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再制造性工程是再制造工程的重要理论内容,主要是研究如何在装备末端能够实现其最大价值的再制造利用,实现最大资源的再循环利用.再制造性工程的内容涵盖了装备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文中全面分析再制造性工程的概念、目标、任务、定量参数等内容,提出了再制造性工程的框架体系,为再制造性工程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装备再制造设计及其内容体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装备再制造工程是实现装备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装备再制造设计是提高装备再制造效益及提高装备再制造性的关键方法,也是再制造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文中指出装备再制造设计面向装备再制造的全过程,包括面向生产的设计、面向回收物流的设计和面向装备服役的设计3部分内容,提出了再制造设计研究的范围、对象、目的、手段及时域,明确了其任务和目标,构建了包含再制造设计基础、再制造技术与工艺设计、再制造管理设计的装备再制造设计理论与技术体系,并确立了装备再制造设计要采取全系统、全寿命、全费用和绿色化的基本观点,给出了今后发展的装备再制造性设计与评价、再制造生产系统规划设计、再制造逆向物流优化设计、再制造信息管理与应用设计等4个关键领域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3.
文中对装备再制造业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即装备再制造业在恢复产品原有附加值和原材料的作用,再制造产品质量控制的特点、再制造性的涵义及面向再制造设计的一些内容等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装备再制造工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2  
阐述了装备再制造工程的内涵、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装备再制造工程学科体系。重点从装备再制造工程特定的研究对象、坚实的理论基础、独立的研究内容、具有特色的研究方法与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等5个方面论述了装备再制造工程这一新兴学科的形成。指出再制造工程是先进制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面工程等先进技术在废旧机电产品上的综合应用,也是对维修工程的继承和发展。装备再制造工程学科及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必将促进装备维修保障的新发展,加速旧武器装备的廷寿和升级改造,对军队现代化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中对装备再制造业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即装备再制造业在恢复产品原有附加值和原材料的作用,再制造产品质量控制的特点、再制造性的涵义及面向再制造设计的一些内容等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面向再制造工程的绿色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装备的再制造性为设计目的,以模块化设计方法为基础,辅助之绿色设计思想,利用现代数学工具,从而形成面向再制造工程的绿色模块化设计方法,在装备设计初期其实体生命诞生之前就全面考虑装备在其今后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属性及零部件的重用性,并用反映其环境特性的绿色度及反映其功能和重用特性的模块度加以评价和检验。利用此设计方法和技术能同时满足装备的环境属性和再制造性要求,从而满足再制造工程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装备再制造工程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了今后需要研发的再制造关键技术与系统装备,论述了再制造今后的产业化应用方向,阐述了推进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与措施。结果表明:绿色再制造工程是废旧产品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再制造工程今后可在我国汽车领域、工程机械领域、化工冶金领域、国防装备等领域推广应用并形成产业化。在新世纪发展再制造工程并推进其产业化发展是构建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再制造设计基础及方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废旧产品在进行再制造加工前,要进行再制造性评价和再制造工艺设计。而产品的再制造特性主要是由产品设计阶段决定,废旧产品的再制造特性又决定了产品能否进行寿命末端再制造。文中主要探讨了产品再制造设计的影响因素、废旧产品再制造特性评价及再制造加工建模等内容。通过再制造设计的研究,可以为开展科学的再制造提供依据,最大限度地挖掘废旧产品中的蕴含的财富和信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以装备的再制造性为设计目的,以模块化设计方法为基础,辅助之绿色设计思想,利用现代数学工具,从而形成面向再制造工程的绿色模块化设计方法,在装备设计初期其实体生命诞生之前就全面考虑装备在其今后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属性及零部件的重用性,并用反映其环境特性的绿色度及反映其功能和重用特性的模块度加以评价和检验.利用此设计方法和技术能同时满足装备的环境属性和再制造性要求,从而满足再制造工程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0.
第二届全国装备再制造工程学术会议暨首届青年再制造工程学术论坛于10月25日至28日在山东济南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绿色再制造与绿色维修。围绕会议主题国家机关主管部门领导、知名院士、专家教授、青年学者共济一堂,展开认真讨论,进一步深化认识了装备再制造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了装备再制造的前沿技术和基础理论等科学问题,明确了装备绿色维修的发展方向。这次会议的论文已汇集印成论文集供同行参阅。  相似文献   

11.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urface engineering andlaws on environment protect,lots of companies have toconsider reclaim of the used products.In practice,theyrealized if the products adopt design forremanufacturing,the benefit of remanufacturing wouldbe increased obviously'1'.Some researcher haveentered into remanufacturability field and built relativeevaluating methods'2'.Based on researching resultabout design for remanufacturing,some concepts,remanufacturability system and assessment method ar…  相似文献   

12.
废旧产品再制造性评估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剖析再制造生产过程,在已有模块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关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再制造性指标评价体系。优化了以往的模糊评价方法和离散的评估方法,用[0,1]区间上连续的函数来表示再制造性的大小,并增加了一些关于循环经济指标。可以为再制造企业进行再制造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可以通过指标评价体系对现有的再制造企业进行评价,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文中以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生产斯太尔WD615再制造发动机为例,来说明再制造性的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3.
再制造设计是提升再制造效益的重要方法途径,是对产品设计和工程设计的创新补充,属于新兴的设计内容。以再制造设计概念与特征分析为基础,提出了面向再制造创新设计的产品梯度寿命设计理论、再制造性设计与评价理论、产品再制造工程设计理论,研究分析了面向再制造的产品材料设计、产品结构设计、再制造产品生产设计等再制造设计的新内容,为再制造设计的理论研究和方法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激光增材再制造性评价方法主观性强、效率低等不足,提出一种失效数据驱动的磨损失效退役零件增材再制造性神经网络量化评价方法。根据磨损失效退役零件的激光增材再制造修复难易程度与失效模式相关的特点,以修复路径规划可行性、运动轨迹规划可行性、激光熔覆材料选择、再制造时长、再制造经济性为评价指标,构建磨损失效退役零件激光增材再制造性层次评价模型;通过退役零件失效区域的修复路径规划、修复设备运动轨迹模拟和碰撞检测进行修复路径可行性和运动轨迹可行性指标量化,并定义再制造时长、经济性指标的量化公式。以多个同类零件为对象,通过上述量化评价方法构建样本空间,基于神经网络训练获得再制造性神经网络量化评价模型,实现同类零件的快速激光增材再制造性评估。最后,以碎煤机端盘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根据失效数据与退役零件再制造性之间的映射关系,可实现磨损失效零件增材再制造性的快速量化评价,为其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再制造评价作为绿色再制造工程的设计基础,是开展再制造的前提。为了判断机械设备零部件是否适合进行再制造,在分析机械产品再制造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涵盖技术、经济和环境方面共12个指标的再制造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再制造评价综合指数为目标层的再制造评价层次结构模型。结合专家评分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再制造评价点阵图模型,对专家打分结果进行数据可视化处理,然后量化评价指标,计算指标权重和影响系数,从而得到再制造评价综合指数。以汽轮机长叶片为工程案例,利用再制造评价点阵图模型进行再制造评价,得到再制造评价综合指数为0.83,表明该叶片具有良好的可再制造性。结果表明,再制造评价点阵图模型具有指标全面、结果直观和流程规范的特点,可为再制造生产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中国特色再制造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制造是机电产品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最佳途径之一,是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重要技术支撑。文中回顾了维修工程向表面工程到再制造工程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国特色再制造独有的技术模式和效益模式;总结了中国特色再制造在面向国家战略、围绕装备需求、推动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重点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再制造在推进绿色发展,促进装备战斗力再生,构建一流学科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