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油气输送管道缺陷测量的方式,分析了湿法复合修复和预成型法复合管道修复两种新型管道补强修复技术各自的特点及应用领域,可为油气管道修复补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陆地及浅海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急剧减少,近海油气田勘探已逐渐向1 500~3 000m的深海发展,对于能够承受恶劣海洋环境的轻质高强材料的需求迫在眉睫。纤维复合材料由于其质轻高强、耐腐蚀、抗疲劳等特性而成为开发海底油田的最好选材之一,主要应用于非粘结性海洋立管的抗拉铠装层、碳钢管的修复和补强等方面,同时广泛应用于抽油杆及配套系统和系泊系统等方面,为深海油气田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材料支撑。  相似文献   

3.
4.
在我国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的形势下,企业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将逐渐加大。石油石化行业是高耗能重点行业,而加热炉又是炼油厂的主要耗能设备,同时,热介质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散失同样导致大量的热能损耗。以管式加热炉为例,对导致加热炉热效率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防结焦纳米陶瓷涂层技术、耐高温纳米气凝胶毛毡复合保温技术及复合型纳米陶瓷绝热、防水、防腐涂层技术在国内外加热炉中的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加热炉的热效率、降低了管道输送过程中的热损耗,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相关分析在油气输送管道检漏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关技术用于油,气输送管道泄漏检测的原理是通过检测流体发生泄漏时诱发的沿管壁传播的应力波来判断是否发生泄漏和泄漏发生的位置。利用这一原理进行了检实验。  相似文献   

6.
详细分析了GB 50251、GB 50253和GB 50316 3个标准中三通等面积补强设计计算方法,并对比分析了3个标准中计算公式的异同点,然后以X80钢级DN1200×DN1200×DN1000、DN1200×DN1200×DN900三通为例,在设计压力12 MPa、地区等级系数0.5的条件下进行强度校核,得出按GB 50316计算所需补强面积均大于按GB 50251、GB 50253计算所需补强面积,且总补强面积小于按GB 50251、GB50253计算的总补强面积。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碳纤维修复补强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补强层的主要组成、各部分性能、选用原则和施工要点。介绍了该技术在炼化工业管道中的应用,特别是在保温层下腐蚀和内腐蚀两种典型环境下的具体应用,从腐蚀原因、腐蚀形貌、补强选择方式、使用过程中的监检测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该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碳纤维对外腐蚀环境下的管道补强效果优于内腐蚀环境下的管道补强效果;外腐蚀环境下管道表面处理效果、碳纤维和管道的贴合程度决定补强层的使用寿命;内腐蚀环境下管道补强时必须刷涂高聚陶瓷修补剂,建议只临时使用并进行监测跟踪;对存在内腐蚀和裂纹等缺陷的高温、高压管道不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8.
浅谈风险评价技术在油气管道输送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评价为管道工程的业主和作业者提供了一种经常性的风险决策方法,使其在增强管道安全性的同时合理利用资源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笔者结合国内外管道风险评价技术研究,综述了风险分析、在役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方法、风险接受准则、风险缓解措施.管道的风险分析、风险评价贯穿于整个管道的设计、建造、运行和管理的全过程,在国内油气管道建设大发展的同时,油气管道风险评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常见的管道缺陷修复技术有:打磨修复、B型套筒修复、复合材料补强修复。本文以复合材料补强应用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快速发展,挠性管道因其自身的优势应用越来越广。但国内挠性管道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主要介绍了挠性管道的结构形式及各结构层的功能,并对各结构层在材料选择方面需考虑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环境提出选材建议,以期为挠性管道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管道复合材料修复补强技术缺少统一的现场应用效果检验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文章借鉴复合材料、管道外防腐层等检测方法,提出了一套简单易行的管道修复补强用复合材料检验方法及评价体系,其评价结果可以作为管道管理者优选现有修复补强材料及产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针对油气长输管道的特点并结合风险评价方法,利用改进的肯特法对某输气管道进行风险评价.从第三方破坏、腐蚀指数、设计指数、误操作指数以及泄露影响系数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改进的肯特法的应用,针对评估结果提出风险管理措施.同时对改进的肯特法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油气输送管道在运行时沿途环境复杂,安全风险管控难度大,一旦发生事故,会对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采用虚拟化技术、云GIS服务弹性调整技术、云GIS服务共享管理技术以及面向服务架构,建立了1套基于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的信息系统。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各项业务管理系统的有机整合,有效提升了管道安全管理水平及日常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油气输送钢质管道存在易腐蚀、内摩阻大等问题,严重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目前非金属油气输送管道技术已经成为管道行业技术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对热塑性增强复合管材(RTP)的技术特性和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油气管道自身特点,提出了RTP的应用前景及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进一步研究RTP管材技术条件、管道设计、管道连接、管道施工检测等配套技术指出了方向,为RTP管材在油气输送管道工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控制管道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针对国内复合材料修复普遍采用的湿缠绕法存在的现场质量管控困难、效率低、易受污染、环境影响大等缺点,开发了一种光固化高强纤维复合材料预浸料,并对该预浸料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吸水性、剥离强度、微观形貌以及修复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光固化高强纤维复合材料预浸料各项性能优异,明显高于湿缠绕法的同等试样水平;光固化高强纤维复合材料预浸料的显微结构更加紧凑,树脂对纤维的浸润效果更好。此外,修复结构的水压试验表明,该纤维复合材料的修复作用是通过缺陷塑性变形实现应力传递的,且纤维复合材料修复结构的变形由内到外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减阻剂在国外管道输送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先后研制出了聚氯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等一系列油溶性减阻剂。美国应用减阻技术处理突发输油管路事故,成功实现了越站输送,并大大提高了输油能力。当油田产量增加后,采用减阻技术和更换大排量离心输油泵的方法,可以省去修建复线工程,节约时间和投资。我国从70年代开始进行这一方面研究,小试取得了一定成绩。引进的减阻添加剂,在东黄输油管线和铁-大输油管线上得到了很好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陈波 《石油知识》2009,(3):40-42
作者在《有限元辅助设计在碳纤维复合材料补强中的应用》一丈中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维修补强技术对压力管道弯头的补强修复应用。并针对油气输送管道运行压力高、几何形状不规则等特点,引入了有限元数值模拟辅助设计方法,对含缺陷管道进行维修补强方案设计。指出碳纤维复合材料补强技术具有不动火和不停输的优点,可极大的降低管道维修的风险性、减少由于管道停输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管道系统的水击特性并用PIPENET软件对MODECFPSO海水系统管道关阀时造成的水击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关阀方案对管道系统造成的冲击程度不同,关阀时间越短,管线的水锤效应越大。为保证管道系统的生产安全,应结合现场工况给出合理的关阀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