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对马钢2#(2 500 m3)高炉优化操作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在原燃料质量劣化的情况下,通过加强入炉料管理,优化高炉操作制度,做好炉型维护及抓好炉外出渣铁等措施,使高炉冶炼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3.
马钢2500m3高炉通过加强从原燃料的源头到原燃料入炉前槽下的管理和技术改造等措施,实现精料入炉,满足了高炉强化冶炼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马钢2500m^3高炉自投产以来,顺行状况一直不理想,冷却壁破损严重,生产水平较低。1997年通过进行技术攻关,采取如下措施:调整布料制度,控制压差,加强对漏水冷却器的管理,完善出渣铁制度,逐步使炉况趋于稳定顺行。1998年在顺行的基础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冷却壁破损也得到了控制,为高炉的进一步强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钒钛磁铁矿性价比高的优势,冶金工作者通过不懈努力,使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技术得到了大规模推广。介绍了承钢2 500 m~3高炉中钛渣钒钛矿冶炼的强化措施,主要有建立完善入炉原燃料质量评价模型、制定原料供应条件变化的应急预案、优化操作制度,应用和推广干熄焦技术、高富氧大喷煤技术等。2 500 m~3高炉冶炼中钛炉渣钒钛矿达到了"上稳"和"下活",实现了"低耗"和"长寿"。 相似文献
6.
太钢4350m3高炉通过实施高富氧率大喷煤量操作,逐步确立合理的操作制度,加强生产管理降低休风率,实现了炉况的长期稳定顺行,并在高煤比、高产量、稳定炉体热负荷和炉前出铁管理等生产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马钢1号高炉的主要操作经验是,以精料为基础、精心操作为保障、精细管理为手段,采取高顶压、高风温、高风速、高煤比、科学的装料制度以及抓炉前出铁等措施,实现高产低耗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对八钢A高炉开炉操作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开炉前精心的生产准备,制定合理开炉方案和开炉操作得当,实现了顺利开炉。 相似文献
9.
新疆八钢A高炉(2500m3)受原燃料条件得限制,炉缸工作状况恶化,炉芯温度持续下降,侧壁温度上升,通过对炉底温度分布的分析,采取适当空吹铁口,三个铁口出铁,炉缸工作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为使八钢新区高炉喷煤系统更加优化,对高炉喷煤上料系统、制粉系统、喷吹系统系统进行的改进。实践表明,高炉喷煤量得到了提升,节能降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八钢炼铁2座2500m3高炉配套的TRT的生产情况,包括TRT投运前期的调试情况,详细介绍了对高炉炉顶压力的控制等。针对TRT运行后出现的问题,介绍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八钢2500m3高炉实现了低焦炭强度下大高炉冶炼,但高炉休风后炉况的恢复困难,主要是炉热不足、恢复时间长。为了确保炉况快速安全恢复,对快速复风操作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铁水质量和产量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14.
对沙钢5800m~3高炉成功处理长期事故休风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主要经验是:高炉紧急休风后,最大限度地采取保温措施;复风之初加入足够净焦;净焦中适当加入萤石,以保证炉渣的流动性;送风初期用少量风口送风,放慢冷料熔化速度,缓解处理过程中发生剧冷、甚至冻结的可能性;后续捅风口的次序坚持"连续"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对马钢2500m3高炉炉料结构的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围绕高炉炉料结构的优化,分析了高炉炉料(包括烧结矿、自产球团矿、块矿)及烧结、球团生产所用原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17.
对马钢2500m3高炉炉前技术进步的主要经验进行了总结.其主要经验,一是加强对铁口的管理与维护,实现零间隔出铁,满足高炉强化需要;二是对渣铁沟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主沟通铁量. 相似文献
18.
新疆八钢A高炉(2500m3)自2008年7月出现泵房冷却能全负荷勉强维持生产需求的状况,2009年3月,泵房的热交换器能力不足,冷却水散热条件受温度制约,炉内煤气流不稳定等因素。通过采取稳定炉况,冷却优化措施,对布料和送风参数进行了调整,A高炉的炉体冷却改善,高炉利用系数到2.1,煤比稳定到140kg/t. 相似文献
19.
20.
马钢2500 m3高炉小粒度烧结矿回收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原小粒度烧结矿回收系统的改造,小粒度烧结矿满足了马钢2500m^3高炉入炉要求,较好地控制了入炉粉末。通过合理布料,及时调整下部送风制度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小粒度烧结矿对煤气流分布的影响,缓解了高炉原料供应紧张的矛盾,避免了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