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达到平板玻璃优质高产,必须在任何时间都具有正确的化学组分及物理性能均匀的玻璃液供应成型.要达到此目的,玻璃的物理分析与化学分析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玻璃的物理分析的优点是速度快、灵敏度高、准确.化学分析往往需要1~2天方能得出结果;而物理分析只需几小时就出结果.当然在采用物  相似文献   

2.
利用无机废弃资源制备高附加值玻璃及微晶玻璃制品,具有重要的社会及实际应用价值。通过低氧化硅含量的玻璃组成设计及微晶化处理,在生活垃圾焚烧灰渣利用率在90%的情况下,制备获得成型性能、机械性能与化学稳定性良好的微晶玻璃材料,并探讨了玻璃化学组成及热处理工艺对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有槽垂直引上法生产平板玻璃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其主要缺点之一是槽口成型玻璃液粘度较高(约10~5泊),温度较低.这就对玻璃成分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玻璃液在形成板根的温度范围内必须具有小的析晶倾向,所选择的玻璃成分,其液相线温度(我国常用析晶上限温度)应不高于成型作业温度.此外,所选用的玻璃成分应满足使用要求,并具有良好  相似文献   

4.
无论我国还是外国,平板玻璃(包括浮法玻璃)中,引自天然岩石的成分以SiO_2为最多,其次是CaO,占7~11%;再次是MgO,占2.5~4%。适量的CaO和MgO的引入,可以降低玻璃液在高温下的粘度,促使玻璃熔融澄清;温度降低时,又能增加玻璃液的粘度,有利于玻璃的成型及引上速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提高玻璃的机械强度和硬度。  相似文献   

5.
提高平板玻璃产量是和改善它的质量,特别是和提高化学稳定性是分不开的.增加玻璃成份中氧化铝的含量是提高化学稳定性最有效的办法之一.阿什哈巴德玻璃联合工厂垂直引上玻璃窑采用了A1_2O_3达3.25%的玻璃成份,增加了产量并提高了一级品率.这种成份的玻璃,可用多种方法生产,其中包括无槽垂直引上法.  相似文献   

6.
一、概况玻璃微珠,是玻璃工业的一种新产品.它具一定的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电绝缘性和园整、均匀、流动性好的特点.其最独特性能是具备玻璃原有的透明度、有着定向反光的回归性能(即:折射率好),这种神奇的发光材料正不断地在各发达工业国家迅速扩大应用领域.苏联在三十年代就进行了研究和发展.当时他们利用建筑平板玻璃工厂中回收的碎玻璃制造玻璃微球.到了五十年代初美国急起直追,试制成功,并批量生产.六十年代初期已有英、德、法、加拿大、捷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众所周知,玻璃及玻璃纤维的表面情况,影响着它们的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以及其他物理化学性能。玻璃及玻璃纤维的表面缺陷,降低了它们的机械性能、化学性能以及其他物理化学性能。表面缺陷中,最引人注意的缺陷之一,要算是表面微裂纹。这种微裂纹的存在,不仅降低了玻璃及玻璃纤维的机械强度,而且还降低了它们的化学稳定性等物化性能。因此,研究玻璃纤维表面微裂纹的形态特征、分布情况等,及其观测方法,是进一步提高玻璃纤维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等,挖掘玻璃材料性能潜力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导言在电场辅助下,钠钙硅酸盐玻璃与金属阳极的离子交换,是平板玻璃工艺中潜势很大的一种技术.利用这种技术,我们可以在玻璃表面造成剩余应力而强化玻璃;也可以通过引入渡金属离子,使玻璃着色或者改善玻璃表面的化学稳定性.这种技术还可以应用到玻璃对金属过的封接以及与玻璃的电极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9.
一、绪言 Na_2O-CaO-SiO_2系统的平板玻璃和瓶罐玻璃,由于原料价格低,易于成型,化学稳定性好,所以现在产量最大。它的组成长期以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种情况大概将来仍要继续下去。除了这种普通的玻璃以外,将周期表上各种元素的氧化物组合起来,制造新型玻璃的研究是本世纪初才开始的。高折射低色散和低折射高色散的光学玻璃的研制,可以说是这方面重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浮法玻璃和其他平板玻璃生产不同点,主要表现在玻璃成型上.熔融的玻璃液,从熔窑流入一个由金属外壳密封着、内衬耐火材料的长条状锡槽内.因玻璃液比重小于锡液,被漂浮在锡液上.具有一定粘度的熔融状的玻璃液自然摊开(象一滴油漂在水面上一样),在不断地向前拉引力的作用下,形成了连续的玻璃带.由于玻璃表面张  相似文献   

11.
本文摘要具体介绍发表在《玻璃工艺学》1972年13卷,3号,88-95页上的《工业玻璃成分范围内SiO_2-Al_2O_3-Na_2O-K_2O-CaO-MgO系统玻璃的粘度温度关系》中提出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举例计算了已知粘度温度关系的平板玻璃η-T关系,并列表比较了计算值与已知值之间的偏差.在确信该计算体系具有实用价值之后,我们使用该计算体系对国内现有的各种平板玻璃成型方法的典型玻璃成分进行了η-T关系计算,并列表比较;还结合析晶温度的计算,分析比较了平板玻璃各种成型方法所采用的玻璃组成的工艺特性。最后,编者想通过玻璃生产操作与玻璃粘度的关系的一般阐述来强调每种成型方法的平板玻璃生产中有意识地定量注意玻璃成分温度粘度三者的关系对生产控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退火是平板玻璃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消除与均衡玻璃在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以保证玻璃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炸裂破碎.生产平拉玻璃,一般均采用加热退火工艺,我厂在1975年以前也采用这种工艺.1975年开始,取消了成型室上部的穿膛火以及退火窑中的底火和面火,试验靠玻璃本身的热量来进行退火的自热退火工艺.在七年  相似文献   

13.
刘金雨  郑维智  李蕊龙 《玻璃》2012,39(2):38-42
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真空平板玻璃结构进行模态分析,按照真空玻璃国家标准,建立1000mm×1000mm真空平板玻璃模型,在ANSYS中设置材料属性及边界条件进行模态分析,在0~100000Hz频率范围内求解其1~10阶整体结构的固有频率及振型。另外,对相同尺寸下普通玻璃及中空玻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与真空平板玻璃固有频率及振型加以对比。结果表明:与普通平板玻璃及中空玻璃相比,真空平板玻璃每一阶固有频率最大,并且变形最小。说明真空平板玻璃刚度性能优先于普通玻璃及中空玻璃。为其整体设计及其制造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将有效预估结构的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14.
硼硅酸盐玻璃与钠钙硅玻璃浮法成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军鹏  程金树  陆平 《硅酸盐通报》2007,26(6):1197-1201
总结了浮法成型工艺的特点,介绍了浮法工艺对普通钠钙硅玻璃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玻璃的熔化和成型温度要求,粘度-温度曲线要求,析晶温度上限要求等几个方面探讨耐热高强硼硅酸盐平板玻璃浮法成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杨明宽 《中国玻璃》2001,26(4):22-25
本文介绍了白料超薄玻璃的主要质量标准;料方的确定,原料的选择;原料、熔化、成形工艺制度的稳定。这些,比普通平板玻璃生产的工艺控制要严格、精确得多。为了改善超薄玻璃的光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还使用锂长石引入了-0.1%的氧化锂,提高了玻璃的内在质量,促进了玻璃的熔化。  相似文献   

16.
浅谈无碱玻璃球化学成份及其原料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碱玻璃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纤维玻璃成份,属于硼硅酸盐体系玻璃,在玻璃熔制性能上它属于难熔玻璃,对玻璃纤维成型而言,它又要求达到准光学玻璃的质量水平,因此无碱球生产难度比中碱球大得多,无碱球化学成份及其原料质量和成本的控制一直是个难题,本文结合我厂实际就这一问题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玻璃球质量的基本要求玻璃纤维生产中,要使拉丝顺利进行,减少断头飞丝,就要求玻璃液在漏嘴出口处有稳定的成型条件.即漏嘴四周形成一个恒定的温度场和均匀的玻璃体,以保持各漏嘴下丝根有相同的成型粘度.为此,对玻璃球质量要有基本的要求.首先,玻璃球要具有相当好的化学均化质量.不仅要求玻璃球内没有或有很少的条纹.至少达到平板玻璃质量;而且不同批的玻璃球的化学成份的波动也要保持在极小的  相似文献   

18.
光学性能是玻璃的基本属性。对光波的透射性、反射性和吸收性是平板玻璃的主要光学性能指标。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物、车辆和船舶等门窗的采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品种除无色透明玻璃外,还有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和中空玻璃等新产品。由于玻璃品种增加,用途各异,所以平板玻璃光学性能待测项目越来越多,其测试方法越来越复杂。  相似文献   

19.
徐美君 《玻璃与搪瓷》2011,39(3):45-48,31
3光伏TCO镀膜玻璃3.1 TCO镀膜玻璃的特性及种类3.1.1特性与种类TCO(Transparent conducting oxide)玻璃是一种镀有导电膜的光伏玻璃,即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它是在平板玻璃表面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均匀镀上一层透明的导电氧化物薄膜,主要包括In、Sn、Zn和Cd的氧化物及其复合多元氧化物薄膜材料。TCO导电薄膜的导电原理是在原本导电能力很弱的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其他元素,使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微量元素被称为杂质,掺杂后的半导体  相似文献   

20.
平板玻璃熔窑,如果窑内压力不稳定会使玻璃液的澄清过程变坏,使有槽引上法的槽口板根厚薄不均,使熔化部含有芒硝液滴的高温烟气和窑外的冷空气交替冲入冷却部及通路,造成玻璃成型流表面温度变化大.这样,不但容易引起玻璃原板炸裂,而且还会在其表面形成芒硝泡.这些都直接影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