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某厂自二期项目投产以来,装置联合生产时,出现干气、氢气系统匹配不平衡现象,尤其是夏季全厂干气富裕,导致气柜回收干气压力增加,时常出现干气排火炬放空燃烧的情况,造成能源的浪费.为了实现全厂合理用能、节约成本的目标,采取制氢装置掺炼焦化干气、焦化装置增加溴化锂、适时调整制氢装置配氢量、优化加氢装置膜分离的生产操作、控制加氢装置精制反应深度、加氢装置低分气回收氢气等措施对全厂干气系统、氢气系统进行优化,减少全厂氢气消耗和干气产量,解决夏季干气及氢气系统不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炼油规模扩大,炼油厂干气资源愈加丰富,结合炼油厂现有干气回收装置,针对炼油厂催化干气等饱和干气、焦化干气及加氢裂化干气等不饱和干气资源进行系统分类,综合选取较优的处理方案.采用浅冷油吸收技术+膜分离技术组合工艺,将干气中低碳轻烃资源、氢气资源有效回收,轻烃资源作为下游乙烯装置原料,氢气资源经现有PSA处理后送至氢气...  相似文献   

3.
分析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济南分公司)氢气平衡和含氢气体组成,发现其氢气利用率较低,仅为76.37%,同时有大量廉价氢气可以回收。根据含氢气体特性,研究了加氢低分气脱硫脱氨工艺,脱除低分气中的氨和硫化氢后,重整氢气提浓装置可以回收低分气中的氢气;通过改造催化干气氢气提浓装置,可以回收催化干气和重整氢气提浓装置解吸气中的氢气。预计项目实施后,基于目前的加工量,济南分公司可以回收氢气4 313 m~3/h,从而停运干气制氢装置,氢气利用率可以提高近10百分点。在质量升级项目完成后,氢气回收项目可以充分发挥作用,每年可以回收氢气6 253 t,节约天然气27 kt/a,降低全厂加工损失率0.36%,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催化裂化干气的加工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催化裂化干气的特点,论述了催化裂化干气的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如加氢精制、氢气回收、烯烃回收与利用等,并提出了催化裂化干气综合利用的组合工艺和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压加氢裂化装置干气因压力低而无法并入装置燃料气总管的实际情况,提出增设膜分离氢气回收系统、提高加氢装置自产干气系统压力、回收干气进瓦斯管网的方案。通过分析干气压力提高对分馏塔操作、脱硫塔脱硫效率的影响,证实了干气并网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国内专业从事气体、液体膜分商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的高新技木企生膜分离技木回收炼油厂抵气和两條等有机蒸汽在多个石化企业成功应用炼厂气中的膜分离系统从催化重整气体中提浓氢气从加氢精制尾气中回收氢气从加氢裂化尾气中回收氢气从渣油催化裂化干气中回收氢气从PSA解析气中进一步回收氢气各种含氢气体的提浓及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齐鲁公司炼厂焦化干气、加氢干气回收利用情况。通过工艺改造及流程优化,实现炼厂干气中碳一至碳五组分精确分离及利用。同时,将炼厂含氢气体中的氢气较大效率回收利用,极大地降低了用氢成本,也为制氢装置及乙烯裂解装置提供了优质廉价原料,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针对全加氢型炼油厂大量富氢气体作为低价值燃料进入燃料气管网的问题,提出不同浓度富氢气体的梯级回收利用方案:低浓度的含氢气体先经过膜回收二期装置进行初步分离,其产品氢与轻烃回收干气、异构化干气、火炬回收气一起作为膜回收一期装置的原料,进行二次分离,产品氢再与连续催化重整产品氢、渣油加氢低压分离气(低分气)、蜡油加氢裂化低分气、柴油加氢低分气一起进行变压吸附三次分离,产出体积分数99.54%的高纯度氢气。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对于加工能力10.0 Mt/a的炼油厂,采用富氢气体梯级回收技术后,回收氢气13.1 kt/a,降低天然气消耗21.2 kt/a,降低碳排放150 kt/a,吨油加工成本降低4.62元。  相似文献   

9.
炼油厂干气回收装置是炼油厂回收氢气、富乙烷气(乙烯裂解装置原料)等产品的装置,由于其原料多样,装置遇到的腐蚀问题也比较复杂。该文详述了某炼油厂干气回收装置生产中遇到的一系列腐蚀问题,分析了腐蚀原因,提出了防腐蚀对策,并提出了下一步技术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干气回收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结果表明:该干气回收装置运行中,存在干气实际产量高于设计值,多出部分只能在饱和干气压缩机入口缓冲罐顶部排放火炬的问题。通过采用将浆态床干气在上游装置改出,装置原料不足部分,由一期装置重整氢变压吸附氢气提纯解析气进行补充的方案,可实现原料气的优化。优化后,在装置总加工量不变的条件下,富乙烷气产量由优化前的62.02 t/h增至70.37 t/h,氢气产量也由优化前的57300 m3/h降至53500 m3/h。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干气制氢装置采用的是干气(天然气、轻烃)蒸汽转化+变压吸附制氢工艺,该工艺具有氢气纯度高的优点,但也具有氢气回收率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缺点,造成炼油厂氢气成本高,加工损失率大。通过分析中变气性质和各脱碳工艺,拟选择醇胺法脱除中变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剂选用活化N-甲基二乙醇胺溶剂,并从工艺流程、原料、产品、公用工程消耗、经济评价方面分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增加中变气脱除二氧化碳设施,干气制氢装置可以多回收氢气1 003 t/a,可提高氢气回收率5百分点左右,有效降低制氢成本;同时回收85 620 t/a的二氧化碳副产品,降低企业加工损失率约1.71百分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关于催化干气膜法分离氢气——柴油加氢精制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催化裂化(及其家族)装置轻柴油质量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该技术家族装置的干气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气,用膜分离新技术将干气中氢气回收后,进行催化裂化(及其家族)装置轻柴油加氢精制,既解决了柴油质量问题,又节约了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的投资和能源。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浅冷油吸收技术在某炼化公司0.56 Mt/a炼厂干气预精制装置的工艺流程比选及工业应用情况.装置配套变压吸附(PSA)氢提纯设施,以炼厂干气为原料,分别回收催化裂化(FCC)干气中富乙烯气、PSA解吸气中富乙烷气,同时回收氢气.实验结果表明,比选结果最终确定采用"两头一尾"工艺流程;FCC干气经浅冷油吸收后,富乙...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一种利用催化裂化干气制氢气的工艺,在两段加氢精制流程的基础上,将存在于催化裂化干气中的烯烃类和有机硫化物类杂质脱除,脱除之后的气体经过进一步加工即可得到纯净的氢气。这种制氢工艺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而且经济效益高,非常适合于氢气生产。  相似文献   

15.
从炼油厂全厂含氢干气中回收氢气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股份公司炼油厂的氢气平衡和含氢干气情况,探讨了从全厂含氢干气中回收氢气的技术方案.根据该厂氢气管网和设备情况,确定膜分离的操作压力为2.5 MPa,膜分离产品氢压力为0.8 MPa或0.3 MPa两个压力等级,选择"VPSA(抽真空变压吸附分离技术)+膜分离"、膜分离处理全部含氢干气两种技术方案,进行运行成本、氧气回收率和投资比较.从比较结果看出,膜分离处理伞部干气方案具有投资回收期短、运行费用低和氢气回收率高的特点,是该厂含氢干气利用的最佳方案.若采用该方案,制氧装置可以停止运行,全厂加工损失降低0.183%,全厂单位能耗降低46.90 MJ/t,同时全年减排二氧化碳82 kt,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6.
炼厂气中氢气、轻烃组分综合回收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膜分离、吸收-稳定、PSA-冷凝精馏联合工艺等三种技术在镇海炼化分公司回收炼厂气中氢气、轻烃的工业应用情况,分析了三套工业装置的考核标定结果以及技术经济综合分析数据,提出了尽可能多回收氢气、轻烃以及催化裂化和焦化干气中乙烯等高价值组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炼油厂中寻找新的氢源和制氢原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炼油厂的二次加工干气,诸如加氢、重整、催化裂化及焦化等干气为原料,经过精制、提纯等过程后,作为制氢原料,可以降低制氢成本,以一座5.0Mt/a燃料型炼油厂为例,比较了以干气和石脑油为制氢原料,利用变压吸附回收工艺生产氢气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某公司采用浅冷油吸收法干气回收技术新建的一套0.9 Mt/a C1/C2分离装置情况,并对装置性能标定结果进行了总结。根据不同干气原料的特点,将6股原料干气归类为不饱和干气、饱和干气和富烃干气,并以浅冷油吸收技术为核心,将上述3种类型的炼厂干气回收路线通过系统集成整合后分别得到富乙烯气、富乙烷气、轻烃和氢气等产品,有机衔接了炼油装置和下游化工装置。装置开工后运行稳定,负荷率在89%。装置性能标定结果表明:产品分布达到了指标要求,乙烯、乙烷回收率分别达到了91.91%和98.37%,均高于性能保证值。该装置工艺技术路线的选择和工程设计完全可行,对国内大规模复杂原料C1/C2分离装置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由于干气回收装置可合理利用资源又能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干气回收烃类已成为石化行业日益关注的热点.论述了炼油厂干气回收烃类的工艺过程及其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20.
<正>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自主开发的乙烯脱氧催化剂在茂名石化3.2×10~4m~3/h干气提浓乙烯装置上一次开车成功,经过30天的连续运行,装置脱氧指标达到技术要求。催化裂化干气富含氢气、烯烃、烷烃和少量氧气等多种复杂组分,要回收炼油厂干气中的乙烯资源,必须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