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故乡人喝茶     
故乡人喜欢喝茶,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喝。 在我的故乡,烤茶喝茶已经成为人们每天一件日常的“功课”。 故乡人爱喝茶,但喝的不是那种用一个玻璃杯子放上茶叶再用开水一冲了事的“大众茶”,而是爱喝一种名为“雷响茶”的砂罐茶。故乡人以为,用开水简单地冲出的泡茶,太清淡,太了草,太没劲。喝起来既不解渴,也不过瘾。  相似文献   

2.
怀念熏茶     
我平时不爱喝茶,偶尔喝一点,却是一杯见底,似《红楼梦》里妙玉所说的”解渴的蠢物”上般,全然没有高雅名士那种“忙里偷闲,苦中作乐”的雅致。  相似文献   

3.
二十八岁以前我基本不喝茶,这是因为有一次我喝过茶以后失眠了,翻来覆去折腾了一晚基本上没睡觉。或许是心理作用的原因,我认为喝茶是失眠的罪魁祸首,所以从此以后,我就很少喝茶了,再好的茶叶我也都敬而远之。  相似文献   

4.
随性喝茶     
我是个随性的人,喜欢的东西也很随性“不爱那么多,多爱一点点。”喝茶是我多个爱好中的一大分支我喜欢尝试各种茶,喜欢喝茶是其一更在于和朋友聚在一起聊天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咖啡人生     
喝咖啡大概有十年的历史了。 本来在十几年前, 咖啡还是很稀罕的东西。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 和同学一起在一家星级酒店喝过一次。那时的感觉是苦苦的带着香味, 由于多放了一块方糖, 并不难以下咽,但是说句心里话, 对于咖啡的感觉不如喝茶。毕竟是洋东西, 还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况且那时崇洋很厉害,只觉得喝咖啡是一种时髦罢了。  相似文献   

6.
茶缘     
桌前,茶香清幽。茶叶在杯中嬉戏,上下飞舞,淡淡地飘香。品茶,总要配上一种心境。就像小提琴与笛子的共鸣时,睡莲与水波的呼应处。茶与心神合一,茶遇到了爱茶的人,便有了灵魂。我爱在繁忙的工作时,冲一大杯茶,空闲中赶紧来一大口,这时喝茶纯粹为了解渴,喝茶便成了牛饮。而在喧闹声伴着烟雾酒醉的饭桌上,茶又是不见声色的配角。不同的水质泡出不同的茶,不同的心境品出不同的茶香。同一杯茶,也能喝出不同的味道。我最初的喝茶体验是在小时候。我们一家四口,唯有我不喝茶。爸爸喝花茶,妈妈喝红茶,  相似文献   

7.
岁月匆匆,在政和工作不觉已近十八年。先前我在乡下教书很少喝茶,进城编书也不爱喝茶,就是平日在办公室或在家里也极少喝茶。或许由于习惯使然,我倒觉得喝白开水还真有点滋味,且又省事。只有来了客人,我才忙乱地泡上浓浓的一壶——如此当然不善讲究茶道艺术,仅是出于礼节而已。  相似文献   

8.
慈母如茶     
我姥姥是青岛富商,母亲少女时代别说在故乡青岛,还去过京、津求学,因此言谈举止不是周围邻居所能望其项背的。我从记事起.就知道母亲爱喝茶。那时候,我已有两弟一妹.母亲虽然很操劳,但略有空闲,她就拿过写字台上放着的景德镇茶具,斟上半盏茶,浅浅地呷。我也跟着学会了喝茶。对此.母亲好像很欣赏,只是慈爱地嘲笑我:“茶哪好那么喝,岂不成饮驴了吗?”  相似文献   

9.
亚洲人爱喝茶,英国、法国人也喝茶,近来,习惯喝咖啡的美国人也越来越爱喝茶了,原因是很多研究发现喝茶能祛病强身。 美国去年茶叶产品的销售量,比前一年增加了24%,比1990年翻了一番多,茶已经成为植物饮料中的上品,原因是喝茶具有保健功能,可以防治多种疾病。绿茶以及加工后形成的乌龙茶和红茶,被证明对健康最有益处。茶叶除了含有咖啡因以外,更多的是营养物质。 喝茶能够预防和帮助治疗哪些疾病呢?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喝上一杯红茶,降低心脏病的几率可高达14%。绝经期过后的妇女,如果有家族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每天喝…  相似文献   

10.
馋茶     
我的上海外公非常喜欢喝茶,上海人把喝茶说成“吃茶”,也许很多地方的方言都把喝茶叫作“吃茶”,听起来一方面感到亲切,另外有一层市井中的朴素之感。外公吃茶一天早中晚总要泡上三遍,茶泡得多而且浓。小时候的大热天,我从外面玩了一身汗地跑回家,嚷着要喝水。外公认真地端来他的茶杯给我喝,我喝了几口后,苦得差点想把自己的舌头吐掉。我从小就  相似文献   

11.
茶意人生     
父亲爱喝茶,一年四季如此。 盛夏时节父亲一杯接一杯地喝着热茶,满头的汗。而我最喜欢盯着他杯子里悠悠升起又落下去的茶叶,那么的自然而令人神往。在喝完一大暖瓶水后,父亲总会对着不解的我笑着说:“凉快!你也喝点?”我总会慌张着跑开去,好像怕慢一步会被父亲的热茶烫到。多少年了,我一直无法理解:大热天的喝那么热的茶水,简直是遭罪,怎么可能会凉快?!  相似文献   

12.
何楠 《中国食品》2006,(6):2-43
过去有一句话常说,“喝茶的就是喝茶的,喝咖啡就是喝咖啡的”.把喝茶和喝咖啡截然分为两种人。的确过去西方人多喜欢喝咖啡.而东方人更喜好喝茶。但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文化交流增多,喝咖啡已不是西洋人独享的嗜好.中国喜欢喝咖啡的人也越来越多,顺应人们的消费需求,在中国咖啡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各个城市的街头。  相似文献   

13.
我在四十岁之前是不喝茶的,虽然我从小也算是在茶香里熏大的。 奶奶爱喝茶,每天两次,每次要喝一暖瓶水,这是她年轻时在大队茶馆里劳作中养成的习惯,这习惯差不多保持了一辈子。用她的话讲,走亲访友,不让吃饭可以,不让喝水可不行。夏日的午后,在泡桐树的阴凉里,奶奶和慧子娘、石头娘喝茶的情景,早已定格成我儿时心中最温馨的画面。  相似文献   

14.
牛奶颂     
牛奶总给我一种温柔敦厚的感觉,那白白的浓浓的液体滑过唇齿,留下一点点回甜和一丝丝似乎抓不住的奶香,喝进肚立刻有饱足感。即使从小到大喝过无数玻璃瓶无数包无数盒牛奶了,一旦看到街上有“鲜奶供应”招牌还是让我想冲进去喝上一瓶,只是要犹豫一下是喝纯牛奶、甜牛奶还是原味酸奶?  相似文献   

15.
宋宪章 《美食》2006,(3):45-45
凡名山皆出名茶,但我喝过的名茶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浙南雁荡山北斗洞喝的雁山茶。  相似文献   

16.
茶味人生     
张曦 《饮食科学》2009,(12):60-60
茶味,胜似甘泉清冽,恰如倾听一位历尽世事的老人娓娓道来他的故事,回味无穷。茶香,宛若那古筝和琵琶的和呜,绕梁不绝。我已不能过没有茶的生活。每当晚饭后,一家人总喜欢烧上热水,沏壶好茶。记得爸爸妈妈也是很爱喝茶的,他们厂子发的茶,我却从来没喝过—他们上班时间都喝掉了,留给我们晚饭后的茶,尽是好茶。  相似文献   

17.
林长华 《中国烹饪》2009,(4):105-105
上周末晚上,文友到寒舍聊天,有的品啜酱油般的功夫茶,喝过了头,虚汗直冒,手脚乏力。文友小陈说:“老林,我请你们到街道上吃沙县扁肉!”经小陈一说,我才知道他们不习惯喝功夫茶,都程度不同地醉茶了。  相似文献   

18.
林长华 《饮食科学》2006,(12):41-41
初秋的一晚.文友到寒舍聊天,有的品啜酱油般的功夫茶,喝过了头,虚汗直冒.手脚乏力。文友小陈说:“老林,我请你们到街边吃沙县扁肉!”经小陈一说,我才知道他们不习惯喝功夫茶,都程度不同地茶醉了。我说:“你们是在我家喝醉的,哪有你们出钱的道理?”小陈也不理我说的话,拉着我走向卖扁肉的小店。  相似文献   

19.
耿海 《食品指南》2013,(7):70-72
老北京人喝花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喝水。北方气候干燥,喝水就成为了很重要的事。由于缺少好的山泉水,老北京城里的人大多喝的是井水,而城里的井水多半口感差,所以,用花茶沏水喝就逐渐成为了老北京的生活习惯。北京人喝茶不像福建、广东等地,那边主要是喝茶,七分茶叶三分水。北京人喝茶一般用壶。因为大壶泡茶,能把茶闷透了,也就是茶叶的浸出物都能泡出来。老北京喝茶讲究“一冲一砸”,就是先倒些开水把茶润开,然后再一大壶开水倒进去。这一壶茶,基本可以喝上半天。当年在工厂做工的人一定还有印象,就是用那种印着“劳动模范”之类的大搪瓷缸子,有时候边上都磕碰得掉瓷了,一大早就沏上这么一大缸子茉莉花茶。  相似文献   

20.
笔者虽然爱喝茶,但没有喝早茶的习惯,现在的上班族大都是早点加豆浆或一袋奶了事。在我北方的老家,一般还沿用传统的早餐习俗,无论是米饭还是面食,都要有莱。可我最近到西欧12国一游,发现那里的人们早餐都必有茶,大多数食客早餐后都来一杯茶,我问过当地人,他们说喝茶可以提神,可以提高一上午的工作质量。我再问,那喝咖啡不是更提神吗?他们回答说咖啡固然提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