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量化混凝土翼板收缩徐变对多跨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长期性能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预测方法,基于现有两跨连续组合梁长期试验结果对典型的组合梁设计方法进行适用性评述; 在此基础上,基于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并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开裂及组合梁界面相对滑移的综合影响,提出两跨连续组合梁长期中支座弯矩与跨中挠度的计算公式,并采用长期试验结果验证预测方法的可靠性; 进一步对比不同混凝土翼板类型(收缩徐变分布模型)对组合梁长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模拟混凝土徐变特征,考虑收缩产生的附加弯矩,采用折减刚度考虑混凝土开裂与界面滑移的影响,提出的两跨连续组合梁长期性能计算公式,可有效预测组合梁长期中支座弯矩分布与跨中挠度,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大相差25.3%; 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对组合梁长期性能影响显著,当不考虑混凝土收缩变形时,组合梁中支座弯矩与跨中挠度仅分别为试验值的41.1%和60.6%; 组合梁长期性能设计时,应根据楼板类型采用不同的收缩徐变模型,针对钢筋混凝土楼板采用均匀收缩、均匀徐变模型,针对组合楼板采用非均匀收缩、非均匀徐变模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某工程中大跨、重载裙房屋面大梁的三种结构设计方案的比较和分析 ,指出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具有的优越性。介绍了对该工程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设计要点 ,并针对这种组合梁结构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变翼缘宽度组合梁的受力性能,本文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简支组合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将变翼缘宽度组合梁的荷载一挠度曲线与等截面宽度组合梁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跨度时变翼缘宽度组合梁的刚度和承载力变化规律,提出了刚度和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变翼缘宽度组合梁中铜梁的塑性区为跨度的2/3;变翼缘宽度组合梁的荷载-挠度曲线处在翼缘最大宽度和翼缘最小宽度等截面组合梁之间,与翼缘最大宽度组合梁更加接近;与相同用钢量的等截面组合梁相比,变翼缘宽度组合梁的刚度和承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组合梁已成为组合结构应用中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基于国内外对腹板开洞组合梁进行的理论研究和试验结果,以腹板开矩形洞口组合梁为例,分别对腹板开矩形洞口简支梁和连续组合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总结了腹板开洞组合梁的基本力学性能,最后提出腹板开洞组合梁今后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剪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即取消传统钢-混凝土组合梁钢部件的上翼缘,在腹板上开洞,并在混凝土翼板中布置蛇形钢筋;对3根不同剪跨比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剪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1根普通栓钉组合梁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剪跨比对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破坏形态、变形能力及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并对新型组合梁的破坏机理和受力特点进行了详细阐述。结果表明: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相对于栓钉组合梁具有较高的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6.
杨勇  杨文平 《钢结构》2009,24(2):23-26
完成了8个钢-闭口型压型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试件的静力试验,对组合梁弯曲刚度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分别介绍了换算截面刚度法、考虑滑移的刚度折减法及修正折减刚度法这三种目前常用的组合梁刚度计算方法,并采用刚度折减法和修正折减刚度法计算了8个组合梁试件的刚度及跨中变形,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最终根据分析结果对组合梁的刚度计算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借鉴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沉井施工工艺,研究了钢梁作为钢模板结构和作为组合梁顶板结构一部分的全过程受力机理,提出了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在沉井顶板结构中应用的技术方案,并以内净空跨度6 m的顶板结构为例,开展了组合梁板结构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与现浇结构相比,组合梁板结构的施工工期短,但在设计时应考虑防水、结构耐久性等问题;组合梁中钢梁的横向布置间距可从l0/3处开始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8.
腹板嵌入式组合梁中抗剪连接件推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节省钢材且具有较高受剪承载力的新型组合梁--腹板嵌入式钢-混凝土组合梁,它是将倒T形钢梁腹板上部开槽,嵌入到混凝土翼板中形成的组合梁。通过10个推出试件的试验,研究腹板嵌入式组合梁中钢板连接件的受剪承载力。推出试验结果表明,连接件的受剪承载力随混凝土强度等级、钢板厚度增加而提高。基于试验结果,通过参数回归分析,拟合出嵌入式组合梁连接件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提出连接件的构造要求。通过与普通组合梁中栓钉连接件受剪承载力的比较表明,腹板嵌入式钢-混凝土组合梁中钢板连接件具有承载力高、易于实现完全抗剪连接的优点,而且连接件抗剪连接刚度大,可以减少组合梁由于滑移效应引起的刚度折减。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木-混凝土组合梁在框架结构中运用的可行性,借鉴钢结构顶底翼缘角钢连接,提出了角钢混合连接木-混凝土梁柱组合节点形式,并就其受力性能展开了试验与理论研究.试验中共设计了3个节点试件,即木梁-木柱节点、木-混凝土组合梁与木柱组合节点和木-混凝土组合梁与钢柱组合节点,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角钢混合...  相似文献   

10.
完成了8个钢-闭口型压型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试件的静力试验,对组合梁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中详细考察了钢-闭口型压型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在不同名义剪跨比、不同栓钉布置形式下的受力过程、裂缝发展、破坏形态和型钢、钢板与混凝土应变发展过程、跨中弯矩与跨中挠度以及型钢与组合板端部滑移发展情况;根据对试验结果与现行规范所建议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钢-闭口型压型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弯承载能力以及受剪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钢-闭口型压型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试件的破坏形态主要表现为弯曲剪切破坏,组合梁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延性,在80%Pu后,组合梁界面才表现出明显的滑移现象,截面不满足平截面假定。研究还表明,即使组合梁试件按照我国现行规范计算所得连接程度较小时,也具有较高的受弯承载能力。同时,为考察组合梁动力特性,对8个组合梁试件的前三阶自振频率和阻尼比进行了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组合梁阻尼比较  相似文献   

11.
MTS组合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天森  宫海  李国强 《钢结构》2002,17(3):60-62
介绍了同济大学建工系研制开发的多高层建筑钢结构系统MTS的组合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算例 ,以及MTS软件中的实现过程。结合实际的工程 ,利用MTS软件进行框架梁设计方案和组合梁设计方案的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梁腹板及翼缘的局部屈曲简化计算模型。继而在简化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应用能量法分别求出了腹板及翼缘的弹性临界屈曲应力。结果表明,内填混凝土的存在有效地提高了腹板及翼缘的屈曲应力,改善了腹板及翼缘的局部屈曲性能。  相似文献   

13.
体内预应力组合梁混凝土预压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安  戴航  刘其伟 《工业建筑》2005,35(Z1):94-96
针对在混凝土翼板中设置后张预应力的连续组合梁,提出由分担预加轴力、主弯矩和次弯矩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计算公式,主要分析施加于混凝土翼板的预应力通过剪力键向钢梁传递的力学模型,建立混凝土翼板承担的预压力沿梁纵轴的分布函数和理论解,求得考虑剪力键柔性的混凝土法向应力计算公式,作为组合梁抗裂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抗剪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连光  李庆文  张曰果 《工业建筑》2012,(9):150-156,124
对腹板开孔后的蜂窝梁和考虑混凝土板组合作用下的蜂窝组合梁抗剪性能进行分析。以试验为基础,建立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开孔率、翼缘尺寸、混凝土板尺寸和连接程度下的蜂窝梁和蜂窝组合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蜂窝梁翼缘宽度变化对抗剪贡献影响不大,翼缘厚度变化对其影响较大,翼缘厚度的抗剪贡献与开孔大小、形式有关;混凝土板和连接程度对蜂窝组合梁抗剪强度贡献不可忽略。给出了蜂窝梁、无连接蜂窝组合梁和有连接组合梁抗剪强度计算方法;通过分析不同剪跨比蜂窝组合梁的受力性能,给出弯-剪相关曲线公式;通过提高蜂窝组合梁孔洞竖向位置,可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5.
组合扁梁楼盖受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国内外对组合扁梁楼盖的研究和应用 ,介绍了组合扁梁楼盖受力性能的研究现状 ,总结了其受力性能研究方面的已有成果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着重分析了组合扁梁这一新型组合构件的受力特点和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考虑了钢梁腹部钢筋混凝土对组合梁抗剪性能的影响,给出了部分外包简支组合梁弹性理论计算时的剪应力分析方法,对塑性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引入了钢骨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结合试验进行对比,给出了部分外包简支组合梁的塑性抗剪承载力公式,可以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廖汶  陈忠延 《钢结构》1999,14(3):36-39
建立了对桥梁中钢与钢筋混凝土组合梁可靠度分析的半随机过程模型,研究了考虑车辆荷载(包括活载和冲击荷载)与恒载组合作用于下组合梁的可靠度评估.TR荷载组合规则被用来考虑荷载效应之间的关系.运用系统可靠度评估的方法,组合梁被模型化为由混凝土板、剪力传递器和钢梁串联而成的结构系统.  相似文献   

18.
组合框架梁由于梁端存在负弯矩区,其设计及构造较简支组合梁复杂,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针对一新型组合框架梁模型在住宅钢结构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合框架梁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是安全适用的,设计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比较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19.
张文  宋永发  李荣庆 《工业建筑》2006,36(Z1):609-611
基于结构可靠性原理,讨论了组合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可靠度分析方法。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中的挠度表达式进行了可靠度评估。把组合梁的设计参数看作随机变量,建立两种不同的计算模式,采用考虑基本变量概率分布类型的一次二阶矩方法得出在不同荷载效应比值的可靠指标。通过分析知,在通常范围之内,挠度可靠指标fβ随荷载效应比值ρ的增大而增大。由计算结果得出,按“规范”(GB50017-2003)设计的钢-混凝土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控制设计的条件下,可靠指标在0.0~1.5之间。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工程实例,对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在施工阶段临时支撑的设置进行研究,讨论了在不同支承工况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挠度验算,最终得到支撑布置的最优方案,既满足了钢梁挠度的要求,又使支撑数量最为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