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冬至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正因如此,使冬至食文化也丰富多彩,诸如馄饨、饺子、汤圆、冬至盘、赤豆粥、黍米糕等不下数十种。经过数千年发展,又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相似文献   

2.
范靖国 《烹调知识》2002,(10):35-35
重阳糕史话 重阳佳节,国人有食重阳糕的传统习俗。 远在汉魏时期,重阳食糕的食俗即已形成。《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酒,令长寿。”这“蓬饵”,即是我国最早的重阳糕,用黍米或秫米制成。何以要用黍秫做重阳糕?晋代《玉烛宝典》解释说:因此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  相似文献   

3.
赵德贵 《烹调知识》2009,(10):12-14
重阳的由来是根据我国五经之一的《易经》,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月、日都是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阳。还因“九”在个位数中是最大的数字,古人以“九”为最高,如李白诗“疑是银河落九天”。老北京形容前门楼子最高“九丈九”,都认为“九”是象征吉祥长久的“至数”,两九相重,都是至数相遇,“至而又至”,又是两阳相叠,“阳上加阳”,这样难得的一天,便是非同一般的良辰吉日,于是就把这一天定为“重阳节”。  相似文献   

4.
清明食俗     
每年阳历的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5.
清明节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是我国民间的重要节日。在漫长的岁月中。清明节形成了一些颇具特色的饮食民俗。  相似文献   

6.
夏至食俗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5°26′28″44),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落大多勾14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7.
冬至食俗     
吃红豆粥 冬至日吃红豆粥的习俗,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已经有了,据说是为了预防瘟疫。南北朝时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作粥以禳之。”  相似文献   

8.
清明节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是我国民间的重要习俗。在漫长的岁月中,清明节形成了一些颇具特色的饮食民俗。  相似文献   

9.
赵一 《烹调知识》2008,(2):48-49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俗话说千里不同风、万里不同俗,许多少数民族的食俗。亦是五光十色、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0.
五果五菜平头桌席为当时十分流行的一种待宾宴饮用菜礼制,无论是用果、主菜,或是作看盘的糖果等的食具数目皆定为五,为当时官方正式宴请、民间宾客俱习用的设肴礼制。  相似文献   

11.
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春节的前夜为“除夕”,古称“岁除”或“逐除”,取意旧年至此夕而除,明天就是新岁。  相似文献   

12.
制法巧妙的多样菜蔬达斡尔人食用的蔬菜,既有家种的白菜、豆角之类,又有采自山林的野芹菜、野韭、野葱,柳蒿,黄花、木耳、蘑菇等,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相似文献   

13.
又到清明节,桃红柳绿,百草青青。做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古代清明除扫墓祭祖外,还有农夫春耕、文人踏青、仕女郊游、小孩戴柳等,食俗也是丰富多彩,让您清明时节的餐桌也“五彩缤纷”.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学研究领域,饮食习俗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基于饮食学的视角,探析恩施地区毛香粑粑的由来、制作工序、食用方式及隐含的文化内涵,以思考毛香粑粑在文化空间变迁下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吕田 《中国食品》2014,(9):80-83
<正>中国的各种节日和节气都离不开美食,立夏也不例外。进入立夏就意味着我们即将告别春天,迎来夏天的炎暑。这是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的夏还有变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古代人们可是非常注重立夏的礼俗,各种好吃的、好玩的数不胜数,而且全国各地的活动都各有各的特点,下面就让我们带您再过一回立夏日,遍尝各地食俗。  相似文献   

16.
在河南洛阳地区,有喜爱喝汤的食俗。这是传统,洛阳的宴席中有许多汤品,如小碗汤、肉片连汤、山楂汤、鸡蛋汤等,正菜也是道道带汤,所以号称“水席”。  相似文献   

17.
吴永夏 《中国酿造》2007,(10):64-66
毛霉永川豆豉属豆类发酵制品,包含着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内涵;开展毛霉永川豆豉的食俗特色研究,对构建豆豉产品的文化营销模式、发展旅游业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8.
陆林 《烹调知识》2010,(2):59-59
“乏克”是满语,意思就是“打饭包”、“菜包”、“包儿饭”,就是在不同季节里,采用不同的材料将米饭与鸡蛋酱、小葱、香莱或各种应季小炒菜拌上,外面用洗净的菜叶或苏子叶包上,双手捧着而食,既方便快捷,又美味可口。这种饭菜合一的吃法,就是“打饭包”。  相似文献   

19.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冬至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正因如此,使冬至的饮食丰富多彩,到了冬至这一天人们常吃的有馄饨、饺子、汤圆。冬至肉、赤豆粥、黍米糕等不下数十种,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形成了独特的冬至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20.
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姿的众多节日中,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是最悠久、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了。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年尾的祭祖活动。传说,尧舜时代我国有庆贺元旦风俗。首先,奉祀祖先,以表对祖先的怀念和崇敬,直至现在仍沿袭这种祀祖风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