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全球能源互联网展示了一个前瞻性的视角,让我们认识到在全球范围内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探索协同解决全球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大战略,为能源行业勾勒出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中国、世界都将因此受益。如果考虑到所有潜在的利益、节约的成本、巨大的社会效益,全球能源互联网确实必不可少。作为一项造福全 相似文献
3.
4.
5.
能源法,就其广义而言,是调整能源领域中各种经济和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有特定的研究领域、特定的研究对象,并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理论。我国的能源立法的实践,推动并丰富了能源法的基础理论研究,而理论的发展和深化必将提升能源立法的质量和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电网与水力发电进展》2009,(6):82-82
目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纽约、伦敦和内罗毕三地同时发布了《关于全球清洁能源投资》的报告。报告指出,2008年,除水能源外,全球清洁能源项目共投资1550亿美元,用于地热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燃料等项目。2008年投资金额比2004年翻74番。由于中国、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投资增长,使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同比增长了5%。 相似文献
7.
1956年,法国物理学家L·布里渊发表著作《科学与信息论》,将信息与统计物理联系起来考虑,得出的结论:信息是另种形态的能量。 相似文献
8.
9.
全球及我国能源供应中的可再生能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包括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现状及其展望,并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可供可再生能源规划和政策研究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 酸雨、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自70年代以来,引起了气象学家们的注意。进入80年代,尤其是近几年,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一、全球变暖与温室效应根据观测分析,在过去的100年里,全球气温上升趋势是明显的,大约平均上升了0.6℃。气候的变化有其自然规律,近百年来的全球变暖趋势在地球气候史中不足为奇,但如果大气污染继续发展,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成为未来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据我国大气学家研究:近百年来,我国海平面大约上升了15—26cm;近10年来,我国气温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近30年,我国北方降水有减少、而南方却有增加的趋势。北方日趋干旱的气候,将加快土地沙漠化的进程。尽管近百年来我国气温,降水发生的一些变化仍在自然振动的振幅之内,尚未看到“温室效应”的明显影 相似文献
11.
靠什么将能源安全引向正途?为了保障价格合理、可靠、环保的能源供应。世界各国在保障能源安全立法方而均有一些新的进展,相比而言,我国的基础能源法律及配套法规亟须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能源战略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世界能源消费的地理结构、品种结构以及消费前景,在此基础上选取典型国家或地区(美国、欧盟和日本)对比分析了其能源政策。 相似文献
13.
全球能源互联网以“两个替代、一个提高、一个回归、一个转化”为发展方向,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广泛大规模开发利用,通过“九横九纵”骨干网架,建设跨区域输送、跨时空互补、全球配置的战略通道,实现全球清洁能源多能互补的广域广泛应用。首先分析全球能源互联网与多能互补的内涵和内在关系,总结全球能源互联网多能互补的典型应用场景;然后提出基于全球清洁能源资源评估平台(GREAN)和生产模拟的多能互补协同开发综合规划分析方法;最后通过典型案例,展示全球能源互联网多能互补的分析结果和互补效益。 相似文献
15.
能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能源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国内外的经验教训表明,要做好能源工作.必须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依法治能,法治兴能。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能源立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刊据来自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消息〕我国第一部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法》草稿已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组织专家起草完成,目前正在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准备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预计2007年将颁布实施。该法的制定和实施,将大大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立法最新消息@张建国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有的能源立法没有对替代能源这个概念进行准确的定义,《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也没有对这个概念作出解释。于是,在法学界,乃至在能源领域,替代能源成了一个没有清楚内涵的概念.人们往往把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低碳能源与替代能源的概念相互混用。我们需不需要有一个替代能源的概念呢?答案是肯定的。何况这个词一直在法学界与能源领域使用。那么,它的内涵如何,外延怎样?概念并不清晰。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