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重庆钢研》2007,(1):F0002
M42钢是一种硬度高,红硬性好,耐磨的含钴超硬高速工具钢,主要用于制作各种性能的切削工具,在制作拉刀、铣刀、滚齿刀等高性能工具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用量不断扩大。我所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对M42钢的化学成份进行了合理控制,采用了电渣重熔工艺以及适宜的热加工工艺,生产出M42钢的优质锻材和轧材,钢材的常温淬回火硬度达到HRC69.5,经过航空航天部门的多家工厂多年使用,反映优良,获得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2.
《重庆钢研》2006,(1):F0004
M42钢是一种硬度高.红硬性好.耐磨的含钴超硬高速工具钢.主要用于制作各种性能的切削工其.在制作拉刀、铣刀、滚齿刀等高性能工具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用量不断扩大。我所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对M42钢的化学成份进行了合理控制.采用了电渣重熔工艺以及适宜的热加工工艺.生产出M42钢的优质锻材和轧材,  相似文献   

3.
《重庆钢研》2004,(1):F0002
M42钢是一种硬度高,红硬性好,耐磨的含钴超硬高速工具钢,主要用于制作各种性能的切削工具,在制作拉刀、铣刀、滚齿刀等高性能工具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用量不断扩大。我所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对M42钢的化学成份进行了合理控制.采用了电渣重熔工艺以及适宜的热加上上艺,生产出M42铜的优质锻材和轧材,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新型无钴易磨削超硬高速钢G105钢的性能,并对钴对高谴钢的一些性能的影响作了探讨。以代替含钴超硬高速钢为目标,新钢种的设计采用了提高钨当量及合理的钨钼配比以达到最大的二次硬化和热稳定性。经过1220℃淬火和580℃三次回火,G105钢的回火硬度达到HRC68.6,600℃,4 ×1 h红硬性达到HRC67.1,与M42钢相比,G105钢的高温硬度和抗弯强度与M42相当,冲击韧性较好,切削性能亦不亚于M42钢。实验结果表明:钴加入高速钢中明显提高回火硬度,并使回火硬化峰温度下降,但钴并不提高高碳钼系高速钢600℃以上的红硬性和高温硬度。  相似文献   

5.
李惠  王然  尤晓东  张贝贝  张巍 《河北冶金》2023,(9):42-45+82
针对精冲领域高端冲头依赖进口的现状,河冶科技在冲头用M42高速钢的基础上,围绕成分、组织、制备工艺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开发出了性能更好、寿命更长的冲头专用钢。从影响冲头使用寿命的材料颗粒度、不均匀度、硬度以及热处理等因素中明确了关键指标,并对其进行了评价及控制。结合热力学软件Thermo-Calc对其进行热力学计算,得到了M42钢转变过程中的主要组成相及其溶解温度,Ac1和Ac3计算结果分别为834℃和852℃。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检测手段,分析了冲头专用钢M42的组织,特别是碳化物的尺寸和分布;研究了退火态和热处理态中第二相的析出规律,并评价了性能。结果表明:经过热加工变形和退火后,冲头用钢M42中碳化物均匀细小,淬火温度在1 160~1 180℃时晶粒度控制在9~10级,530~570℃回火后具备优异的强度和韧性。经过合理的热处理,硬度达到66.5~67.5 HRC,无缺口摆锤冲击试验测得的冲击韧性>15 J,满足冲头领域对材料性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M42钢中特殊成份含量的控制,以及对钢液进行孕育处理,使M42钢的性能大大提高。淬回火硬度可达到HRC69-69.5,且硬度均匀性好,钢材性能接近或达到进口材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M42铣刀的金相组织观察及硬度检测,对其造成铣刀最终崩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而得知M42铣刀的热处理工艺不当以及磨削工艺造成磨削面的“二次淬火”,是导致M42铣刀刃部崩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利用活性屏离子渗氮(ASPN)技术对300M钢进行快速离子渗氮工艺的研究。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渗氮处理后300M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以及渗层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新的渗氮工艺可以提高300M的表面硬度,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可使表面形成较薄的化合物层或不形成化合物层,达到表面强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张全新 《四川冶金》2010,32(1):15-16
通过对M42(W2Mo9Cr4VCo8)铣刀的金相组织观察及硬度检测,对铣刀崩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铣刀的热处理工艺不当及磨削工艺造成磨削面的"二次淬火"是导致M42铣刀崩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高速钢钢锭锻前加热质量对后续的锻造工艺影响至关重要,对M42高速钢钢锭的锻前加热工艺进行了研究。理论计算了M42钢的晶界熔化温度和变形加热温度,结合生产经验设计试验方案,将试样在不同的加热工艺下加热,然后对加热后的组织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得出最理想的锻前加热工艺。研究结果表明,M42钢锭最优的高温保温段加热工艺:1 150℃×5 h,为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了M42粉末冶金高速钢,研究了SPS烧结M42粉末冶金高速钢及其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与普通粉末冶金高速钢相比,SPS烧结制备的M42粉末冶金高速钢显微组织均匀、晶粒细小、无碳化物偏析。经过在1180℃×5min×550℃×1h的热处理后,硬度比普通粉末冶金高速钢提高1~2HRC。  相似文献   

12.
《宽厚板》2015,(4)
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维氏硬度计,对P20塑料模具钢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和硬度测定,研究了在淬火温度、淬火介质、回火温度等不同预硬化热处理工艺参数条件下得到的组织及其硬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升高,水淬和空淬钢组织中的板条马氏体和贝氏体逐渐减少,铁素体增加并长大,碳化物增多,硬度逐渐降低,板条间的薄片状M/A组元、铁素体中较高的位错密度以及细小碳化物保证了水淬钢在620℃回火时具有较高的硬度,最终确定了保证该钢种最佳预硬化效果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新型热作模具钢4Cr5Mo2V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与H13钢作了对比。结果表明:经1030℃淬火,4Cr5M02V钢硬度可达到57.7HRC,晶粒度达到9级;经1030℃淬火,600℃回火两次后该钢保持与H13钢硬度相同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14.
在现场实践基础上对W6Mo5Cr4V2Al超硬型高速钢的主要使用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W6Mo5Cr4V2Al钢的二次硬化能力与淬火温度有关,淬火温度变化时,硬度峰值及与之对应的回火温度也随之变化。与同类钢M42和HSP-15钢相比具有较高的红硬性。采用不同的淬火工艺时,其红硬性也不同,其中以贝氏体等温淬火为最佳,同时,经等温淬火的钢也具有较好的抗弯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鄂钢采用转炉炼钢+热带轧制的路线试制链条用40Mn窄带钢的新工艺,通过合理设计钢的化学成分、冶炼工艺及轧制工艺,试制成功了符合国家标准的40Mn带钢,经模拟用户热处理过程及热处理后的性能检验,硬度完全能够达到用户制作链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合金元素和垂直离心浇注条件对 HSS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包括高速钢的硬度和耐磨性 )的影响。用硬度和耐磨试验评测采用重力浇注和垂直离心浇注工艺生产的高速钢的力学性能。随着钢中钒含量的增加 ,其硬度增加。发现 MC碳化物的数量随钒和铌含量的提高而增加 ,而 M3C碳化物的数量却随之减少。离心浇注的旋转速率增加时 ,由于冷却速率提高 ,碳化物变细而且 M7C碳化物的数量减少合金元素和垂直离心浇注条件对HSS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茅益明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GCr15钢中两种工艺获得的M/B复合组织(含35~45%B_下)和常规淬火组织的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硬度条件下,M/B复合组织的疲劳性能优于回火马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18.
太平洋烧结金属公司制作的一种高速钢工具获得了手工具/娱乐用品类大奖。太平洋烧结金属公司制作的这种手工具可用于在热交换器中更换管道。手工具中的粉末冶金零件是以M2高速钢材料,采用液相烧结工艺制作的。粉末冶金零件成品的密度为8·1 g/cm3,经热处理后表观硬度范围是61~63 HRC,粉末冶金制品的耐磨损性能优于机加工锻造的M2钢棒材,Cooper工具公司已经使用了这种新产品。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作这种零件可以节约费用约90%。美国Fansteel烧结技术公司制作的一种割草机用零件获得了草坪和花园工具类荣誉奖。这种割草机用粉末冶金零件的密…  相似文献   

19.
对42CrMo汽车用钢轧态硬度较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采用热锯后快速下线、冷床增加保温罩等措施,使该钢缓冷后奥氏体全部转变为珠光体,避免了产生硬度较高的贝氏体转变,满足了用户对该钢硬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电火花沉积工艺对3Cr2W8模具钢性能的影响,通过显微硬度、摩擦磨损试验和耐腐蚀性实验表明,经过电火花加工后的3Cr2W8钢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均高于基体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