尖角较大时,理论预测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斜角切削流屑角及切削力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Venuvmod斜角切削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预测(?)屑角及切削力的方法。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十分吻合,得出了若干有实际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可靠的骨钻孔切削参数以及骨钻孔的影响因素,借助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于骨材料在骨科手术中的钻孔过程进行了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切削用量中,进给速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最显著,转速的影响次之,骨科钻头直径对切削温度的影响最小,为骨钻孔过程的参数选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战强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31(3):201-208
提出了一种新的切削力预报模型.考虑了切削过程变量如切削深度与进给量,以及刀具几何参数如副切削刃及刀尖圆弧半径的影响,获得了稳态切削条件下斜角切削时的切削力预报公式.对铝合金和中碳钢作了车削实验,证明预报的切削力符合实验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二维切削力模型基础上,不仅考虑了刀具刃口半径,又考虑了刀具后刀面磨损对切削力的影响,对切削力做了较全面的分析,得出了切削力与各主要参数间的关系。这些结果对新刀或旧刀都适用。而且发现,著名的Merchant模型仅是本文在不考虑刀具磨损和刃口半径情况下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10.
宋书善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2):25-27
建立适用于变工况加工的切削力模型是将切削力信号用于切削过程监控的关键。建立了基于切削参数(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与刀具状态(主要考虑后刀面磨损量)的切削力模型,通过试验值与模型的预测值之间的比较,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在动态切削时,动态切削力解析模型是由切削力变量的合力推导的.动态切削力可以用静态切削系数或动态切削系数来表示,这两种系数都可由穗态切削数据来确定。本文验证了提出的模型,颤振分析是在一个两自由度的切削系统中进行的,并证明了从理论上预测的稳定性极限与由试验获得的极限切削宽度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分析了工作状态下 ,轴向切削力和扭矩对钻头类构件动态特性的影响 ,利用三维四面单元推导出适合任意复杂截面特性结构的有限元方程 ,给出了工作载荷对钻头动态特性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佟立民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1991,(3)
本文针对服装生产中常用的裁剪方式,对刀具的几何形状、刀具与布料的相互关系、切割过程中的受力和运动特征等进行了分析,论证了裁剪角大小是影响裁剪效果的重要因素,而不同的切割方式及切割速度大小与裁剪角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为研究刀具前、后角的变化对45号钢的正交切削性能的影响,应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切削过程,分析了不同的刀具前、后角分别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影响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刀具前角,刀具后角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17.
卢萍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5):112-114
要对CTCS-2系统以及应答器在CTCS-2中的应用做了简要介绍,并研究了点式应答器的工作原理,其中包括无源点式应答器和有源点式应答器的工作原理,为以后的应答器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水电机组的动载荷,是振动分析、动态设计的基础数据采用频响函数矩阵求逆法,识别了立式混流式水电机组动载荷的周期性部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