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短疲劳裂纹群体行为描述的BP网络 (Back propagationnetwork)法和金属疲劳复效的瞬态能量输入法是应用生命科学进行材料疲劳损伤描述的重要研究方法 .结合材料损伤和病毒学的相关研究成果 ,指出疲劳短裂纹和病毒在微观形态 ,生长环境 ,以及演化过程各阶段上具有相似性 ,提出基于病毒特征短疲劳裂纹群体行为统计相似性研究策略包括机理建模、裂纹遗传特征和材料免疫应答研究 .  相似文献   

2.
用Monte Carlo方法建立了疲劳短裂纹演化过程的物理模型,实现了材料疲劳损伤微观物理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表征材料损伤的疲劳损伤参数,提出一定面积上的裂纹总长度可以作为材料损伤的疲劳损伤参数。并拟合出裂纹总长度与材料相对寿命之间的关系及曲线,用于材料的疲劳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裂纹损伤区位错平衡条件的分析,建立了循环应力下的疲劳短裂纹生长位错模型.结合对疲劳短裂纹损伤区与晶界交互作用分析,由模型给出了一个振荡形式发展的微观结构疲劳短裂纹生长速率表达式,其范围包络线可以较好地覆盖裂纹生长速率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4.
微观结构疲劳短裂纹生产行为的描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裂纹损伤区位错平衡条件的分析,建立了循环应力下的疲劳短裂纹生产位错模型,结合对疲劳短裂纹损伤区与晶界交互作用分析,由模型给出了一个振荡形式发展的微观结构疲劳短裂纹生产速率表达式,其范围包络线可以较好地覆盖裂纹生产速率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LY—12硬铝合金表面裂纹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LY—12硬铝合金在单向拉伸疲劳载荷下表面裂纹形状的变化规律,由实验数据处理得到了适用于LY—12硬铝合金材料疲劳寿命计算的关系式。研究表明,拉伸疲劳时表面裂纹扩展速率可用Paris公式描述。  相似文献   

6.
多次错误操作或水锤现象等可能引起结构部件承受高应力水平下的疲劳载荷作用。在前人的研究工作中,含表面裂纹板疲劳试验的远场应力水平绝大多数不超过0.6σy,。本文通过应力水平为0.85~0.95σy,的16MnR钢合表面裂纹板的疲劳实验研究,来回答在Paris、Chell(考虑最大应力的影响)和Foreman(考虑平均应力的影响)等公式中,在这样高的应力水平下究竟哪一个模型更适合描述表面裂纹疲劳扩展速率。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对于高韧性材料而言,即使在接近屈服的高应力水平下,Paris公式仍不失为诸多应力疲劳扩展速率描述公式中最有效的。此外,还仔细观察了表面裂纹疲劳扩展的客观几何形貌和微观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镁合金在疲劳加载条件下的循环应力响应行为、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行为以及疲劳断裂的微观特征,分析了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冶金和表面状态等材料内在因素以及环境、温度等外部因素对镁合金的疲劳强度、疲劳寿命、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规律,指出了机械抛光、喷丸处理、表面滚压等表面机械加工方法以及适当的热处理均可有效地提高镁合金的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此外,也对镁合金疲劳行为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金属中微观结构对疲劳短裂纹扩展性能的影响 ,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疲劳断裂非平衡统计理论中 ,考虑了材料微观结构因素 ,从而能够合理地解释有关疲劳短裂纹及长裂纹的实验结果 .建立的非平衡统计理论模型把位错机理同裂纹扩展联系起来进行模拟 ,得到了包括疲劳短裂纹及长裂纹的整个金属疲劳寿命内的普适裂纹扩展速率公式 ,并和他人的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 .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的分形性及其单轴应力下裂纹演化的混沌效应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基于分形几何、损伤力学和混沌理论研究混凝土的复杂结构和功能及其在单轴应力作用下其内部微裂纹动态演化规律和破坏特征.首先从唯象和分形角度描述混凝土裂纹的产生和扩展过程,然后,推导了混凝土损伤演化方程,划规为统一形式并检验其混沌特征,进而分析了混凝土裂纹演化的混沌效应;同时,利用混沌理论解释了单轴受压混凝土构件的破坏特征.通过研究混凝土裂纹演化的混沌效应,为混凝土破坏机理研究提供新的手段,也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和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铝合金短裂纹扩展行为与长裂纹扩展行为差别很大,而在铝合金结构中短裂纹阶段占据构件疲劳寿命的90%以上。通过对线弹性裂纹扩展模型进行修正,得到了改进后的弹塑性短裂纹模型,并利用LY12CZ铝合金材料进行验证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够统一表征弹塑性短裂纹和线弹性长裂纹的扩展行为。这拓展了裂纹扩展行为的预测范围,对于铝合金构件的寿命预测和损伤容限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疲劳短裂纹扩展描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以裂纹顶端延伸位移幅度为驱动力参量的疲劳短裂纹扩展速率描述方法,在小变形情况下与Nisitani方程是一致的.以正火15MnVNq钢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对疲劳短裂纹扩展速率描述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复合型裂纹疲劳扩展的新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最近提出的及计材料拉压屈服强度不同对材料断裂影响的复合型裂纹断裂准则扩充到疲劳裂纹扩展的情况,建立了一个新的复合型裂纹疲劳扩展准则,进而将位移不连续法(一种边界元方法)和本文提出的复合型裂纹疲劳扩展准则结合在一起,用于数值模拟复合型裂纹疲劳扩展过程.对中心斜裂纹板的疲劳扩展的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材料拉压屈服强度不同对复合型裂纹疲劳扩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陶瓷材料微裂纹、小裂纹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陶瓷材料微裂纹、小裂纹(MCSC)研究进行了述评。内容涉及疲劳断裂研究的阶段,MCSC的断裂规律及MCSC的定量描述模型。作者对大量文献仔细分析后认为,陶瓷材料MCSC效应在短时断裂及静态、动态与循环疲劳中普遍存在。要对陶瓷构件进行寿命预测、损伤容限设计及可靠性分析,MCSC研究是其关键环节,以往对此重视不够,原因可能是MCSC研究时机已经成熟,可以着重开展研究了。  相似文献   

14.
依据Lemaitre损伤演化模型,建立了裂尖塑性区内损伤材料的损伤演化,并对金属材料裂纹尖端损伤以及弹塑性断裂有关特征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近门槛区疲劳裂纹扩展特性的研究,尤其是对短裂纹扩展特性的研究,包括短裂纹的奇异现象。文中强调了裂纹闭合现象对长、短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分析了几种闭合机制,对目前各种测量闭合效应的试验方法予以了详细的归纳和评述,指出了在目前的试验条件下,应变片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最后,文中指出了近门槛区疲劳裂纹扩展研究中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和问题。  相似文献   

16.
15MnVNq钢疲劳短裂纹行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5MnVNq 钢光滑试样疲劳短裂纹行为的系统试验研究,考察了应力水平、微观结构等因素对疲劳短裂纹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高周疲劳损伤机制,对压力浸渗法制备的TiB2P/2024Al复合材料进行了轴向疲劳实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疲劳断口.结果表明:裂纹多萌生于材料的内部缺陷处;损伤模式主要为基体微孔聚集型损伤和颗粒-基体之间界面脱黏,颗粒开裂现象极少;裂纹的主要扩展区呈现韧窝和细小疲劳辉纹共存的特征.较小的增强颗粒降低了材料内部局部应力集中,弥散化了损伤的萌生位置的空间分布,增加了微裂纹的偏折和分岔的可能性,充分发挥了基体的塑性,进而提高了材料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型铝合金AA2524-T34的四点弯曲疲劳实验,结合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扫描电镜(SEM),对疲劳试样表面和疲劳断口进行了微观观测,研究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在不同相对湿度下材料的疲劳裂纹萌生机制。实验应力比0.1,加载频率15Hz,实验相对湿度15%和95%。结果显示实验材料呈现了完全再结晶的层状晶粒结构,晶粒沿着轧制方向被拉长,并较为平坦。不同相对湿度下,多数疲劳裂纹萌生于材料中含Fe的粗大的β相粒子,同时伴有少量的滑移带裂纹形核、材料缺陷裂纹形核等;高相对湿度下,可见裂纹沿晶界启裂。  相似文献   

19.
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焊接接头疲劳损伤演变规律。认为焊接接头中疲劳裂纹扩展路径在一定尺度范围内具有分形特征,用分形几何学方法建立裂纹扩展模型,将断裂力学的概念运用到损伤力学演化规律研究中,给出分形有效应力强度的表达式以及损伤演化率方程,推导出损伤演变方程,为从微观层次定量描述焊接结构疲劳断口特征及宏观疲劳断裂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镁合金在疲劳加载条件下的循环应力响应行为、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行为以及疲劳断裂的微观特征,分析了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冶金和表面状态等材料内在因素以及环境、温度等外部因素对镁合金的疲劳强度、疲劳寿命、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规律,指出了机械抛光、喷丸处理、表面滚压等表面机械加工方法以及适当的热处理均可有效地提高镁合金的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此外,也对镁合金疲劳行为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