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河油田欧利坨子的油气储层是浅成-超浅成相的侵入岩粗面斑岩和斑岩型金属矿床控矿裂缝十分相似的是,该斑岩的储油裂缝是隐爆角砾岩和其它原生裂缝,可称斑岩型油气藏.本文综合渤海湾其它地区和浅成-超浅成斑岩(玢岩)侵入体有关的各类油气藏,建立斑岩型油气藏成藏地质模型.该模型说明,在斑岩发育区可找到受岩体上方拱张裂缝、岩体内部隐爆角砾岩以及其它原生裂缝和蚀变破碎带,以及岩体外侧接触变质带控制的油气藏与侧向隔挡油气藏.这不同部分的油气藏可在岩体尺度内或区域尺度内伴生,值得勘探工作注意.  相似文献   

2.
斑岩型铜矿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从工业意义上看斑岩型铜矿床具有规模大、成群出现、矿石易选、可综合利用的元素多等特点。额勒根地处内蒙古北山成矿远景区,自古生代以来均有不同程度的火山—岩浆活动,尤以华力西中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不仅形成了大量的基性—酸性火山岩,而且还发育大量的中—酸性侵入岩。额勒根地区位于塔里木、哈萨克斯坦和西伯利亚三大板块汇聚处,是斑岩型矿床(点)的集中产出区。从矿(化)体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化学异常特征、围岩蚀变规模、强度、类型,以及斑岩型铜矿床与矿化关系分析,该区具有寻找大型斑岩型铜矿床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3.
矿床地球化学是矿床学与地球化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年龄测定是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的三大核心科学问题,本文运用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方法探讨了我国部分斑岩铜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类型及来源和矿床形成年代,结合对斑岩铜矿的地球化学异常的概略分析,初步分析了矿床地球化学在斑岩铜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云南铜矿资源及其湿法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忠寿 《云南化工》1992,(1):52-54,51
1 云南铜矿资源云南铜矿资源很丰富,铜矿带的主要成因有三个。其一是中元古代东川—易门裂陷槽层控型铜矿带。此槽处于绿汁江深断裂和汤郎易门深断裂之间,形成线性槽地。地跨川、滇两省,但主要在滇中地区。南起云南元江、经易门、过武定至东川,北跨金沙江至会理、会东  相似文献   

5.
玛依达门阿克塔斯铜矿位于伊犁盆地南缘察布查尔山夏克尔玛以南的中高山区,阿吾拉勒—伊什基里克多金属成矿带中,具有热液型铜、铅、锌、金、银等多金属矿产成矿的有利条件。矿区内矿(化)带铜矿化类型为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通过勘探工程控制发现,该矿(化)带铜矿化强度受赋矿岩石石墨化、次生石英岩化程度的严格控制,本为试通过对矿...  相似文献   

6.
向山硫铁矿矿床赋存于侏罗——白垩系酸性火山岩和中性侵入岩的接触带中。火山岩自下而上为安山岩、粗面岩和凝灰岩。侵入岩主要有闪长岩或闪长斑岩及正长斑岩。侵入岩和火山岩的接触带构成一含矿带。该带沿北东方向延长,倾向南西,倾角0°~30°。含矿带总长2600米,厚度10~150米。 矿床主要有黄铁矿和铁矿两种矿产。块状矿体的形状为扁豆状,浸染状矿体则呈不规则状。矿体产状与含矿带产状基本相同。而矿体的延伸亦受含矿带的控制。 矿石自然类型较为复杂,黄铁矿石有块状黄铁矿石、粉块状黄铁矿石和浸染状黄铁矿  相似文献   

7.
小秦岭地区钼矿类型、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秦岭钼矿带是中国重要的大型钼矿分布区之一,钼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52%。小秦岭钼矿带以其独特的成矿地质背景,丰富的矿产资源,受到国内外地质工作者的瞩目。然而目前对于小秦岭地区钼矿床的系统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系统总结了小秦岭地区钼矿床的矿化类型,详述了各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并从构造背景、岩浆活动及地层岩性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该地区钼矿床的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8.
微肥的应用与前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李文光 《大氮肥》2002,25(4):230-235
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元素达16种之多,其中硼,铜,钼,锌,锰,铁等微量元素及镧系元素(稀土)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能,提高农作物品质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在研究开发微肥时,也应重视对含多种微量元素及稀土的矿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9.
胡海祥  李广 《过程工程学报》2019,19(5):1006-1013
利用矿物自动分析系统(MLA)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对广东某斑岩型锡矿小于2 mm的原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考察矿物组成、嵌布粒度、连生及包裹关系。结果表明,锡石主要呈细粒浸染状嵌布于脉石矿物中,嵌布粒度细微,最大粒度约为0.250 mm,最小为0.001 mm,主要集中在0.020?0.090 mm之间,单体解离度仅为9.98%,连生体主要与石英、黄玉连生。约93%的锡石(硬度6.5)被石英(硬度7)、黄玉(硬度8)包裹或与之连生,属难磨难选矿石,原矿伴有少量钼、铋、钨、铜等有价元素。选矿原则流程可确定为优先浮选回收硫化矿(钼、铋、铜、钨),窄级颗粒分别(或依次)重选回收锡石。  相似文献   

10.
阳春石菉铜(钼)矿床是属于接触热液交代矽卡岩型铜(钼)矿床。通过剖析阳春石菉铜钼矿区的成矿成因及模式,探讨阳春石菉铜(钼)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作用。对寻找与石菉铜(钼)矿床相类似的矽卡岩型铜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小氮肥厂铜洗工段的废铜泥相当于斑铜矿(Cu_2S、CuS、FeS)性质的特性,其主要成份为硫化亚铜,实际含铜量约50—65%左右。而工业上含铜0.49%的贫矿即有开采价值。因此,从废铜泥中回收铜是很有意义的。目前小氮肥厂回收铜的方法,主要有火炼法、干湿法和湿法。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改变采矿方法,提高富铜矿回收率陈锡钦七宝山硫铁矿有一个含铜品位富集的矿段位于老虎口矿段I—I号矿体中。该段矿体为裂隙充填交代型中低温热液含铜黄铁矿床,走向长1100m,厚度为30~50m,倾角10°~45°。矿石呈散粒状,很不稳固。顶板为高岭土和风化...  相似文献   

13.
安乐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的黄岗梁-孟恩陶勒盖锡铁多金属成矿带南西段之北西成矿亚带,是一个中型富Sn矿床,其成矿岩体的成岩时代、岩石成因、成矿指示意义以及地球动力学背景尚不清楚。以与安乐Sn多金属矿床相关的花岗斑岩为研究对象,利用LA-ICP-MS锆石U-Pb方法测得与成矿有关的花岗斑岩年龄为(144±2.6)Ma(MSWD=3.2),这一年龄与区域其他Sn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的成岩年龄范围基本一致,说明大兴安岭南段与Sn成矿作用有关的花岗质岩石主要形成于早白垩世。全岩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花岗斑岩的SiO 2质量分数(75.76%~76.67%)、ω(FeO T)/ω(FeO T+MgO)值(0.9~1.0)、ω(FeO T)/ω(MgO)值(18.42~20.79)、ω(Ga)×10^(4)/ω(Al)值(3.36~4.61)、ω(MgO)(0.06%~0.07%)、ω(TiO_(2))(0.05%~0.06%)及P 2 O 5质量分数(0.01%)均较高;计算获得的锆石饱和温度为808.69~815.52℃;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具有四分组效应和明显负δEu异常特点;富集Rb、U、Th、Nd、Hf等微量元素,亏损Ba、K、Sr、P、Ti等。以上特征均表明,花岗斑岩具有高分异A型花岗岩的特点,花岗斑岩中锆石的ω(Ce^(4+))/ω(Ce^(3+))值(1.0~29.3)较低。综合分析得出,安乐花岗斑岩具有高演化和低氧逸度特征,对Sn成矿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4.
《化工设计通讯》2017,(5):220-221
西藏则学地区德新铅锌矿位于西藏自治区谢通门县,地处西藏冈底斯Cu、Mo、Pb、Zn、Au、Fe成矿带中段。矿体主要赋存于岩浆岩与第三系火山岩的接触带,地层、岩浆岩控制了矿体的总体展布方向和空间位置。早期东西向构造对成矿起了导矿作用,晚期近南北向、北西、北东向构造是主要的容矿、储矿构造,控制了大多数矿体的分布。属标准的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成矿模式。矿区地质特征相对简单,北部为岩体分布区,中部为英安岩、安山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斑岩岩脉等分布区。主要就德新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展开研究,为下一步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铼是一种很分散的金属元素,它主要用于石油工业和合成纤维工业作催化剂,在国防工业和电子工业中用途也很广。铼与钼二元素常共生在辉钼矿、斑铜矿之中,分别以MoS_2、ReS_2形式存在。钼矿含Re在0.0015~0.0030%范围内。由于含量低,  相似文献   

16.
最近,西德科学家在塞浦路斯铜矿地区考古中发现了一棵含铜老松树(地中海自松,Pinus halepensis),木材中含有颜色鲜明的铜粒和铜片。该树约有2500年历史,铜矿是纪元前18~14世纪的遗址。下面刊登几幅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照片。  相似文献   

17.
滇中禄丰县鹅头厂(铜)矿与东川蓑衣坡硅质岩铜矿,是省内中元古界昆阳群因尼组上非正常紫色层段富钾岩石产出的代表性矿区,阐述了富钾岩石产出的地质特征并附有代表性岩石分析数据,按照北京,河南,宁芜及山西对研究,开发富钾岩石的已有理论与试生产经验,说明云南因尼组富钾岩石具备开发条件,且有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铜萃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浸出-萃取-电积工艺(BL-SX-EW)是从低品位铜矿和含铜废料中回收铜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铜萃取的研究进展,简述了铜萃取剂的类型,对不同类型萃取剂的性能、结构及使用进行了综述,比较了各种铜萃取剂对铜萃取的优化条件。同时对铜萃取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电除雾器运行故障的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冶炼厂引进加拿大诺兰达炉冶炼系统,同时配套建设230kt/a烟气制酸系统,即硫酸三系统。近期由于矿源条件的恶化以及公司经营方式的改变,诺兰达炉由以前处理高含铜矿改为处理低含铜、高含硫、含砷杂矿,而且处理能力不断强化。硫酸三系统的生产负荷随之提高到280kt/a,烟气中金属(铅、铋、铁)颗粒含量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了电除雾器的运行。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寻求我国广大铜矿山酸性废水的有效治理途径,对江西某大型铜矿山含铜、铁离子的人工模拟废水及实际矿山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模拟废水组成为pH2.2,Ch(2+)130mg/L,Fe(3+)(或Fe(2+))500mg/L,研究表明:以铜的化学当量加Na2S于含Cu(2+)、Fe(2+)人工废水中,以及以铜的3.4倍化学当量加NaS于含Cu(2+)、Fe(3+)人工废水中,丁黄药作捕收剂(用量40mg/L),自然pH条件下(pH2.0),铜的去除率高达99.7%,残余波渡低于0.2mg/L,而铁的去除率几乎为0;将浮铜后的尾液再进行pH调整至8.0时,沉淀过滤,铁的沉淀率达98%以上,残余浓度低于10mg/L.实际矿山酸性废水实验证明,采用硫化沉淀浮选回收铜─调整pH沉铁的工艺流程,能使处理后出水水质低于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浮铜的精矿品位为37.12%,具有回收价值,还进行了有关溶液化学计算和机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